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这一天全国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作为国家领导人,他绝对称得上是最伟大的存在,而作为父亲他也是最好的表率。
毛主席去世后,他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哭得泣不成声,李讷实在不敢上前,她无法想象,一直以来疼爱自己的父亲就这样离自己而去。回想着当初的一幕幕总令人心酸,72年的时候李讷生娃,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是主席接济了她8000元旧币。
父亲对子女的爱是真诚热烈的,在给完李讷钱之后,主席心疼的也给了李敏8000。这事令众人不解,身为主席的女儿为何过得穷困潦倒?给李讷后又给了李敏,难道两个女儿都过得贫困?
主席与女儿李讷
跟主席的其他几个孩子不同,李讷是他们中最幸福一个,因为她一出生就得主席亲自教养。李讷出生在延安杨家岭的一个窑洞里,粉嫩的小脸,软软的身子。主席看着女儿,想到了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于是为其取名李讷。
这个女儿是主席孩子里最小的一个,虽说国家还处在战火纷飞的阶段,主席的日常工作非常忙碌,但只要看到女儿的笑脸,所有的烦忧都烟消云散了。两年后主席从杨家岭搬到了枣园生活,李讷已经会走了,看着小小的人轻步慢跑主席总觉得女儿是上天对他的恩赐。
毛主席一生有10个孩子,但革命的战斗让他没办法尽职做一名父亲。李讷弥补了他内心的柔情,所以对这个女儿他极尽宠爱。是该读幼儿园的年纪,主席却舍不得,就一直带着,李讷跟着主席一路从延安回到了北京。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主席搬到了中南海的丰泽园工作,李讷被送到了北京西郊育英学校上课。上学第一天主席就告诉李讷:“娃,不要在班里搞特殊,更不要因为你是主席的女儿就欺负别人,”小李讷听完点了点头。
到了班级里,所有的孩子都看着她,李讷读四年级,那时候她才9岁,比大家都小。上课的时候但凡讲到毛主席的事迹,李讷都会认真听,不对的地方就大声纠正。老师把她叫到前面批评,还要求她叫家长,李讷怕自己的身份暴露,就谎称父亲是工人,不在家。
这样的事从小到大她没少干,主席总是安慰她:“爸爸让你受委屈了。”李讷听着父亲的话,她明白身为主席的女儿,总要比别人生活的“艰难”。李讷对这些事也不在意了,把心都放在了读书上。她跟主席一样都非常喜欢诗词和历史,高开后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
进入大学后,她从来没有搞过特殊,一个宿舍八个床铺,吃食堂、坐公交,身上的衣服都是带补丁的。大学毕业后她顺利地进入了解放军报党编辑,工作上的认真抵挡不了一个人的寂寞,在报社的四年里李讷从来没考虑过自己的问题。
但主席有些着急,那时候女儿已经三十岁了,主席将女儿叫到身边劝诫道:“娃,你得找个人,成家。你的事不解决,爸爸的心里轻松不起来。”李讷低着头不知道怎么回,半天说了一句:“没有合适的人。”
“合不合适总要相处试试,”父亲的话让李讷有了压力。想想自己的生活,独自一人习惯了,如今要去哪找个合适的人过日子。主席看出了李讷的为难,宽语安慰:“爸爸希望有个人能照顾你,地位不用太高,和你姐姐一样过个普通生活就好”。
毛主席口中的姐姐便是他的另一个女儿李敏,相比李讷,李敏跟妹妹的成长轨迹完全不相同。
主席与女儿李敏
李敏和李讷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妹,李敏出生在保安的一个破窑洞里。那时候我党不仅要抗日救国,还要不断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所以大部队不断转换地方,李敏是主席跟贺子珍在革命途中有的孩子,要生产的时候只能找了一间没人居住的窑洞。
李敏出生后,主席看她娇小可爱就给她取名“毛娇娇”,但四个月以后由于部队作战的迁移,谁都没办法照顾一个小婴儿。为了她的安全主席就把李敏放到了陕北老乡家,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没有亲生父母的陪伴,接下来的生活可想而知。
动荡的日子过了四年,主席跟贺子珍分了手,贺子珍独自去往苏联学习,临走的时候主席哭着请求她能留下来,但贺子珍却没有听从。到了苏联贺子珍才发现身怀有孕,可没想到寒冷的天气再加上营养不良,孩子生下来就夭折了。她的精神大受打击,主席为了宽慰她将四岁的女儿李敏送到了苏联。
有了女儿的陪伴贺子珍的精神有了好转,而李敏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在苏联有母亲,有哥哥,她再也不用一个人待在老乡家生活了。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李敏被接回了北京送到了主席面前。
当时李敏已经十三岁了,看着眼前的男人她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父亲,李敏的俄语很好,可中文就不太流利,而主席聘请了最好的老师教授她。
李敏学习了一段时间,就要把她送到学校就上课,之前她叫毛娇娇,建立户籍册的时候,直接改名“李敏”。之所以取“李姓”是因为主席曾经用过“李德胜”的名字,他希望革命队伍能够“旗开得胜”。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希望李敏能够普通的过一生,不用担负着主席女儿的名头。
李敏跟妹妹李讷不同,她的婚姻是幸福的,丈夫孔令华是大学学长。虽是世家公子,但孔令华饱读诗书一身正气,充满着社会主义的理想。主席在得知两人的感情后非常开心,孔令华见到主席,说话谦逊有礼不卑不亢。
于是他们的婚礼在1959年,由主席亲自主持,两年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主席亲自给取的名字“继宁”寓意“继承列宁遗志”。两个女儿,一个已经结婚生娃,一个单身未婚,手心手背都是肉,相对于女儿李敏主席更加关注李讷。
分别给了两姐妹8000元
对于姐姐的幸福生活,李讷是羡慕的,谁都想找个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看着小外甥出生,李讷也想结婚了。跟父亲谈完话之后李讷就把婚姻大事放在了心上。不久李讷被下放到了外省干校考察,在那里她结识了招待所的服务员小徐。
小徐比李讷小四岁,高中学历,但为人机灵,长得高大帅气。李讷心动了,每天都会跟小徐待在一起,久而久之两人的感情开始有了进展。李讷写信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主席很是高兴,对于小徐的家庭背景找人调查了一下,政治清白,家庭干净,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符合标准。
在经过半年的相处下,小徐提出了结婚的请求。
李讷同意了,主席还专门送来了新婚礼物“一套马恩全集”,第二年李讷的孩子就出生了。可她的婚姻却出现了问题,两人思想上的差距,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大不相同。
这样貌合神离的婚姻终于维持不下去了,李讷心力交瘁,除了照顾孩子还要不断跟老公争吵。于是就给了小徐一封离婚协议书。
小徐没有犹豫,他明白婚姻破裂不能挽回,签了字离开。李讷带着孩子独自生活,那个年代一个三十二岁的离婚妇女将要如何生活,是根本没办法想象的。李讷离了婚以后就搬出小徐的家,带着儿子住进了出租房,生活拮据的时候除了能给孩子口吃的,自己基本上就是饿肚子。
但生活的贫苦让她不得不低头,她写了一封信给父亲,希望父亲可以接济她8000块钱,主席收到信后,让张耀祠外出工作时给女儿送过去。
张耀祠带着钱赶往了李讷的住处,看到生活的场景实在心疼。回到北京后,将李讷的真实情况告诉了主席,她们母子生活困难,已经骨瘦如柴。主席心疼得落泪,将女儿接到了自己身边,除了李讷他还给了李敏8000块钱,希望自己的外孙都能吃饱饭。
主席把钱和给女儿写的信一同撞了过去,告诉她们不能肆意挥霍。李讷回到父亲身边后,生活才算有了好转。对于女儿离了婚又带着一个孩子,主席心里十分难过,他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认为是他让女儿受苦了李讷的事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王光美得知后,就主动帮李讷牵线,介绍了知识分子王景清。当时李讷已经被感情伤透了,对于婚姻不想抱什么希望。
但王景清却对她是一见钟情,不断地安抚他那颗受伤的心灵,并把她的儿子当成亲子一样对待,一有时间带着他们出去游玩,还买了好多玩具给李讷的儿子。李讷看到了王景清的用心,慢慢地也就接受了他。
在相处两年后,决定结婚。主席知道后深感欣慰,女儿终于获得了最终的幸福。
在这个世界上,哪有父母不疼爱子女的,李讷也好,李敏也好都是主席的心头肉,两个女儿一样疼,见不得哪一个受苦。主席的一生为国家鞠躬尽瘁,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服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教育子女上更是为人低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