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发布啦 0 0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太阳出来我爬山坡,爬到那山顶我想唱歌,歌声飘给我妹妹听……”其实很多人的人生就是如此,趁着艳阳高照的好时机努力去爬山坡,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登上了山顶,于是想纵情高歌,直抒胸臆,让周围的人都听听自己春风得意的声音和俯仰众生的身姿……只是,高处不胜寒,很多人穷极一生登上了顶峰,却只能享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霎那光华。

吕雉和她的吕氏家族便是如此!前期隐忍,后期激进,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不小心回到解放前,吕雉身死之后,吕氏家族瞬间灰飞烟灭、零落成泥,彻底消失在大汉王朝的游戏圈。

虽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是终究还是有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盛极一时的吕氏家族会瞬间崩塌呢?以吕氏家族的根基和吕雉执政15年聚集的资源,即便是衰败,也不应该衰败得如此之迅猛呀?

事出反常必有妖,本文就将通过详细介绍“诸吕之乱”来分析这个“妖”到底出在哪里,并查找一下能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提供借鉴意义的逻辑驱动原理。

是时候对吕雉进行一个整体评价了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公元前180年七月,吕雉病重。一向身体健康状态不错的吕雉意识到了,这是那个已经去世的流氓丈夫刘邦在召唤她了。叱咤风云一辈子的吕雉也终究躲不过岁月的制裁,谁说岁月不败美人?谁说生活能长留辉煌?自感时日不多的她必须得向岁月低头,着手安排后事了。

作为一个在权力漩涡折腾一辈子的优秀女政治家,吕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去世对大汉政权、对吕氏家族和朝堂形势意味着什么,甚至也能预感到吕氏家族即将要面临一片刀光剑影。看看自己吕氏家族的那些子侄,奈何没有谁可堪大用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笼罩着临终前的吕雉。

世间总是多情人,没有几个人是真正抛得下所有的情和欲的!即便吕雉心感无力,但是她依然要尽最后一丝气力为她的家族、她的子孙、她的利益去构建一个太平空间。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当时,吕氏家族的主要政治优势自然是他们掌控了皇权,但是这些年他们使劲打压刘姓王爷的王权,虽然惊艳了时光,但也惊慌了军功集团的相权。一句话:刘姓王爷是他们难以避免的敌人,而军功集团则是不可控的X因素。

吕雉的核心意愿是希望自己扶持的小皇帝能平安长大、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善始善终、希望大汉江山能平稳过渡……是希望刘姓皇帝站台,吕姓大佬实操。可是,这么多年的明争暗斗,她也是明白了,大汉王朝虽然在她的极力掌控下风平浪静,但是周围全部是如狼似虎的潜伏者。

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考虑,迫使吕雉做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既然外面风险太大,而自己的接班人能力有限,那还不如收拢核心资源,收缩战线,就来一次摆明车马的对峙战。只要咱们吕家能熬过这段最难熬的时间,等到小皇帝长大了,凭借咱们吕家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相信笑到最后的还是咱们吕家!

所以,在她弥留之际,她把赵王吕禄封为上将军,统御长安城内的北军,让梁王吕产统领南军。并反复交代吕禄和吕产:“当年高祖和大臣们有过白马之盟,现在我们老吕家出了这么多王爷,那些大臣们因为惧怕我的手段,所以一个个看起来挺老实的。现在我要走了,皇帝年纪又小,一定会有人趁机作乱的。所以,你们一定要牢牢地控制好军权,守卫好皇宫这块心脏之地。为了不给他人可乘之机,就连为我送丧你们都不要参加!安全第一!”

她这种安排其实是极具智慧的,这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一生的政治经验的浓缩,势不在我的时候,咱就关起门来蓄势待发。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她的两个草包侄儿并没有领悟到她的核心意思,被人撺掇得找不到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直接让整个吕家为他们的愚蠢陪葬了。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吕雉死了!也是时候对这个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女政治家进行一个简单的、客观的评价了!

很多朋友会浮于表面地感觉吕雉这个人太过于狠毒,比如她杀韩信、诛彭越、报复戚夫人、打压刘姓王、把吕家姑娘强行摊派到刘姓王爷身边、破坏“白马之盟”强行给吕姓子弟封王、封侯等等,所以很多人都会都吕氏家族的最终结局幸灾乐祸,说其是自作自受,遭到报应。

我并不反对大家用简单的道德观来支撑自己的历史观,因为道德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但是,用道德体系去评价一些特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永远是不够客观的,权力游戏之中,刀刀见血,谁又真正对得起谁呢?刘邦对得住吕雉吗?刘邦对得住那些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吗?军功集团又是真的死心塌地效忠于刘邦和吕雉吗?刘姓王爷们对于他们的吕阿姨又真的充满感恩吗……没这这么简单!大家都在谈利益,我们满嘴仁义道德,多少有点不合时宜!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那么吕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狠毒只是她后期在手腕上一些过激的表现,格局宏大、政治高明才是她的人物底色。

她很年轻的时候就能摆脱其他女人难以摆脱的小女人思想局限性,想想那些年刘帮对她做的那些糟心事,若是一个像戚夫人那样的小女人,不把刘邦的后院搞得四处起火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吕雉没有,她任劳任怨地支持着丈夫创业,把委屈甚至羞辱、艰辛甚至危险一个人默默消化,全心全意地辅助丈夫刘邦干好事业。

即便是刘邦每次事业有成的时候,都把她抛诸脑后,甚至逮到机会还要恶心她一下,也自始至终没有信任过她,她为了孩子、为了将来,依然无怨无悔地默默承受着。

待到刘邦撒手人寰时,大家觉得吕雉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好日子要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大汉王朝刚刚建立没几年,刘老板这一撒手,留下的都是烂摊子呀!刘姓王爷蠢蠢欲动、军功集团见机行事、外虏匈奴虎视眈眈、天下百姓久战思安,但凡吕雉稍微处理和把控不到位,她和刘盈这对孤儿寡母是很容易成为别人垂涎欲滴的盘中餐的。别的不说,匈奴的冒顿单于写信公然调戏刚刚成为寡妇的她,这种事有几个手里有权、家里有钱的小女子能忍的?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刘盈死后,吕雉开始了她的集权之路了,这也是她这一辈子受到的非议最多的地方。咱不讨论她那些过激的操作问题,就单纯讨论一下历史大势,难道她真的做错了吗?按照刘邦的政治规划,中央集权是势在必行的,要想中央集权,就势必要去逐渐消灭刘姓王,去稀释功臣宿将的权力。后世的汉文帝、汉景帝以及汉武帝不都是在干类似的事情吗?

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女性政治家,吕雉是无人可以出其左右的,最接近她的自然是唐朝的武则天,至于像慈禧这样的人差她至少半个段位。因为她在政治大方向的把握上,已经超越了女性的生理局限性,也超越了许多男性帝王的狭隘性。

吕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女性的帝国控制者,在她当政的15年中,她用休养生息的底层逻辑帮助百废待举的西汉百姓完成了国力的原始积累;也用求同存异的权谋思维帮助风云跌宕的西汉朝堂完成了权力的完美过渡。这才是司马迁首创将其一个女人,且是一个没有登上皇位的女人列入《史记.本纪》的根本原因。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又有人会抬杠,吕雉哪有这么厉害,不就是一个弄权的妒妇吗?限于篇幅,随便举几个例子解析一下。

第一、大家仔细去看看吕雉分封吕姓王、侯的过程,就会发现她在权力游戏之中的节奏感把握是相当到位的,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拉一方压一方,绝对是标准化操作。

第二、大家再认真去分析一下她的临终安排,其实有三个核心信息:一、有人会作乱;二、一定要保护好皇宫;三、不要离开岗位。第一个是风险,第二个是目标;第三个是措施。逻辑上是不是相当严谨?

第三、大家再去想想,汉初的“黄老之治”是从谁手里开始的?吕雉再怎么折腾,她不会去折腾老百姓,只要大盘稳住了,再怎么闹,大汉公司不会崩盘!若是遇到慈禧那样的女人,大盘稳不稳耐得住跟她有关系吗?她想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在解读吕雉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多一分理解和尊重,少一分刻薄与抨击,这个人确实值得我们去正视与反思。

“诸吕之乱”是如何平息的?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先解释一下,所谓的“诸吕之乱”其实是一些维护正统的史学家强行安上去的,其实,这就是一场政治斗争的生死博弈!

公元前180年七月三十日,吕后逝世,遗命吕产为相国,吕禄女为皇后。“诸吕之乱”的导火索不可避免地点燃了。

因为吕雉这道遗诏触犯了一直装死的军功集团的利益,他们早就把相权看成他们的囊中之物,现在吕雉公然任命吕产为相国,还派吕禄接管本来隶属于相权的北军,这不是毫无忌惮地把吕家的手伸到他们的地盘吗?他们再也坐不住了。

先解释一下吕雉为什么要在临终前与军功集团撕破脸皮呢?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吕雉清楚地意识到了,军功集团与自己吕家不可能是一路人,吕家和军功集团这一战是无可避免的。而自己行将就木,自己的接班人之中又没有什么布局的高手,所以还不如趁着自己尚有余力,赶紧帮子侄们把好牌都拽到自己手里!

吕雉为什么临终要安排吕禄、吕产掌握的南军和北军?因为南军直接保卫宫廷和皇族,直接归皇权调配;但北军的主要职责是维护京城治安,所以归相权调配。万一自己死后,吕家的人镇不住军功集团那帮老狐狸,这帮人利用北军和外围的刘姓王爷里应外合怎么办?自己为小皇帝长大争取时间的战略部署不就是白弄了?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吕雉算清了所有的环节,但她终究是一个凡人,她算不清人性各异的所有人!她想不到一直装死的军功集团会和一直蠢蠢欲动的刘姓王爷迅速达成政治默契,配合动手;她也想不到她反复交代的两个侄儿根本就是两个酒囊饭袋。

吕后刚死,局势果然就如吕雉预测的那样,马上就有人跳出来了。最先蹦出来的是娶了吕禄女儿的朱虚侯刘章(刘肥次子)。别看刘章是吕家的姑爷,甚至他的侯爵也是因此得到的,但这家伙时刻记得自己姓什么也保留双标的空间。保命的时候,他会说自己是吕家女婿,造反的时候,他会说自己是刘家儿郎。

刘章写信怂恿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说,那个万恶的吕老婆子已经走了,吕家这帮憋孙子准备密谋造反,大哥你振臂一呼,发兵攻打长安,小弟我在长安策应,这是你当皇帝的大好时机呀!你也别问我怎么知道吕家是不是真的要造反,我是吕家女婿,所以才打听到了内幕消息,这说出去大家不得不信!再说,他们是不是真的想造反,重要吗?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刘襄定了定神,王爷自己是当了好多年了,但是当皇帝是啥滋味,自己确实没尝过。再说,这些年来,吕家确实压得自己有点喘不过气来了,现在逮到机会了,那就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吧。

于是,刘襄就响应了弟弟刘章的建议,紧锣密鼓地忙活开来了。他先是忽悠了琅邪王刘泽(刘邦的堂兄弟)说,您辈分大、资格老,这老刘家的皇位就应该您来坐。您来齐国吧,我把齐国交给您,咱们一起去揍吕家那帮白眼狼。

一把年纪的刘泽一听,赶紧表示,快扶我起来,我要去当皇帝去了。却不料刚到齐国就被刘襄这个不肖子孙给扣押了,然后吞并了他的军队。

随后,刘襄西攻济南,同时送信给各个刘姓王,列举诸吕的罪状,怂恿大家举兵讨伐。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吕产得到齐王反的消息后,一脸懵逼,这是咋回事呢?咱老吕家没找你们老刘家的麻烦已经算不错了,你们这些人怎么还主动跳出来找不痛快呢?于是,不慌不忙地派出百战大将灌婴率大军前往平叛。

考一下大家,吕产这样的应对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是什么?想不清楚就继续往下看!

吕产的应对有大问题,你忘记你姑姑吕雉是怎么交代你的了?要护住军权、皇宫、小皇帝!这个节骨眼上,你怎么能把军权交给别人呢?刘章等刘姓王这些年已经被折磨得差不多了,他们能有多大实力?自己出马或者派亲信去搞定他们不就行了!再说,只要他们一日没找到你们造反的证据,政治优势永远是掌握在你手里的,他们才是造反,降维打击的事情你不会做吗?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结果,灌婴是刘邦的老部下,虽然他不一定绝对会忠于刘姓王爷,但起码也不见得和你吕家一条心吧!他率军走到荥阳后便不动了,先是派人跟刘襄说:“吕家现在并没有叛乱,您这样举兵造反难以服众。不如我们都静观其变,要是吕家真的反了,我们一起打入长安,全天下人都会你鼓掌的。”

刘襄这个二百五居然同意了!造反这事历来都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他居然可以当做这事没发生过一样,所以,平定“诸吕之乱”后,周勃等人选皇帝时看不上他是有原因的。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吕产这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不对劲,平叛的事情人家都可以背着你私下协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他继续秀自己的无脑操作,他不仅没有怪罪灌婴不攻齐王,也没有追究齐王的罪名。

作为权力游戏的庄家,你吕产连什么是自己不能容忍的都搞不清,你还玩个屁?你得赶紧把这点火星子掐灭呀!得抓紧时间灭掉刘襄呀!得赶紧找人替换打擦边球的灌婴呀!一方面以儆效尤,一方面防患于未然,你还真把自己当成一个看热闹的人了?你这么和稀泥的搞法,会让人认为:看,吕家的人就这样!咱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分分钟玩死他们。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经过第一回合的试探之后,长安城中也开始暗流涌动了,一直暗中观望的军功集团选择果断出击,因为对手就那样,出击是胜券在握的。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在吕雉手下阿弥陀佛地过了八年,终于要出手了。

已经人老成精的陈平率先走了一步险棋,因为对手水平就那样,走险棋才能最快实现收益最大化。他派人劫持了曲周侯郦商。因为郦商是老革命了,在军中威望很高,而且他的儿子郦寄与控制北军的吕禄交情很深。他打算裹挟骊商作为关键突破口。

劫持郦商之后,军功集团便逼着郦寄去坑自己铁哥们吕禄。郦寄对吕禄说:“齐国之所以会造反,就是因为你被封了赵王却不去赵国当王,却留在京城掌握军队,这坏了规矩。你要想大家相安无事就得主动交出兵权,老老实实呆在赵国。按规矩办事,谁都没话说。”

总会有一些人把自家人说的话当成放屁,却觉得外人放的屁都特别好闻。吕禄不记得自己姑姑的临终遗言,但是对郦寄这种张口就来的胡说八道还真就信以为真了。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自觉找到平息纠纷的办法的吕禄立马回去组织召开了家族会议,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结果遭到吕雉的妹妹吕媭一顿训:“你这傻孩子,身为一个将军却要交出兵权,这是大难临头的事,吕家也会因此死无葬身之地的!”

吕禄一想,小姑姑说得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于是,就暂缓交出北军军权了。

八月庚申日早晨,吕家派往齐国打听消息的心腹郎中令贾寿归来了,并给吕产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说灌婴已经与齐国、楚国合谋,准备倒戈相向,并催吕产先下手为强!

这种及时扼杀冒头的反动派的建议其实是对的。但是,这个关键消息却被御史大夫曹窋(曹参之子)第一时间报告给了陈平和周勃。这都是一帮什么人啦?这么核心的信息不注意保密?

陈平和周勃得知消息后,觉得必须要迅速采取行动了,否则,等到吕产宣布灌婴等人为造反派之后,很多事情就不好办了。人家毕竟暂时代表着中央政府呢!更何况,如果吕产要去平乱,肯定要整顿军队,加强戒备,那么顺利政变的机会就更少了。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于是,周勃火速奔往北军,但是由于太过突然,原来安排的卧底根本就没发挥作用,根本就进不去门。

这个时候,军功集团只得掀开了另一个卧底(郦寄、曹窋之外)——保管皇室符节的纪通,让他派人持符节假传圣旨,说是皇帝命令周勃来掌管北军的。

如此节骨眼上,要是吕禄坚持不交兵权或者要找皇帝确认之后再交兵权,周勃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与此同时,郦寄和典客(皇权直辖的九卿之一)刘揭再次对吕禄展开游说:“您看,皇帝都要太尉来暂行北军指挥之职了,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要您去封国。您要是再不交兵权,恐怕就真的大祸临头了!"这一劝一唬之下,面对皇帝的圣旨和好友的怂恿,吕禄彻底慌神了,吕禄以为郦兄不会忽悠自己,便匆匆交出了北军军印

等周勃拿到了虎符,吕禄已经交印离去,此时的北军已经是群龙无首了。周勃本身威望就高,又符印齐全,动员那些摸不清头脑的将士简直是手到擒来的事。周勃说:“支持吕家的露右臂,支持刘家的露左臂!”结果可想而知,将士们全部扬起了左臂,周勃由此完全掌控住了北军。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都要拍桌子了。但是,不要慌,吕雉的布局还是没有完全被攻破,胜负犹未可知!军功阶层彻底摊牌了,但即便如此,胜算还是掌握在吕家手里。因为武库、皇帝、南军仍然在吕家手里!军功集团争取过来的北军,平时只是用来维护治安的,基本上连武器都没有,指望他们强攻皇宫是不大可能的。

但刚才我们也看到了,皇权身边非常重要的看管符节的官员都成了军功集团的人,说明军功集团的政变绝对不止这么简单。

陈平先是安排周勃和刘章取得互相照应的承诺,咱们得互相支持以稳住局面。

与此同时,周勃拿下北军后,便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入相国产殿门。"啥意思呢?就是不能让吕产活着见到皇帝!为什么要对卫尉交代这个核心任务呢?因为卫尉的职责就是守宫门的!

为了保险起见,周勃早就安排典客刘揭守住了殿门——《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中写刘揭:“以典客夺赵王吕禄印,关殿门拒吕产等入”。

周勃这种安排大家看懂了吗?就是要把吕产这个核心人物半途截杀,以免生变!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但周勃给卫尉下达诛杀吕产的命令后,卫尉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却迟迟没有动手!吕产还是进了殿门!估计他也搞不清状况,所以在殿门外反复徘徊!

曹窋越看越不对头,于是赶紧报告周勃(恐弗胜,驰语太尉)

周勃收到卫尉没动手的消息后,知道刘揭关殿门也支持不了多长时间,如果让吕产闯进殿门,挟持了皇帝或者以皇帝的命令让大家放下武器,那么一切将前功尽弃。于是把最后的赌注压上了,令刘章率领北军一千多人(别觉得人少,这是北军之中有武器的全部兵力了,这也足以见到武器库是多么重要)去保护皇帝。

看到没有,军功集团这次谋划也并不是十全十美,最大的疏忽就是没有占领武库,导致武装力量不足。而且卫尉环节没有应急预案、没有保险系数,卫尉没有动手,是临阵反水了?还是没有机会?或者是见风使舵?周勃等人根本就搞不清,只能去赌运气。

假如是卫尉临阵反水倒向了吕产,那么周勃和陈平将会彻底失败,因为刘章那一千多人想冲破卫尉把守的宫门,冲进皇宫去诛杀吕产,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乃遣朱虚侯谓曰:急入宫卫帝。

周勃这个时候派刘章往皇宫里冲,多少有点把他当枪使的味道,如果兵变失败了,那就对不起了,只能先把刘章这位急先锋推出来当挡箭牌了。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好在卫尉并没有背叛革命,顺利地让刘章率兵进入了皇宫。刘章找到了在未央宫前犹豫不决的吕产就直接开干。

顺便说一句,吕产能被刘章逮住,也正说明吕产这个人水平堪忧。你一个南军总司令,被自己手下的郎卫挡在殿门之外;一个顾命大相国,却见不到小皇帝,这么明显的信号,你还在皇宫里徘徊个锤子,赶紧回到南军司令部,占领武器库,组织人马反攻才对呀!

被刘章带着一千多人直接攻击的吕产带着亲卫队开始撤退,如果让他逃回南军军营,吕家就依然还会有反攻的希望。可是,这时老天爷也开始帮忙了。

天大风,从官乱,莫敢斗者

也就是说,突然之间狂风大作,再加上场面混乱,吕产的手下不知所措,失去了抵抗力。

刘章终于在郎中令府的厕所中斩杀了吕产。吕产一死,军功集团的这场政变算是大功告成了。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这时,啥也不清楚的小皇帝也开始露面了,他命人持节安抚刘章(明显被安排的)。刘章又迅速赶到了长乐宫,突然袭击斩杀了长乐卫尉吕更始,相当于彻底消灭了吕家的武装力量。

大局已定,周勃和陈平终于主动站到前台来了,一番布置下去,对吕家人和吕家势力进行斩草除根式的清理,曾经权倾天下的吕氏家族在吕雉死后一个月时间便落得了一个灭族的下场,实在是可悲、可叹。

分析与总结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由于篇幅已经比较长, 这一部分尽量言简意赅一点!

首先,史书上把这一段历史称为“诸吕之乱”——“诸吕用事擅权,欲为乱”,但这多少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吕家人并没有主动进攻,反而一直被动出击。客观点来说,这就是军功集团策划的一场政变。

导致这场政变的爆发,其实核心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吕雉临死前动了相权,这是军功集团难以接受的;二是吕家两个接班人太差劲了,让刘姓王爷和军功集团觉得机会来了。

那么吕雉和吕家究竟会败得这么快呢?还是人的原因若吕雉再多活几年,让军功集团那个老狐狸再趴在那里几年,消磨和稀释他们的实力和权威,再进一步把刘姓王爷军训一遍,估计他们最后也不一定能这么干脆利落地反击成功;若吕禄、吕产这两个草包能听姑姑的话,牢牢掌握军权,守住皇宫,并把身边的队伍仔细清理一遍,遇到关键问题自己人上,不给别人可趁之机,或者处事干脆果决一些,不让别人觉得你们是啥也干不了的草包,吕氏家族就算要败,也不会败得这么快。

至于军功集团提前在吕家身边到处安放了间谍,这是权力游戏之中的常规操作,不能算是这次政变的胜负手。这次事情真正的转折点其实是吕家先后两次将军权交给了外人,一次给了灌婴,一次给了周勃。

核心权力不能轻易出让,这在权力游戏之中是永不过时的基本准则!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军功集团之所以最后能取得成功,除了对手太差劲了之外,内部的各方配合得当也是至关重要的。刘襄带头挑事,灌婴按兵不动,陈平和周勃周密算计,各种卧底出其不意,刘章敢冲敢拼……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是,军功集团也犯了很多错误,比如忽略了武库的重要性;比如对南军和北军赌注式的冒险;比如愣头青刘章敢带一千多人去追杀吕产……总的来说,军功集团的运气成分也很大。

至于吕禄和吕产这两个败家玩意,就不需要过多评价了,既不知人,又不知事,关键是还不听话,还见坑就跳,还临事不决……怪只怪吕雉走得太早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提炼他们,也怪吕家在人才方面确实捉襟见肘。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从人性角度来说,当你掌握着绝对控制力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一种看着周围那一帮“老实人”都是真爱的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区。而当你真正开始露出破绽的时候,这些“老实人”可能会率先偷袭你的名门。权力游戏之中,从来没有谁会是永不变心的真爱,机会在变、条件在变、实力在变,不变的只有基于自身立场的利益和欲望。

所以,我们在权力场或者名利场上,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来保证自己不破产!别用利益去考验人性!

没有人愿意承受背叛和攻击,但除了保证你自己足够强大外,别无他法去做到永远保险。你得用实力和能力证明,跟着我有肉吃,反对我连汤也没得喝。这就是吕雉在时,军功集团不敢动,吕雉一死,吕禄和吕产纷纷暴露短板,人家争先恐后地反吕的根本原因。

“诸吕之乱”的背后隐秘:吕雉经营一辈子的吕家为何说倒就倒?

苍天好轮回,诸吕之乱后,周勃、陈平、灌婴成了新的三公,瓜分了相权,同时扶持了一直低调的刘恒当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他们以为他们就是最后的人生赢家,却不料,被他们当作傀儡扶持起来的汉文帝,经过祖孙三代的努力,慢慢把军功集团薅成一个秃子。军功集团想得到吗?

所以,我们终究是要对历史、对生活保持最起码的敬畏感,凡事过犹不及,举头三尺有神明,试问苍天绕过谁,都是沧海一粟,何必事事做绝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76524.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