大宗商品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接央行会议浪潮的准备,但收盘时又下跌了一周,突显市场人气走弱。
在收益率上升和美元走强的背景下,黄金仍面临压力,但成功守住了最近的2020年4月低点,而白银再次跑赢大盘。工业金属价格普遍承压,因风险情绪减弱和对经济增长的担忧抵消了与俄罗斯有关的供应风险。由于需求担忧和货币紧缩抵消了供应风险,原油价格将连续第四周下跌。
美元继续成为大宗商品的扫兴者。美元指数飙升至2002年的新高,但在本周晚些时候失去了一些势头。美元受益于美联储(fed)的货币紧缩立场,以及在全球增长担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的避险买盘。
本周属于各国央行,尽管多数央行与市场预期一致,但关键结论是,各国央行面临压力,必须采取行动控制通胀。
第一个导火索来自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连续第三次加息0.75%,符合市场预期。与预期一致的是,美国央行保持了鹰派立场,优先考虑控制通胀。
不过,美联储的预测令市场的风险情绪受到冲击。美国央行将2022年GDP增长预期从1.7%下调至0.2%,突显货币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美联储还将年底利率预期从3.4%上调至4.4%。也就是说,韩国银行预计到今年年底还会再上调1.25%。
由于本周还有两次会议,这意味着在11月的会议上有可能再次加息0.75%。美联储的预测还显示,在2024年之前可能不会降息。这让原本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降息的市场人士感到失望。
由于俄罗斯总统的言论提醒人们俄乌战争远未结束,美元进一步得到提振。俄罗斯总统宣布动员部分预备役人员,并含蓄地威胁要使用核武器。就在几天前,俄罗斯在战争中遭遇了一些挫折。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紧张关系削弱了风险情绪,但一些大宗商品受益于供应担忧的重新出现。
在各方努力支撑其它货币之际,美元却失去了动力。过去几天,日本官员表达了对日圆走软的担忧,并表示愿意采取行动。在日本央行决定维持货币政策不变以支持经济之后,日元暴跌至1998年的新低。此后,日本当局出手干预,支持日元汇率。
随着其它央行加大控制通胀的力度,美元也陷入停滞。英国央行与预期一致,将利率上调0.5%,瑞士央行与美联储一致,将利率上调0.75%。南非、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挪威和台湾等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也上调了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
“买入美元,卖出高风险资产”的总体趋势已经持续了数周,我们几乎不可能看到这种趋势的突破。市场人士可能会继续关注经济数据和央行言论,以决定未来的走势。数名美联储官员将在未来几天发表讲话,他们的言论将反映央行的最新决定以及未来举措。
随着俄罗斯的声明,俄乌冲突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西方国家可能会继续对俄罗斯施压,这不仅会影响风险情绪,还会影响大宗商品的供应前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