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从7月初的3400点附近一路晃晃悠悠,又回到了3000点保卫战,目前已下行超10%。
在此期间,重仓热门赛道股和白马股的机构投资者受影响较大。
据数据统计,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有368只基金下跌幅度超20%。
而在本轮调整中,受伤最严重的便是医药板块。
尤其是9月以来上演的疯狂“俄罗斯转盘”,一天献祭一个大白马,医药也是被杀的最狠的那批。
- 9月13日,医疗板块代表药明康德跌停,公司总市值当日蒸发251亿元;
- 9月19日,“医美茅”爱美客大跌11.6%,市值日内缩水136.06亿元;
- 9月21日,“医疗茅”迈瑞医疗收跌7.21%,股价创一年来新低,市值缩水248.55亿元;
- 9月22日,中药板块代表片仔癀收跌7.20%,市值缩水122.05亿元。
不过可能是医药龙头杀的差不多了,也有可能是医药人压抑的太久了,虽然上周医药板块跌幅依旧明显,但医药ETF的份额却不降反增。
据wind数据显示,上周医药ETF周份额增加15亿,成为抄底最多的行业,其次是食品饮料、芯片等行业。
很明显,自上周医药股再度大跌后,资金正在借道ETF,抄底医药,而医药也正在高光回归。
对此,我也简单整理了一下目前市场上医药板块方面的主流ETF,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不过从整个市场的成交额来看,近期的总成交额始终保持在6000到7000亿之间,和之前的万亿成交额相比,A股市场的低迷表现还是让很多投资者感到忧虑。
但有意思的是,复盘2010-2021年国庆前后市场表现,长假前10个交易日起,A股的平均成交额大多均呈现逐渐缩量形态,而长假后市场成交额大多均有所放大,同时从整个市场表现来看,A股国庆后的赚钱效应也大多普遍好于国庆前。
另外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A股大多主流板块估值水平均已回落至今年4月市场底部附近,部分板块甚至已低于4月底部,即使与2018年市场底部相比,也有少数板块的当前估值更低。
所以,对于A股市场现阶段的行情来看,大家可以悲观,但也没有必要过于悲观,尤其是对一些逻辑比较硬的赛道板块,中长期的配置价值包括国庆节后的博弈价值已经出现。
这里就包括我们之前说的数字经济概念板块。
其实数字经济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它是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基本是同义语,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是21世纪数字经济的最新特征。
中国有超过10亿网民,所以中国不仅是数据大国、人口大国,也同样是市场大国和应用场景大国。
这些优势结合起来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例如,百度一直在研发的汽车与数字科技结合后带来的无人驾驶新技术,以及汽车业向服务业延伸包括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等,这些都为中国汽车业带来了发展新机遇。
再比如,之前一直被炒作的“元宇宙”这个词,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新的技术,而是集成了一大批现有技术,其中包括5G、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货币、物联网、人机交互等等,并且对这些技术的要求很高。
目前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元宇宙主要还是面向消费类的应用,包括沉浸式文旅、高体验游戏、感官互动等,未来还会扩展到数字创意设计、开发平台、虚拟办公空间等等。
可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新的推动力,而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所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将是重启新经济的希望。
不过对于数字经济概念来说,由于涉及到的概念比较广也比较新,所以在投资的时候,与其选择个股承担一定的风险,倒不如通过指数进行全方位投资。
目前市场上就有一个相关的数字经济产业链指数--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CSI)可供大家选择。
根据中信二级行业分类显示,该指数的行业分布主要以半导体(38.0%)、计算机软件(13.8%)、光学光电(12.8%)、产业互联网(11.2%)、云服务(9.4%)、电气设备(6.3%)为主,整体行业分布比较均衡,能够最大程度上反映数字经济领域走势。
而且,成份股都是东方财富、海康威视、汇川技术这样耳熟能详的新经济龙头在这个指数中占有很高的权重,含金量拉满。
这个指数目前的市盈率为38.72倍,比历史上83.08%的时间都要低,整体性价比较高。
建议对数字经济领域感兴趣的投资者可借道华安数字经济ETF(159658)一键布局下一代半导体、信息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热门赛道,跟随社会的变化,捕捉新时代数字经济的投资机会。
最后,投资圈有句名言,“风险是涨上去的,而机会是跌出来的。”
在过去的多重因素影响下,目前很多细分行业都已经开始进入“跌出机会”的阶段。
而这会别过一段时间后,又像四月一样大腿拍断,曾经有一个低位机会摆在我面前,但我却没有好好珍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