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典型的现象是,投资者往往会把自己现在看到的景象投射到未来。这是他们根深蒂固的习惯:总是朝后视镜里看风景,而不是从前挡风玻璃中。所以,在展望未来的前景时,他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忧虑和沮丧。
——巴菲特
在俄乌战争、疫情得不到控制以及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下,行情分外低迷。甚至于有的私募因为回撤太大,总经理不得不道歉。百亿私募正圆投资基金经理戴旅京管理的多只产品今年浮亏50%多,其发道歉信称,“这是一封迟到的道歉信,原本计划在净值修复后再与大家沟通,没想到未能如愿。我和家人的大部分积蓄都在产品中,并且认购的大部分都是没有预警和止损的产品,损失惨重。过去几个月,即使投资人不责怪于我,我也一直处在煎熬之中,辜负了投资人的信任,对不起大家。”
私募巨亏的不只是这一家,中小投资者就更不用说了。身处其中的投资者倍感“煎熬”,观望的投资者“噤若寒蝉”,甚至于“闻风丧胆”。总之是,市场情绪悲观。
今年,我一直在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该怎么做?投资大师在类似的情况下又是怎么做的?于是,我重读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如果你看不懂历史,就看看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
1999年,美国GDP同比上升4.8%,CPI2.2%,失业率维持在历史低位4.0%。股市全年表现强势,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9%,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2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86%!
伯克希尔哈撒韦周线图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净资产增加了0.5%,标普500指数为21%,大幅跑输指数。这是1981年以来净资产增幅首次低于标普500指数。二级市场表现更是糟糕,股价逆势下跌近40%!
著名投资刊物《巴伦》周刊在封面上惊呼:沃伦,你怎么了?
在该年的股东信中,承认投资组合表现不佳的原因归咎于“本人”,并且未来还会继续与它们同在,也坦率地承认“不确定何时才能够回归正途”。
对于巴菲特的这种“固执”,在基金经理人中很少发现,在损失发生后,绝大部分基金经理选择砍仓换股,甚至于空仓。很少能继续持有,并选择未来与它们同在。或许冯总是一个例外?
这当然和基金的模式有关,基民赎回基金,基金经理被迫卖出股票来腾出资金。这显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花费笔墨最多的是企业的经营。
首先是管理层。“这些先生女士大部分都已经相当有钱,靠着自己经营的事业致富,他们之所以愿愿意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并不是因为缺钱或是有任何合约上的限制……他们之所以辛勤工作,完全是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
当你发现目标公司的管理层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是因为热爱,你很可能发现了一个值得投资的公司。不要纠结是船重要还是船长重要这样的问题,一个伟大的公司肯定会有伟大的管理层。而热爱是最起码的特质。
怎么才能知道管理层热爱自己的事业?只要发现有不热爱的迹象,就画个叉号吧。
Bill是著名B夫人的儿子,关于B夫人的故事可以看看《滚雪球》。他们家族是摩门教徒,星期日不上班。对于零售公司来说,周日是大好时机。但是巴菲特并没有干预他们的管理。所以,上面BILL的特别提案可以看做是对这种尊重的呼应。当然巴菲特也没有同意这个提案,“伯克希尔想要获取投资的报酬,那么它也必须同时承担可能的风险”。
理解了巴菲特同管理层是如何相处的,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公司愿意以合理的价格被伯克希尔收购,而不选择更高的出价。
其次,从信中我们可以学到商业知识。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需要正确恰当的投资理念,然后还要有商业知识。对于没有经商创业的投资者来说,阅读这些信,是能起到一点作用的。
比如在谈到盖可保险的时候,既讲了保险公司的财报容易有水分,又讲了客户数量、市占率变化等数据,这些知识都可以直接运用到实战之中。
在分析航空服务业的时候,讲到规模经济是最关键的因素。那么,推而广之,一个公司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公司又是通过哪些措施来维护或者推动这些关键因素的?如果你搞不明白最关键因素是什么,显然你需要再读读公司的年报。
在这一年进行了两起并购。一件是乔丹家具,B太太家族给介绍的。你看,一个人的声誉是如此重要。如果收购后,巴菲特和B家族合作不愉快,也不会有乔丹家具的收购了。另一件是中美能源。也是通过朋友介绍的。
这封信中,最有启发的一点是最关键因素。企业有最关键因素,投资也有最关键因素。如果我们被今年的走势折腾的头晕眼花、狼狈不堪,停下来,问问自己,投资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走势吗?是回撤吗?是别人在盈利的时候,我必须也要盈利吗?
1999年美国科技股狂欢,巴菲特对此非常淡定,认为无法预测科技股谁是最后的赢家。所以能承担不选择科技股的结果。今年,如果你的投资组合也非常低迷,那么问问自己选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只是市场不青睐自己的股票或者市场情绪悲观而引起的回撤,我想我们应该接受这样的结果。
谁也无法预测明年的走势。在2000年纳斯达克下跌39.3%,标普500下跌10%,伯克希尔的股价却由4.08万上升到了7.46万。我想说的是,坚持你做菜的风格,只要你是对的,市场迟早会给你奖励,只是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