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宛如昨日,因为这场堪称近年来全球最大的生态灾难,俄罗斯和欧盟各国的直接利益均已受到了严重损害。而正当全世界都在猜测谁是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的时候,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就曝出了一桩大新闻,而且这次还是直接奔着普京去的。
最近,美国五角大楼一名官员在接受美媒《新闻周刊》采访时大胆放言,宣称美方完全可以考虑在俄罗斯的政治中心——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心脏地带动手,对俄罗斯政府高层的神经中枢普京来一次“斩首行动”,彻底根除后患。
这位美军官员之所以提出如此大胆,甚至堪称丧心病狂的建议,主要是为了回应普京的政治盟友,俄安全委员会副主席,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此前所发表的一番言论。
梅德韦杰夫说,他预测,就算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了核武器,北约也不以身犯险直接介入俄乌冲突的。“无论是大西洋彼岸和还是欧洲本土的煽动者,他们都不会甘愿为了乌克兰而让核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头上的。”
事实上,不只是梅德韦杰夫,在接连丢失了哈尔科夫和红利曼等要地之后,一向以好出风头而闻名的俄联邦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也忍不住站出来公开呼吁,俄军是时候考虑在乌克兰使用低当量的战术核武器了。
所谓“低当量战术核武”,通常而言指的就是爆炸当量只有数千吨甚至千吨TNT出头的核武器,这类核武器的爆炸威力仅有美国当年用来轰炸广岛和长崎的“胖子”“小男孩”原子弹的十分之一不到,主要设计用途就是方便在常规战争背景下使用的。
因为爆炸威力相对较低,所以使用低当量战术核武相对而言不太容易招致核大国的核报复;与此同时,低当量战术核武的威力又远大于常规炸弹,用来应付常规战争可以对对手形成碾压优势,形同开挂。
虽然低当量战术核武的这两项优势多少都有点打擦边球的嫌疑,但它们确实是可行的。尤其考虑到目前俄军在俄乌战场上的处境,卡德罗夫提出的这个建议虽然听起来鲁莽,但就理论而言,或许并没有那么疯狂。
也正因此,五角大楼的官员才会如此针锋相对,甚至对美媒曝出了“对普京实施‘斩首行动’”这样大胆的所谓计划。
不出所料,五角大楼官员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俄罗斯驻美大使馆的强烈不满,后者批评称,五角大楼官员的妄言纯属"痴心幻想",这种鲁莽的言辞除了会加剧紧张氛围之外,对于缓解局势毫无帮助。
俄罗斯驻美大使馆方面还强调:“我们愿意相信,这种妄想的论调并不代表美国军事部门的官方立场,我们认为,华盛顿其实很清楚这种鲁莽言论可能造成的后果。"
话虽如此,但实际上美国现在的官方口径对俄罗斯也不怎么友好。在此之前,拜登曾经说过,只要俄罗斯胆敢使用核武器,无论是任何性质的核武器,美国都将对此做出“强有力的回应”。
不仅拜登,一些同美国媒体有接触的美军人员也表示,他们正在思考能否采取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各种手段来对普京形成有效威慑。
核武器很好理解,美国的核武库足够庞大,有核潜艇和能投掷钻地炸弹的B-2、B-52轰炸机可供使用。但动用核武器的风险太高,尤其是针对像俄罗斯这样在核武上跟美国势均力敌的国家,直接使用核武器是绝对的下下之策,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断然不能轻言使用。也正因此,策划对普京的斩首行动就成为了美国“常规手段”之中的一个后备选项,虽然这个想法听起来比对俄罗斯直接使用核武器还要疯狂。
战争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忍耐力是一种考验,输掉战争的往往是沉不住气的一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话有时候还可以乱说两句,但事是绝对不能乱做的。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闹那么大,美苏双方最后也没有打起来,原因就在这里。
如今的俄乌冲突虽然看似烈火烹油,但离当年那种剑拔弩张的情况还是差远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发射架上的核武器威力最大。现在看来,这句话还不够准确,美俄双方今天的反应已经说明了,挂在嘴上的核武器才是威力最大的。但这种威力是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衰减的,想要不输最好的办法就是别赌,只可惜如此浅显的道理,美俄双方都已经听不进去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