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郭台铭说:一旦苹果撤离中国,中国大批企业将破产倒闭,然而2年过去了,苹果非但没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中国的供应商价值反而来越高,苹果还能离得开中国吗?
苹果转移供应链初见成效
IPhone14发布后,苹果在印度的组装厂却火了,因为它们也将参与旗舰机的生产,而且时间仅比中国工厂晚2个月。
要知道按照前两年的管理,由于供应链问题,印度工厂一般都要滞后6-9个月,而现在一下子加快了三倍,中国与印度代工厂的距离进一步缩小。
所以有些人就嗨了,说:苹果正在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未来中国企业会越来越难。
看到这,我真是想笑,苹果想去中国化,其实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自从2016年懂王上台后,就已经百般要求苹果将组装厂移回美国,可惜老美的制造业实在是扶不起,所以这件事并没有成功,但是苹果还是决定将产业链转移,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2017年时,他们一边与印度谈判,索取补贴,一边要求纬创与富士康两家组装厂去印度建厂,准备在印度生产iPhone,此后印度的苹果供应商迅速增加到9家。
2020年后,苹果又在越南组建了Airpods和MacBook的生产线,正式开启向东南亚转移供应链的动作,苹果在越南的合作工厂达到31家,3年内翻了一倍,甚至他们还承诺只要符合标准的越南工厂,都感兴趣。
按照苹果的规划,产业链转移大概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在东南亚组建技术含量低的组装厂,第二步:建设配送中心和一些容易转移的供应链,最后再在一步步完善供应链,从而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在苹果的引导下,果链倾巢出动,仅仅2021年就在越南建设了23家工厂,连中国供应商也不例外,歌尔股份、蓝色科技、领域智造、立讯精密等等,但凡是中国有名的果链都在越南组建了工厂。
可以说在摆脱中国战略上,苹果的 动作相当大。
所以2020年时,郭台铭就悲观地说:一旦苹果撤离中国,中国将面临大批企业破产倒闭,现在5年过去了,苹果成功了吗?
答案并没有,苹果大动作不仅没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中国的供应商反而增加了。
中国供应链不降反升
首先是中国供应商增加,2020年,苹果新增36家供应商,其中有22家是中国企业(大陆12家,港湾合计10家)。
其次中国大陆的供应商价值也在增加,10年前,中国主要从事iPhone的组装工作,价值占比只有3.6%,2020年,苹果发布iPhone12时,中国占比已经达到15%,2022年,中国果链供应商的价值已经达到25%。
像屏幕、玻璃、电池、摄像模组以前都是日韩提供的,如今中国供应商已经挤进去了,甚至传出长江储存也被纳入供应链的名单中,这些在以前可都是发达国家的份额。
但是这还没完,2021年,苹果在中国招收的岗位增加50%,而且很多都是工程师岗位,他们从事的是苹果的关键设计工作,这可是历史性的一刻。
因为在苹果以往的产业体系中,都是由美国负责研发和设计、中国负责制造,现在苹果将它们核心的设计工作也挤出一部分给中国,也可以说明中国在苹果供应链的地位,并没有下降,反而是越来越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苹果明明在主动去中国化,那为啥中国地位反而越来越高?未来还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吗?这一切还要从苹果刚进入中国开始说起。
要了解苹果为何离不开中国,就要了解它为何一定要来中国找代工厂?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告诉你,苹果只是看上了中国廉价的劳动力。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苹果到中国和特斯拉一样,都是为了解决产能和技术问题,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工厂,苹果就会和曾经的特斯拉一样陷入产能噩梦。
这个并不是在胡说,而是乔布斯的亲身经历。
乔布斯并不待见中国工厂,而是专注硅谷制造
在8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已经开始产业链转移,但是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却不一样,他是一个执念非常强的人,在他看来一件产品成功因素有三个:一个是设计、一个是软件,还有一个是硬件。
而且软硬件必须相互协调才是完美的,但是想要软硬件搭配,就不能让软件和硬件离得太远,设计团队留在美国,所以产品也需要在美国本土制造。
加上当时的美国还处在制造业巅峰,美国制造的口号就代表了产品的质量,所以为了完成这个执念,乔布斯就在美国兴建了几座 工厂,然而这些工厂,却让他大跌眼镜。
其中第一座是在1983年,当时他亲自主持,要在旧金山苹果总部的对面,兴建了一座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工厂,这座工厂是用来生产苹果旗下麦金塔 (Macintosh) 电脑,整个流水线采用高度自动化。
在乔布斯的规划中,这个工厂不但可以将人力成本缩减到总成本的2%,还可以快速量产出先进的苹果电脑,当时他还骄傲的表示:这是一台美国制造的机器。
然而这座先进的工厂在1992年就关闭了,它不仅没能实现预定的量产生产,甚至连高度自动化都没能实现,当时的苹果产品总监加西(Gassée )甚至公开表示,说它是一种耻辱。
然而这些并不能改变乔布斯对美国制造的青睐。
1990年时,乔布斯已经被人逐出苹果,他随后又创立了NEXT公司,并且又斥资1000万美元建立了一座工厂,乔布斯对它的评价是“我为我们的电脑和工厂感到自豪”,然而这次尝试再次以失败而告终。
两次尝试让乔布斯硅谷的制造梦彻底破碎了,然而他们依旧不信任在中国组装,而是尝试制造业更发达的欧洲,比如爱尔兰等国家,结果还是失败了。
三次尝试三次失败。
让乔布斯开始反思自己的产业链战略,1998年后,苹果聘请蒂姆-库克担任苹果的营运部门总裁,负责搭建全球供应链,自此苹果像其他企业一样,搭上了中国制造的便车,所以我才说,不是中国需要苹果,而是苹果需要中国。
那么苹果明明一直在转移产业链,为啥反而越来越依赖中国呢?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中国制造业太善于学习了,并且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乔布斯和苹果搞成都无法割舍中国,这不是在胡扯。
乔布斯被中国制造征服
其实早在2012年,老美的纽约时报就给出了类似的答案,当年他们刊登了一篇名叫:iPhone为何是中国制造的的文章,里面介绍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乔布斯当众拒绝奥巴马
时任老美总统奥巴马邀请硅谷名人参加晚会,当时乔布斯也在现场,会上奥巴马允许所有名人向他咨询问题,轮到乔布斯时,奥巴马反而先开口,问他说: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苹果才会回到美国本土制造?
很显然,奥巴马言外之意,就是让乔布斯把苹果生产转回到美国去,条件可以随便开。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乔布斯丝毫不给总统面子,连敷衍都没有,而是非常肯定地告诉他:“这些工作再也回不来了”。
后来纽约时报了解到这件事,感到非常好奇,采访了大量苹果的员工,想了解为何苹果选择中国而不是美国。
于是就有了第二个故事:苹果高层透露在中国建厂是苹果唯一的选择,这个结论和我上面说的几乎是一样的,但是苹果高层举了个例子,还是惊艳到了我。
他说:有一次,因为屏幕质量问题,苹果临时更改了iPhone屏幕的设计,但此时距离正式销售没有多少时间了,所以需要临时对整个生产线进行重新调整。
为了完成任务,富士康连夜安排公司的近万名员工临时加班,结果仅用半个小时,安装玻璃屏幕的生产线就搭建起来了,效率高得惊人,然后在3天内,就完成了生产线的调整,新iPhone产量迅速暴涨到每日上万台的速度。
中国工厂的效率和灵活性惊呆了所有苹果高管,在此之后,他们就被中国征服了,任何苹果高层和工程师只要到中国,就绝对不会再说转移产业链的事情。
纽约时报最后给出的评价是: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效率还有工业技能都远远超过美国。然而仅这些仅仅只是表面,中国制造业不只有这些,还有技术的研发能力也是苹果押注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再举个例子:2007年时,乔布斯推出了自家旗下的第一代iPhone手机,他在发布会现场展示多项创新性的功能,其中流畅的触摸屏惊艳了很多人。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触摸幕的技术,其实是由宸鸿集团负责研发的。
当时主流的触摸屏技术是电阻式触摸屏,它是由玻璃基层加上导电的塑料层组成的,不过这项技术缺点非常明显,它只能判断一个触控点,以及执行一些简单的拖拽动作判断,所以触摸屏在当时更多是噱头,而不是实用的功能。
而乔布斯对iPhone 1的设想是一款完美的,没有键盘,可以流畅操作的革命性产品,所以他完全无法接受电阻式触摸屏,为了找到更好的技术,他们一边投入大量的研究,一边在日韩寻找厂家帮忙,然而一直都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直到有人向乔布斯介绍了宸鸿集团,当时的宸鸿已经在触屏幕行业研究了多年,就连最新的“电容式”触摸屏也有研究,电容式触摸屏可以实现多点触控,而且操作顺滑,在当时就是最先进的触摸屏技术。
最终宸鸿创始人江朝瑞几乎赌上全部身家,才攻克这个难题,于是它也成为苹果早期的供应链企业之一。
宸鸿可以说是中国供应链的缩影。
因为苹果的产品是先设计,然后工程师团队根据设计去全球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然后苹果再与供应商合作一起完成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
这个过程就得保证每个供应商都必须具备全球顶尖的实力,既要有自己的技术还要价格低廉,所以苹果的每个供应商实力都很强,甚至无可取代。
比如为苹果提供摄像头模组的欧菲光。
欧菲光大家都知道,因为受到老美的制裁,所以苹果就不再将它纳入零部件供应商,欧菲光迫不得已,只能把自己的摄像头相关业务以24亿的巨资,卖给闻泰科技。
然而有意思的是,接手欧菲光摄像头的相关业务后,闻泰科技转头就成了苹果新的供应商,也就是说,欧菲光的技术,已经成为苹果不可或缺的一员。
而类似欧菲光这样的企业,中国已经越来越多,以前我们只负责组装,数据线,手机壳等低端配件,再后来就变成了电池、摄像头模组、屏幕等等重要零部件,在技术难度上,开始逐渐变得更高。
时至今日,中国制造业已经在规模、效率、工程师团队、工业技能、能源等等方面,全方位领先其他国家,苹果除了日韩等核心的配件外,几乎各个方面都要依赖中国。
除此之外外国网友拆机发现,新款iPhone14中,竟然有我国长江存储生产的存储芯片,要知道苹果手机上关于先进半导体的核心零部件,以前一直都是由美日韩垄断,但如今我们也来分一杯羹了。
苹果为啥越转移产业链,反而越依赖中国呢?
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中国科技企业成长得太快了,像欧菲光、京东方,长江存储等科技企业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了苹果转移的速度。
苹果将低端的组装厂转移出去一点,但是美日韩等国的果链也被中国夺过来一点,所以苹果就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不过这里也要为苹果解释一下,实际上他们压根就没想过完全去中国化,因为中国的优势太明显了,明显到苹果都舍不得离开。
2017年时,库克就曾经说过,在美国开个模具工程师会议,可能连会议室都坐不满,但要是要在中国,这些模具工程师能坐满几个足球场。
高效率+强供应链+庞大的技术人才,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底气,任何一家外国企业都会从中国的制造业中受益,苹果也是。所以他们压根就不想完全脱离中国,他们实行供应链分散的战略,说白了就是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当然,这也是被贸易战和疫情逼的
2018年,懂王一直以关税作为要挟,让苹果回到美国建立组装厂,库克也十分无奈,甚至被逼着答应再建三座大型的工厂。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苹果自己的产品都是找人代工的,怎么可能一下子建三座工厂。
但是中美的贸易战,让库克对苹果供应链安全产生了焦虑,所以他们就将以前由美国设计、全球供应,然后给中国生产的战略,改成现在分散供应链的做法。
除此之外,疫情肆虐,如果工厂都在中国,一旦遭遇到疫情扩散,对苹果的产能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冲击,所以为了规避政治和疫情风险,在中国之外扩建工厂,其实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当然苹果也有主动做法的因素,因为东亚、东南亚的市场在这些年里增长得非常明显。
2020 年,苹果手机在印度的销量首次超过320万台,比上一年增长了60%,2021年,再次增长54%,销量达到540万台,越南和印度一样,增长的速度也很快。
所以很多手机企业都会在这里提前布局,比如在印度建厂的有小米、OPPO 、VIVO甚至荣耀等中国企业,苹果在这里建厂也不足为奇,一方面有利于他们拓展印度的市场,另外一方面也是看中这里的廉价劳动力。
说白了苹果就是个企业,自身的利益才是公司的主要目标,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苹果一边在中国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积极招纳中国供应商和工程师,一边还要在越南建厂,搭建供应链。
同样的,我们也没必要太把苹果当回事,没必要看到苹果转移产业链,就唱衰中国制造业,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供应商正在增多,就已经说明苹果离不开中国。
反而是我们的果链要主动去苹果化,减少对它的依赖,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企业都在这么做了,它们将技术带到了市场更广阔的汽车行业。
对了,我我正在参加知识创作人第八季,喜欢的话帮忙点个赞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