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0年开始,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确定了为纪念这些人民英雄修建纪念碑的计划。
俗话讲,万事开头难。经历过重重讨论之后,终于确定了纪念碑的修建地点,那就是天安门广场。
紧接着,陈志德临危受命,担任施工组的组长。
然而,陈志德初上任,就迎来了第一只“拦路虎”,那就是纪念碑的碑心石。
按照要求,这块碑心石的毛坯厚度就要有3米,这也就意味着碑心石将是一块重达300吨的巨大石块。
那么,陈志德将要去哪里找这么大的碑心石?在建造纪念碑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确定设计方案
1949年9月30日下午6时,在政协会议结束之后,与会的代表齐齐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上等待着,准备参加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在毛主席宣读纪念碑碑文之后,又率先带头执楸铲土。就这样,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迈出了第一步。
随后,就是要尽快地确定纪念碑的整体设计方案。
当时,摆在兴建委员会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才能将纪念碑修得高大巍峨。
要知道,纪念碑象征的是人民英雄的崇高形象,自然不能使用低矮分散型的设计方案。
经过重重筛查之后,兴建委员会留下了三套设计方案。但是最终要选择怎样的设计方案,始终没有人能够拍板。
1951年国庆节,陈志德被邀请去观看纪念碑的模型,并对其提出建议。
陈志德出生于江苏常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并在195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
在北京市建设局工作的时候,陈志德就因突出的设计方案而备受推崇。
然而,当陈志德看到天安门广场上的三个木制石碑模型后,脸色逐渐沉了下来。
只见陈志德眼前的三个模型,第一个是上面有高碑的城台模样,第二个是坡项形状,最后一个则是群像雕塑形状。
陈志德仔细端详着三个模型,摇了摇头:“这些虽然还可以,但都是差强人意,缺乏一些能代表我国气势恢宏的内涵。”
对于他提出的建议,引起了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在经过认真的研讨以及修改之后,终于确定了纪念碑的设计方案。
紧接着就该成立施工组了,在大家的一致推举之下,陈志德被任命为施工组的组长。
陈志德知道,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艺术项目,又是用来让人们瞻仰人民英雄的,这座纪念碑的意义可谓是无比重大。
在上任之初,陈志德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那就是纪念碑的石料到底要选什么?
按照中国的传统,石碑应该是由一整块的石头进行剖面,尤其是重要的碑更应该如此。
只不过,由于纪念碑的体积太大,压根不可能用一块整石来雕刻。
最终,经过讨论决定,将镌有毛主席题字的碑心用一块整石,而剩下的碑身,则用稍小的块石拼成。
从拿到设计图纸的那天起,无论去到哪里,陈志德都要随身带着图纸翻看。
按照预定的方案,碑心石上要刻有毛主席写下的碑文。
另外,根据原定的计划,碑心石的长度要达到15米,宽度要有3米,就连最终的厚度,也得达到0.6米。
然而,如果要保证碑心石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意外,并且考虑到在雕刻过程中会造成的损耗。
那么,石料的毛坯厚度就至少要有3米。按照这个预期,整块石料的重量将会达到300吨以上。
找一块300吨重的石料,这可不是容易的事。为此,陈志德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皱在了一起。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泡在北京图书馆里,夜以继日地翻看关于全国各大山脉岩石情况的资料。
最终,陈志德决定开采碑心石的地点,就定在青岛的崂山。
崂山开采碑心石
崂山,自古以来素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这里的石头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应该能够满足碑心石的需求。
很快,陈志德就带领自己的组员连夜赶到青岛。
经过实地勘察,他们惊喜地发现,崂山最西端的山峰浮山上,就有满足他们需要的石料。
浮山的花岗岩石质均匀,就算遭到风雨的侵蚀也不会对石料本身有任何影响。并且,这里的石头虽然是浅墨色,但是却又带着一丝淡黄色的底子,又有黑花和白花相衬。
最重要的是,浮山花岗石的色泽极为柔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晶莹闪耀的光亮。当初,苏联建造纪念碑的时候,就曾在这里开采过料石。
最终,陈志德将采料的最终地点定在了浮山的大金顶。
为了采集到如此巨大的石料,十几名老工人从各地赶往青岛。
但是,这些老师傅们也没有采集300吨石料的经验,他们想出的方案无非与之前的没有太大区别,因此陈志德都一一否定了。
石料是找到了,但是却开采不出来,眼看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陈志德着急上火,每天都在山上徘徊。
直到有一天,从当地雇来的采石工人告诉陈志德:“崂山脚下有个老石工,被附近的乡亲们称为石神,要不你们将他请过来想想办法?”
陈志德也知道,高手有时候往往就隐藏在民间,于是他连忙向工人询问:“这位老石工叫什么名字啊?”
对方则答道:“他叫李开山,就在崂山脚下的清石峪这个村子里。”
李开山,人如其名,他的家里就是干石匠的。
在之前,他的爷爷就曾经帮国民党政府在崂山采过大石块。
当时,李开山也全程跟在爷爷身边看着采石过程。因此,李开山也有着开采大石料的经验。
然而,就在陈志德将李开山请到现场之后,在听完对方的要求,李开山还是被惊到了:“一整块石头,还要至少300吨,这可不是小工程啊。”
在与李开山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之后,李开山告诉他:“既然这样的话,就靠着几排钢楔子是别想了。要我说,还不如把这块石料给炸出来。”
李开山的建议,让陈志德看到了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俩经常一起去山上进行考察,最终在一块平整的石壁上选定了待采的石坯。
李开山先是画出大致的轮廓,又在旁边小心地凿了不少的炮眼。
然而,这里面放置的炸药量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多了会把石料炸坏,放少了又可能炸不开。并且石壁的厚度不同,炸药的量也不一样。
因此,为了保证爆炸的效果,李开山亲自爬上去往里面放炸药。
等到炸药全部放完之后,伴随着一阵沉闷的爆炸声,等飞扬的尘土散去之后,陈志徳他们发现:巨石的两个边缘被炸出了缝隙,而另外两边则完好无损。
看到这个状况,陈志徳焦急地问到:“李师傅,这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要再炸一次吗?”
没想到,李开山摇了摇头:“不行了,放闷炮就这一次机会,要是再用,就一定会对石料造成损害。”
紧接着,看着陈志徳沮丧的脸,李开山安慰道:“这两个边虽然没被炸出来,但是刚刚的炮轰肯定让他有所松动了,这个时候上钢楔子应该就行了。”
于是,随着陈志徳的一声令下,数十名石工们一齐上阵,将钢楔子砸到石料中。
可是就算100把钢楔子都砸进去了,石料却还是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
陈志德在下面急得不行,李开山也有些沉不住气了,脸上的汗滴就没有停过。
过了一会儿,李开山似乎是灵光乍现,他站起来冲着工人们喊道:“在钢楔子附近再开两道石槽,然后把千斤顶放进去。我就不信了,这么大的顶力还不能把它给剥出来。”
就这样,工人们在李开山的安排下又用上了千斤顶,经过半天的努力,钢楔子附近的两道石槽终于凿好了。
很快,在众人的注视下,千斤顶也被放进了石槽中。
在场的工人们大气也不敢出,紧紧地将目光放在这块巨石上,然后用楔子一点点地凿向石槽。
如果这次不成功的话,仅仅就在石料的采集上,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好在,伴随着几声“咔嚓咔嚓”的声响,这块重达300吨的巨大的碑心石终于从山岩上被完整地剥离了下来。
为了方便之后的运输,工人们对石坯进行了第一次减重,经过敲敲打打,这块碑石减重到了280吨。
但是,出于实际考虑,这块巨大的石料还是难以进行运输,在与兴建委员会商议之后,石料迎来了第二次减重,这一次,直接减到了103吨,但是长度依旧有14.7米,宽度2.9米,就连厚度也是1.1米。
这样的话,既不用担心石料在运输中会发生断裂的情况,又比它原本的体积要更容易运输。
巨大碑石进京
一直到1953年8月11日,纪念碑的全部料石终于开采完毕。
只不过,陈志徳又碰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如何才能把这块大石头完好无损地运下山呢?
在那个时候,生产工具并不完善,小石块还可以依靠人工运下来,但是对于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而言,这样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行的。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提出可以临时修一条专门运输石料的重型铁轨,直接通到火车站。
但是,这个方案很快就被否决了。
当时,浮山距离青岛的火车站有30公里,沿途又大多都是丘陵地带,修建铁轨更加费时费力,而且以后又不一定能用到,代价实在是太大。
于是,陈志德又找到了李开山:“李师傅,劳烦您给想个办法,怎么才能把这块大石头运下山呢?”
李开山想了想,给出了两个字:“滚杠。”
滚杠其实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运输方式了,首先要在路面上铺设枕木,然后再放上一排圆木,当将巨石放到圆木上之后,就算是施加很小的力,巨大的石块也能轻而易举地挪动起来。
在听完李开山的建议后,陈志徳觉得这个方法算是最佳的了。
在他回去与同事们讨论之后,最终决定采用滚杠的方法。
但是,出于保险起见,他们决定放弃传统的圆木,使用没有缝隙的钢管初坯。
鞍山钢铁厂也派来了公司的技术工人进行技术指导,青岛的建设部门也提供了几架推土机。
1953年8月29日,运送巨石的计划终于开始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们集全部之力用绞、磨、推、吊等方法,才终于将这块大石料装到了铁排子上,下面还铺着垫木与滚木。
在将大石料装上钢丝绳后,料石终于开始动了。
碑身的前方,是两辆推土机在拉着,由于料石太重,它们只能缓缓前行。不仅如此,每走一段距离,就要将后边的枕木搬到最前面去,一直都要这样循环。
当时,在将料石运往山下的过程中,有百姓知道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后,纷纷自发地拆房为碑石开道。
在途中,所有的运输人员无论是吃还是睡全都是在石料附近,只要休息够了就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全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30公里的路程,运石的队伍走了足足34天,才终于将这块大石头从浮山运到了火车站。
为了保证石料安全进京,他们还专门从东北借来了一辆能够载重90吨的车厢。
当时,我国已经找不出比它载重还大的车厢了。尽管如此,却还是超重了不少。
为此,陈志德指挥工人们直接就在火车站对石料进行第三次减重。之后,这块巨大的碑心石料坯最终减重到了94吨,这才将它给搬上了火车。
1953年10月13日,北京火车站人头攒动,大家都望着火车驶来的方向。
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一辆挂着专列牌子的火车缓缓进站。
火车站鞭炮声一直都没有停下,原来这就是载着碑心石的火车。
纪念碑顺利完成
很快,碑心石就被运往了天安门广场,在这里,施工队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精加工。
经过又一次减重之后,碑心石已经成功“瘦身”到了60吨。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却突然接到通知,要将碑面调转180度。
原来,在最终的设计方案中,纪念碑是按照中国建筑物坐北朝南的传统设计的。
但是在实际的考察中,才发现只有碑身正面与天安门面对面才更符合实际需要。这样的话,碑身正面就要朝北方放置了。
研究之后,陈志德连忙指挥工人对石碑进行对调的准备,万幸的是,碑心石原本的结构就是对称的,就算换了个方向,也不用拖延施工进度。
眼看纪念碑的修建就要完成了,又一个难题出现在大家眼前,虽然经历过多次减重,碑心石的重量只剩下了60吨。
但是要是想将它吊起来20米放在混凝土碑上,在那个连大型吊机都没有的时代,无异于天方夜谭。
为了顺利安装碑心石,兴建委员会向社会广泛征求解决方案。
最终,一位老木匠的建议被采纳了,其实就是像寺庙里吊大钟一样,在碑石上建一个土坡,然后再慢慢地将碑心石拉到土堆上进行安装。
陈志德在计算之后,还是选择放弃这个方案,碑心石经过几次敲打之后,只剩下了0.6米的厚度,万一在倾斜过程中发生断裂,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兴建委员会焦头烂额之际,首钢方面送来了好消息,他们有两台起重机,可以用来支援碑心石的吊装。
不过,这两台起重机也无法支撑起60吨重的碑心石。经过多名专家的讨论,终于确定了一个具体的安装方案。
为了保险起见,陈志德又有相同的石料做了一个缩小版的碑心石以及碑体。
经过多次实验,陈志德才相信这个实验的可行性,碑心石的吊装工作正式开始。
这天一大早,数百名各界专家都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等待着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八点半的时候,陈志德准时吹响了自己手中的哨子,吊装工作正式开始了。
在场人员紧张地盯着被吊起的碑心石,没想到,一阵西北风突然刮开。陈志德连忙指挥操作人员注意风向,防止碑心石发生晃动。
经过几个小时的忐忑,到了下午2点,碑心石才终于稳稳地放在了石槽内。
顿时,人群中发出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早已准备好的爆竹也被点燃。
直到这一刻,陈志德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的脸上也全都是泪水。
1958年5月1日,北京首都的50万名百姓早早地等在了天安门广场上,见证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的重要时刻。
从此以后,人民英雄纪念碑就雄伟挺拔地矗立在广场上,同附近的其他建筑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接受着人们的瞻仰。
参考文献:
共青团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里,藏着一个伟大真理!
工程建设与设计:陈志德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青岛日报:人民英雄纪念碑料石浮山采运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