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谢筱白
点击关注,我们一起进步
唐僧取经十四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平均下来一年5.8难,也就是每两个月一难。
我觉得他比2022年的股民过得好多了!
进入2022以来,俄乌冲突,美元加息,能源危机再叠加高度不确定的地缘政治影响——
几乎每一轮,都由全球股民买单!难!简直太难了!惨!简直不要太惨!
01
如果要问谁最惨,近期从红利曼撤退,又被乌军围追堵截的俄罗斯有话说!
俄罗斯RTS指数跌幅达到33.84%,领跌全球主要股票市场!
紧随其后的是——美股,科技公司集中的纳斯达克指数前三季度跌幅也超过三成,达到32.40%。
除此之外,韩国综合指数、深证成指、恒生指数、台湾加权指数、标普500、德国DAX等指数,也都是重灾区,前三季度跌幅超过了20%。
之所以全球市场都呈现“跌跌不休”的状态,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信心。
有钱人依然有钱,但市场预期和信心未修复,不想买,不敢买;
其余想在市场里赚点买菜钱的散户,结果赔了买车钱!
毕竟,良性循环中断后,“既要又要还要”是很难的。
不信你看——英国新首相特拉斯,打算通过巨额政府借款,再削减税收,同步放松监管,达到“大放水”的目的,来促进经济增长。
具体措施包括:
将高收入者的最高所得税税率从45%降至40%;
并大幅增加政府借款,以在今年冬天,削减数百万家庭和企业的能源价格。
结果,引发了投资者对政府的信心危机——英镑暴跌!老百姓抗议!
原因无他——英国政府你靠啥来还钱?
显而易见,全球经济都处在高度不确定中!
不过这一切,在瑞士信贷陷入“破产危机”、以及昨天美国9月ISM制造业指数发布后,迎来了——确定性!
02
如果瑞士信贷的意外“暴雷”可以称为——惊世爆雷,那么美国9月ISM制造业指数堪称“灾难”!
先说瑞士信贷投资银行(业内简称瑞信),瑞信至今已经有160年历史,目前陷入濒临破产倒闭的境地。
尽管媒体把他类比“雷曼兄弟”,但我认为这并不恰当。
原因很简单,瑞信管理资产规模要比2008年的雷曼兄弟大3倍以上!换言之,如果瑞士信贷倒闭,将在近现代金融史上留下极其惊悚的一笔。
当然,瑞信的“暴雷”跟其管理资产不善有很多关系。
去年,bill hwang重仓中概股,被美国资本巨头精准狙击,一夜爆仓200亿,被称为“世纪大爆仓”。
但这200亿基本都是bill hwang借来的,其中就有瑞信的55亿。
紧跟着,瑞信投的英国Greensill项目,由于特拉斯的新政,该项目再次于近日暴雷!瑞信血亏30亿刀!
连踩两个大雷后,瑞信现金流、营收以及利润都陷入困境,导致了后续一系列连锁反应.....
相关理财产品、股票被投资者疯狂抛售,股价暴跌了80%。
你以为瑞信死定了对不对?
然而,事情到今天出现了转机——昨夜,瑞士信贷股价翻红2.68%,什么情况?
03
昨夜,美国公布的9月ISM制造业指数,该指数降至50.9,创2020年5月份以来新低,创近两年半新低,接近完全停滞。
而另一个衡量美国制造业PMI的另一个指数标普全球美国制造业PMI指数也基本没有变化,处于历史最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ISM制造业指数显示,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4.2个百分点至47.1,显示出美国制造业需求正在迅速减弱。
更糟糕的是ISM就业人数创下最大降幅,同时也是过去十年中第二大月度降幅。
如果再叠加瑞士信贷银行事件,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经济在“强势加息”后,形势已经内忧外患。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开始急速下跌,值得注意的是,该项收益率在一周内已经下跌了18个基点。
与之对应的是美股迎来——高开高走,三大股指午盘涨幅都扩大到2%以上!
为啥会这样?
Raymond James分析师Tavis McCourt表示:“现在相当简单,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股市就可能继续承压。国债收益率下降,股市就会上涨。”
换言之,资本市场的行情正在从绝望中走出来!
事实可能也确实如此,上周五公布的核心PCE价格指数8月同比增长4.9%,较7月和市场预期的4.7%更快增长,但增速已经显著回落。
如果再叠加已经产生的货币收缩效应,包括货币和财政增长放缓、美元走强和债券收益率上升等因素,市场普遍预测——明年美国通胀放缓的目标即将达成。
比如,一向谨慎的Leuthold Group的首席投资策略师Jim Paulsen表示,通胀已经见顶,美联储的货币紧缩可能接近尾声,而从过往经历看,紧缩尾声一直是买入股票的好时机。
这被视作“买入美股的呼声”。
与之对应的是,大名鼎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近期也频繁出手,逆势加仓。
诚然如此,当投资者情绪非常悲观之时,往往是逆向投资者开始布局之刻。
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价值投资者尽管嘴里念叨着“要做事件的朋友”,结果一次次在乐观时满仓,在悲观时清仓,做起了“时间的炮友”!
也许这就是,爱情让人忘记时间,时间让人忘记爱情。
0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各方势力都开始“克制”与“理性”,比如:
前几天美国与俄罗斯一再很有默契地渲染“核危机”!但现在,美俄突然都不提“打核战”了?
比如: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公开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俄罗斯决定使用核武器”,但一脸严肃地补充“(核战)已经无法制止了”。
还警告大家“一旦核战发生,千万不要使用护发素!”
而俄罗斯方面,也一再强调“保护领土完整,有权使用一切武器。”
狠话更是一波接一波,比如:卡德罗夫宣称应该使用“低当量核武”。
但从昨天起画风突然变了。
先是美国智囊机构“战争研究所”,10月2号发表最新研判时,表示:对俄罗斯部署的地面部队分析称“ 俄罗斯使用战术核I武的可能性很低 ”。
紧跟着,克宫回应卡德罗夫“低当量核武”论也表示“我们是根据相关文件规定使用核武器,除此以外不能有其他任何理由(使用核武器)”
人生三大喜事:久别重逢,失而复得,虚惊一场,唯独没有和好如初。
为啥双方都突然“改口”?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首先是战争拖得时间越长,其实对俄美双方能获得的好处更大,使用核武器不符合双边立场;
其次,过于激进的言论,只会让双方矛盾更加激化,内部更加分裂,举个例子:
看起来卡德罗夫忠心耿耿,一心为了俄罗斯,但一旦普京决定使用核武,俄罗斯境内能够掣肘卡德罗夫的力量还有多少?车臣如若反戈一击,俄罗斯还挺得住吗?
同样,美国也面临中期选举的“动荡”。
最后,一旦使用核武器,这就意味着双方实力消耗会非常大,不仅国内不稳,不得不对各方盟友妥协,付出的代价就会非常大。
此时,双方不约而同地“改口”,这说明大家都还很冷静,战争也还远没到——掏家底的时候。
这是件好事,说明双方都还有底线,唯独不开心的可能只有欧洲。
他们内心的想法大概是“我想说,谢谢你,因为有你们,我好得起来个P”!
所以,我们也看到英国新首相,很识相地撤回了“新政”!
要知道,减税政策仅仅持续了10天!估计是史上最短的政策,没有之一!
就连英国本土媒体《卫报》也对此嘲讽,《180度大转弯,特拉斯新政府如此丢脸》。
但可以确定的是,那些突如其来的冲动正在被理性克服,那些异想天开的举措正在被现实纠正.....
05
很多人问市场啥时候会好转?
眼下这个节点的资本市场,就像天枰,一边是市场信心和预期尚在修复阶段;
另一边是外部环境从纷乱与对抗到重塑平衡与秩序,再到各方释放积极的政策,从而达到改善商业环境,从根本上撬动信心和预期。
显然,好的改变才刚开始。
但需要注意的是,古人讲人生三大喜事,分别是:久别重逢,失而复得,虚惊一场,唯独没有和好如初。
想要回到从前,那种激情澎湃,那种蒸蒸日上,或许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奇迹。
一如深夜能收到的信息,再也没有“我爱你!”,都是些“喝不喝?”
烦请关注“乎西商业评论”,我们每天一起进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