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油价走势跌宕起伏。
俄乌战争爆发后,油价一度飙升至137.64美元/桶,创14年来新高,随后在战争走势、欧盟制裁俄罗斯石油、中国疫情得到控制、美联储加息等因素综合影响下,油价在100-120美元/桶震荡。
截至9月12日,布伦特原油期价报94.26美元/桶,WTI价报88.04美元/桶。对比俄乌战争爆发前,2月23日,布伦特原油收于96.84美元/桶,WTI收于92.10美元/桶,国际油价已然跌落回战争爆发前的水平。
短短半年内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油价走势究竟由谁决定?
福卡智库内部报告《油价波动的三重曲线》指出,油价的波动受产需、政治、科技三重曲线的影响。且产需、政治、科技三条曲线之间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在相互影响中塑造全球油价走势。
未来油价短期、中期、长期都将呈现不同的变化。福卡智库内部报告《油价波动的三重曲线》指出,未来影响油价走势的因素中,主要权重集中在产需曲线上,但政治冲突中战争权重在不断上升,最终或将决定中期油价趋势。而油价长期的拐点,最终要靠科技的突破。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