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辞课程话西游记道德经
儒家文化的两个核心精髓是重农抑商与学而优则仕,这要求政府必须要有 强大的影响力,为此,我们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有效的行政官僚机制,其中的 官员选拔与培养体系也为西方国家所学习。但是,由于商业活动在传统文化中 是受到制约的,商人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因此,当我们把行政文化下的“领导 艺术与领导方法”放在商业组织中就碰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是用管理政府 的思维和方法来管理企业),这迫使我们去分析“到底什么是商业领导力?”
在传统上,中国管理者认为,影响力更多地来自职位,就如同家长对自己的 孩子天生具有影响力与控制力。这种看法在各类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 业的领导人那里是根深蒂固的。面对90后进入职场以及新的外部环境,尤其是 互联网企业的新的管理模式的冲击,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开始反思和学习 领导力。
无论是在商学院,还是在企业的培训课堂,最初传授的大多为来自西方的理 论和实践,很快这些东西受到了来自企业界人士的抵制,领导科学的教授们被讽 刺为不了解中国国情。描述一下其中的一个课堂现场,面对来自某委“中青班” 一代的管理者应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带着理性去决策。学员们大声喊道: “你思想有多深,领导就一脚把你踢的有多远。老师别叫我们有思想!”事实上, 在西方行之有效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特别是领导力这样管理中的软科学类,可能 在中国永远都不会有效。因为企业中的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期待、中国人 的生活方式等都与西方人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些被西方人珍视的某些价值观,在 中国人眼里是不屑一顾的。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呈现奇迹,从宏观层面看,那一定是靠着巨大 的市场需求;从微观层面看,则是依赖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而企 业这种可持续发展能力,最根本的是人——管理者与员工,靠的是他们之间的协 调能力不断进步。那么在开发或提升领导力上什么是最有效的工具呢?德国领 导力学院院长丹尼尔 · 皮诺认为领导力的提升就在日常工作的时时刻刻。其中 有三点更值得注意:第一,与员工谈话。没有什么能比单独谈话更能生动地体 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第二,建立反馈文化。直接给对方反馈关于我们行为的 信息,如果对性格或动机做出猜测而后形成看法,毫无意义。第三,矛盾管理。 企业中有矛盾很正常,而怎样解决一个矛盾却决定着员工的情绪和企业文化的 质量。应当将矛盾看作是文化的丰富,去坦诚地对待它,而不必害怕矛盾造成的 不利的后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