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研究应该是全市场最早跟踪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者之一了。在2012年,比亚迪股价在滨海大道车祸事件暴跌后,也是少数转为看多的投资者。那时,香港最知名的汽车行业外籍分析师,曾不客气地认为比亚迪破产了。那时也是走南闯北,到处去调研。当时和现东吴证券研究所所长曾朵红等一起调研亿纬锂能,那时的亿纬锂能市值还低于100亿元,刚刚切入动力电池板块。
可以说,知本研究是看着新能源行业发展起来的投资者之一,也是从新能源行业赚到大部分利润的投资者。回顾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其实脉络清晰,技术创新才是最根本的驱动力。因此,钠电池的发展趋势最终仍取决于技术。
在国内,动力电池技术最早由比亚迪运用于混合动力车型,就是著名的F3dm。这是比亚迪被巴菲特看上并入股的主要原因。那时,在国内,比亚迪的技术领先是一骑绝尘的。但是,比亚迪的F3dm上市后,由于技术和市场不成熟,严重不符合预期,是一款失败的车型。这也是比亚迪的股价在08年暴涨10倍后又暴跌回去的原因。其后,屋漏偏逢连夜雨,燃油车被央视爆出质量问题,整个公司品牌销量都暴跌,12年滨海大道车祸事件后,外资都认为比亚迪事实上破产了,给了一个0.9元的破产价作为目标价。
其后,比亚迪从上到下都作出巨大的改观。王传福也从争销量世界第一转位低调苦练内功。战略上,也从技术为王,转到技术、品质、服务兼顾的模式。但是,公司整体一直都是苦哈哈的支撑着。直到2020年借助刀片电池和汉系列车型,才彻底爆发,迎来它的高光时刻。要知道,在2019年特斯拉股价反转爆发后,国内知名投资人依然认为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是一生的重大错误,而错过美国本土的大牛股特斯拉更是错上加错。
比亚迪的发展是一个充满了痛苦的自我迭代过程,也是技术驱动的典型案例。作为最早发布混合动力汽车的产商,得到股神巴菲特的青睐,并在产业概念期迎来2009年的十倍股高光时刻。这些都是对它推动电动车革命性创新的奖励。芒格也称他为爱迪生和韦尔奇的结合体。这是对企业家的最高赞赏了。
其后陷入困顿又是企业未能认识到技术和产品不成熟,不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只注重销量的恶果。好在最低谷期,王传福展现了他配得上巴菲特的实力。扛着所有压力继续前行,不断迭代技术和产品。当然,期间,深圳市政府对他的扶持功不可没,不仅给了研发补贴,还最早推动出租车和公交车的落地运营。比亚迪走出12年大危机的关键是最早推出出租车和公交车,并发布了“公交先行”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其后,国家对公交领域大幅补贴,比亚迪抓住了公交电动化的红利,实现了第一波反转。从F3dm到公交车、出租车,比亚迪意识到私家车领域市场不成熟,并硬生生的切入公交领域,实现了第一次反转,王传福配得上爱迪生+韦尔奇的称号。
但是,好景不长,公交电动化的红利很少,很快就过去了。而且,由于是一个2G的业务,骗补贴行为在行业内流行。最后,国家不得不整顿,这是导致当时动力电池行业老二沃特玛破产的关键原因。
15年左右,电动车行业进入到私家车电动化时代。但是,那时行业的主流动力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由于公交车要求更高的安全性,且运行路线确定,所以,磷酸铁锂是主流。但是,在私家车时代,业界追求高续航能力,关键是补贴政策改变为高能量密度导向。这彻底暴露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不足的缺陷。
于是,在私家车电动化的过程中,尤其是补贴政策加持下,磷酸铁锂市场份额快速萎缩,三元材料则飞速发展。此时,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公司宁德时代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在经历了宝马魔鬼般的供应商白名单考验后,宁德时代客户拓展快速发展,迅速成为头号玩家。期间,宁德时代技术创新持续领先全行业,几乎一年一代产品,三元材料从532到622再到811,并在811时代赶上韩日,实现全世界首家量产。
宁德时代的发展证明了锂电池行业是典型技术创新驱动的行业,领先的快速技术迭代是企业发展的最强大动力。作为后来者,宁德时代是从东莞时代动力电池部门分拆出来的。母公司是日资企业,专注于消费电池,看到动力电池的市场发展潜力,才姗姗来迟。鉴于当时电池补贴以内资为前提 ,宁德时代才变更股权,转为内资企业。后来居上的宁德时代就是抓住了电池政策鼓励高能量密度的风口,本质是企业战略植根于技术创新。当然,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采取垂直整合的商业模式,和客户既是供应商也是竞争对手,也是宁德时代崛起的原因。
所以,时至今日,每每锂矿价格高不可攀,宁德时代也无可奈何的时候,总有投资者感慨,19年天齐锂业因为并购而陷入破产危机的时候,大把现金在手的宁德时代为何不把天齐锂业收购了呢。实际上,宁德时代的发展史已经塑造了企业致力于创新并要避免比亚迪式产业链垂直整合商业模式的商业基因。
18-19年,因为安全问题,811电池的商业化进展不顺,蔚来汽车因为使用了811电池,接连发生爆炸起火事故。而且,与宁德时代就事故的责任互相推诿。这导致蔚来汽车18年上市后股价暴跌到破产价,不得已,求救于合肥市政府,并最终在政府救助下度过了企业危机,后来还成为美股几十倍回报率的大牛股。
811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几乎无法容忍于车企,被逼之下,行业创新转向安全性。此时,没有放弃磷酸铁锂技术的比亚迪秘密开发出了刀片电池,以结构创新的方式提高了体积能量密度,同时兼具安全性、低成本,解决了动力电池性能、成本、安全性不可能三角。借助刀片电池独一无二的优势和造车能力已经脱胎换骨,比亚迪同步推出汉系列。随着汉的爆款,比亚迪迎来了巴菲特入股后第二次十倍股高光时刻。其后,磷酸铁锂扭转趋势,重新成为动力电池的主流方案,至今依然未变。
但是,随着锂矿、磷矿、电解液等材料的价格暴涨,原本低成本著称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失去了成本优势,甚至于三元材料的价格差已经不大。近期的报价两者分别是1.1元/瓦,1.3元/瓦。也因此,才有了钠电池的产业化预期和强力推动。
锂矿价格的暴涨根本原因是地表丰度不足,但是直接原因还是矿商、贸易商和资源国囤积居奇的结果,并没有那么稀缺,而且锂还是可以高回收率的再使用。由于资源高度集中于南美锂三角,供应链安全性不足。所以,业界才决定推动钠离子电池的发展。
钠电池的优势是理论成本很低,只有0.3元/瓦,远低于当前的磷酸铁锂和三元系。这也是锂电池材料价格暴涨后,业界推动钠电池落地的初衷。钠的地表丰度远高于锂,是地球上储量第六大元素。所以,即便产业化后,也不存在囤积居奇的事情。
但是,参考锂电池发展史,可以大体看出钠电池商业化的趋势依然以技术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并不看好。在当下,钠电池面临理论成本低实际成本高困境,需要全行业快速创新,推动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从而降低成本。因此,此时,最好的企业应该是突破技术壁垒。比如,硬碳产业化落后,需要去突破。目前,仅有贝特瑞具有量产能力。比如,振华新材已经短短两个月开发出两代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不断地推动产业化发展。
但是,随着产业化预期的到来,资本市场无论是真技术突破还是迎合炒作,反而流行口嗨。不仅技术上各种夸下海口的数据,比如现在就宣布具有循环1万次的技术等;在布局上,流行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布局。在当前锂材料高企之下,全产业链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是,长久来看,宁德时代极力避免的才更可能是对的。比亚迪当年因为垂直整合被宁德时代反超;沃特玛也垂直整合,却在介入电动车运营后因国家打击骗补贴而死掉;国轩高科也有相当高的垂直整合,在行业低谷时,反而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得已卖身大众。
在一个技术创新为第一驱动力,且技术进步极快的行业,垂直整合非常容易变成落后产能,从而拖垮企业,也不利于公司集中资源致力于创新,更不要说面临海量的资本支出。所以,某些公司如果在钠电池行业大规模推动垂直整合,那怕仅仅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都要面临巨大的风险。所以,当前成妖的某些钠离子概念股,反而需要注意风险。
回到本源,知本研究认为钠离子电池一定会落地,并大概率取代磷酸铁锂成为低成本的主流解决方案。将来,在固态电池技术后,与三元材料构成性价比权衡的主要选择。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正极材料的振华新材、负极材料的贝特瑞和电解液的多氟多是核心产商;电芯方面,无论是华阳股份的中科海纳、某妖股,当前仍看不出足够的潜力。在产业链成熟后,电芯企业会很多,以维科技术为例,与钠创的合作是一种普通的商业合作,也没有排他性,只是比某不靠谱的友商看起来更靠谱一些,产能落地更快一些。但是,从长期竞争力看,很难说强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所以,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当前可以关注振华、贝特瑞、多氟多等。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