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对外扩张和资本运营能力强。公开资料显示,兖矿集团于2004年全资收购澳大利亚澳士达煤矿;2010年1月,兖矿集团子公司兖州煤业成功收购澳大利亚fenix资源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在澳大利亚控制了15亿吨煤炭储量,原煤年股本产量超过1000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1/3。
以上专家认为,并购整合所总结的资产重组和人员调整是复杂的,即使兖矿参与重组,也未必能带来112的正面效应。保持两大煤炭集团的态势,使在国内外三地上市、海外资产众多的兖州煤业独立于大煤的重组格局,是重组方案的“妥协政策”。
有一种喜忧参半的预感
“山东的煤炭年产量是在下降,而不是上升,山东的煤炭资源正在逐渐枯竭。重组整合的方向肯定是好的。”著名经济学家、厦大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林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时说。
早在两年前,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就发出警告,山东省煤炭经济可采储量不足40亿吨,20多年后山东将不得不面临煤炭无可采的现状。此外,山东的煤炭消费量一直很高。以2008年为例,山东省煤炭年产量为1.4亿吨,仅占全国总产量的5%左右,而煤炭消费量占全国总量的10%。为了解决资源困境,山东煤炭企业开始将手伸向省外煤炭储量相对丰富的山西、内蒙古等省区。
毫无疑问,无论山东煤炭改革方案如何变化,煤炭企业的整合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寻求省外煤炭资源的实力,减少省内企业之间的消费竞争,有助于形成山东煤炭资源统一管理和开发的优势。
也有不同的声音。“政府主导的煤炭行业整合是对企业的额外管理组织。最初由国资委直接管理。现在中间又多了一个大集团管理机构,我们有些不甘心。”子矿业集团的张嘉坡表示,对于普通员工来说,虽然集团重组不会亏损,但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在参与重组的六家企业中,紫矿是目前效益较好的企业。2002年,子矿业集团率先走出省外,成功将资源地图拓展到陕西。2005年底,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的亭南矿建成投产,设计年产量300万吨。2005年11月18日,由子矿业集团控股的年产120万吨的贵州糯东矿也开工建设。
但参与整合的飞矿集团和龙矿集团的员工对山能集团的组建表示了相对支持的态度。据某化肥矿中层经理介绍,化肥矿老区煤炭资源几乎枯竭。除了梁宝寺矿,新区还有两个在建矿山。位于省外的贵州、河北、内蒙古的矿山希望不大,欠了很多贷款。而且现在化肥矿业集团到处找小矿,因为没有好的后备资源。“有一种说法是,投资10个项目不可能赚钱,投资10个项目不可能不亏。后半句简单总结为化肥矿业集团。”中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希望整合后的山能集团能给化肥矿一点钱,多买几个煤矿。”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山东谭成义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