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一滴蜜的科技含量有多少

发布一下 0 0
半月谈|一滴蜜的科技含量有多少

游客在参观蜂箱 谢建雯/摄

对话嘉宾

马红艳(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马勇(宁夏天沐蜂业智能养蜂示范基地养蜂人)

马园园(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产业技术研究院检测中心负责人)

地处六盘山腹地的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境内植被覆盖率高,野生蜜源植物种类丰富,每年3月至9月百花相继盛开,是养殖中华蜜蜂的优质天然蜜场。这里生产的“百花蜜”口感浓郁,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消费者舌尖上蜜之珍品。

电影《甜蜜的事业》插曲唱道:“甜蜜的工作无限好啰喂!”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如何帮助蜂农酿造“甜蜜事业”?一滴蜜里的科技含量有多少?

科技+养蜂

马红艳:中华蜜蜂养殖在泾源县历史悠久,帮老百姓酿出甜日子。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我们也想探索“科技+养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户增收,同时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我们建立“智慧蜂场”、搭建“智慧蜂场大数据分析展示系统”,还通过无人机在大山里飞播中草药等打造高质量蜜源,试点智慧养蜂,同时我们还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检测蜂蜜质量的同时,研发更多蜂蜜产品。从科技助力蜜蜂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蜂蜜全产业链衔接来看,一滴蜜里的科技含量可不少。

马勇:从小看着爷爷和父亲养蜂,我耳濡目染,多少也会些。与传统养殖方式不同,现在我是“手机养蜂”,更精细、更科学,工作量也大大减少。过去蜂农守在蜂场,每天都得挨个开箱检查,检查一箱至少6分钟,一早晨最多检查30箱。基地有200箱蜂,放在以前至少需要3人管理,还都得是老手,现在我一个人就能搞定,1个月来蜂场转两三次就差不多了。

马红艳:使用手机和电脑大大方便了蜂农。我们能从庞大的蜂群中智能筛查出少数需重点关注的异常蜂群,并通过物联网系统对蜂箱的温湿度进行控制,这种养蜂模式大大减少了蜂农开箱检查的工作量,也避免了人工对蜂群的干扰,真正做到少开箱、不开箱。

马勇:蜜蜂的生存条件也有了显著改善。它们最早住在我们挖好的树洞里,非常简陋,很难安全越冬,后来住在改良过的方形木头蜂箱里。现在它们享受“智慧家居”,热了吹风扇,冷了有“电热毯”,蜂蜜的产量和质量也提上来了。

马红艳:“智慧蜂场”包括“数字蜂巢”和“智慧蜂场大数据分析展示系统”两部分。“数字蜂巢”是指实时蜂巢大数据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蜂箱温湿度监测调节系统、蜜蜂出勤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利用传感器收集各类数据,再通过云计算进行分析,从而进行信息感知、精准分析、智能控制等,实现养蜂业的全过程监测。

拿温湿度智能监测及调控来说,蜜蜂对温湿度变化很敏感,通过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温度调控装置、摄像头等,对蜂箱进行智能化监测和调控,为蜜蜂打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马勇:“智慧蜂场大数据分析展示系统”就是我手机上的这个“智慧养蜂App”,点进去能看见“我的蜂场、日常管理、专家咨询、政策法规”等,其中“我的蜂场”包含“异常蜂群、周边蜜源、周边蜂场、智能监控”等模块,“日常管理”包含“投入登记、产出记录、销售日志、蜂病防治、换王计划、饲养记录、采蜜路线”等模块,日常养蜂这两个比较常用。有了这个App,每天早晚进入“我的蜂场”看一看,蜜蜂出去了多少、回来了多少,采了多少蜜,我一清二楚,不频繁开箱也能养好蜂。

半月谈|一滴蜜的科技含量有多少

从蜜源保证品质

马红艳:每一箱蜂都是一个独立的家族,二维码是我们给它们制作的“家族档案”,记录蜂王的出生时间、交尾产卵日期,蜂群病虫害情况以及产蜜情况等。扫描二维码后,蜂农就能精准掌握蜂箱内蜂群的实时动态。消费者对这一箱蜂的饲养过程、周边蜜源情况也一目了然,这样的蜂蜜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不仅如此,我们还用无人机播撒板蓝根、黄芪、党参等10多种中草药材,作为蜜蜂的辅助蜜源。这些中草药品种本来山中就有,播撒后也不会进行施肥打药等人工干预,对本地生态系统不会造成影响,反而丰富了蜜源,产出的蜂蜜药食同源,功效更好。蜜蜂是个神奇的生物,它会通过授粉回馈大自然。就是因为有蜜蜂授粉,今年基地周边的玉米长势很旺。

马园园:我们想要提醒消费者的是,网上所说的通过“拉丝长、结晶多”等判断蜂蜜好坏的方法并不科学,消费者购买时应该看产品是否具有权威部门认证。蜂蜜质量检测是我们的一大主业。在实验室完成水分、微量元素含量等项目检测后出具质量检测报告。经过认证的蜂蜜,农户不愁卖,消费者不愁买。

马红艳:泾源县正从蜂蜜全产业链入手,进行科技创新,现在已加工有蜂蜜、蜂王浆、蜂蜜醋、蜂花粉等15种产品,蜂蜜产品正逐渐走向年轻人,覆盖更多消费群体。

下一步,我们打算开展代养蜂业务,消费者可买蜜蜂,由蜂农代养,通过手机远程监督“云养蜂”。等蜂蜜成熟,蜂农现场摇蜜后灌装邮递,这将是一种非常棒的投资和养蜂体验。(采写:半月谈记者谢建雯)

来源: 新华社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7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