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悠悠千年,世上有几人逃得过名利权势的追逐?尤其是皇权的争夺。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都概莫能外。
1300多年前的那场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李世民真如后世所说,是为了自卫才发动的政变夺权吗?
从西安出土的李建成的墓志铭上,或许我们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2005年,李建成的墓志在西安被发现,后来墓志被盗,直到2012年,才被警方在破获其他文物盗窃案时一并追回。墓志现藏于西安博物院。李建成的墓志盖为盝顶形,志为方形,边长52厘米,高11厘米。这样寒酸简陋的墓志,显然与李建成开国太子的身份不符。而墓志上仅有55个字,更惊奇的是其中有一个字很明显的被修改过。经专家鉴定,是下葬前就已经修改的。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手笔。这块墓志可以说是唐朝玄武门之变现存于世的唯一实物,这55个字当中会否刻着跟现有史料不同的历史信息 ,从而能窥探出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内幕呢?而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是什么样的,李世民和李建成又是怎样的一对兄弟,最后为何会兵戎相见、至死方休呢?
01
李世民与李建成是同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李建成出生于公元589年 ,李世民则是599年,整整相差了10岁。他们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李建成身为唐国公李渊与窦夫人的嫡长子,自然是无可争议的唐国公世子继承人。父亲李渊对他寄予很高的期待,为了让他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从小就让他习文学武,李建成最终也不负厚望,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品行兼优。
而李世民从小天资聪颖,习文亦习武,尤其擅长骑射。
长兄如父,由于母亲的离世,李建成对相差10岁以上的几个兄弟都是颇为照顾的。这时李世民与亲哥哥之间,是兄弟手足情深的。李建成也不会想到相差自己10岁的弟弟,将来竟会是自己最大的威胁者。
随着他们的父亲李渊起兵反隋,这种情势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隋末 ,隋炀帝的横征暴敛引得天下群雄并起,都想要取而代之。雄才大略的李渊手下早已聚拢了一批得力干将,此时他见时机已到,准备发动兵变。在此之前他早已安排李建成到河东招揽天下豪杰 ,以备他日起兵之用。李世民则被他留在身边亲身指导。在好多影视剧中的李建成都是庸碌无能、心胸狭窄又贪财好色之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在唐朝的历史典籍中,对于李建成的历史记载少之又少。但根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还是能窥探一二。在建唐之前,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也是立下过不少战功的。
公元617年晋阳起兵之后的第1战西河之战,便是由李建成领兵,李世民为副手,一路上严整军纪,不允许军士拿百姓财物,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真可谓得了军心又得民心,百姓心服口服纷纷投诚,结果仅用九天时间便攻占了西河。之后,李建成再度拿下霍邑,并率部最先攻入长安。
在这期间兄弟两人还是很和睦的,一心为父亲打天下。
而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早在公元615年,隋炀帝杨广在雁门被突厥包围时就已经显现。当时16岁的李世民用虚张声势,假装大军云集的假象,吓退了突厥士兵,救下了杨广。而之后李渊刚到太原时,被高阳贼人魏刀儿所围困,是李世民率领一对精锐骑兵从万众敌营中救出父亲。他的勇猛和智谋,让父亲都震惊到了。
618年,李世民又打败了先后入侵的薛举、薛仁杲,而李建成在起义的后期一直到唐朝建立以后,他参与的战斗越来越少 ,都是固守后方,处理政务。
李渊称帝后,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李世民也因战功显赫被封为秦王。
02
此时李渊没有再让李建成这个太子在前线冒险,在李唐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的主要任务是逐鹿中原,而李建成则驻扎后方抵御突厥和刘黑闼。他曾几次与突厥开战。李渊起兵后,突厥依然不停骚扰后方,李建成多次抵御突厥,让李世民和窦建德、王世充等人在中原决战没有后顾之忧。在这期间,李建成手下已经延揽了一大批能士了。如:魏征、王圭、冯立、薛万彻等。
621年,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活捉窦建德, 逼降王世充,为李唐江山定鼎天下夺取了关键性的胜利。而这一战也被誉为是李世民的封神之作。
至此,李世民早已不甘心于只做一个秦王了。战场上的功绩让他在军中树立了极大的威信,同时他还一路结交了一批贤德之士,以此巩固自己的政治势力。他手下的精兵良将,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一干文臣武将,都是为了追随他成就大业而来的。只是这些人要么是落魄贵族,要么是草莽出身,比不得李建成身边那些贵族为主的太子府成员。虽然李渊又把李世民封为天策上将,可以自制官署,统管兵马,简直是权倾朝野了。但只有李世民上位,他手下的这些谋臣武将的前途和身家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李建成见自己的弟弟如此功高震主,又得到父亲如此的封赏,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便也不再顾及兄弟之情,他联合四弟李元吉,共同打压李世民。他一边挑拨弟弟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一边迫害李世民身边的谋臣和武将。房玄龄和杜如晦都被逐出了秦王府。随着政治势力、军事势力都不断被自己的大哥削弱,李世民集团与李建成集团已经到了鱼死网破,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而作为他们父亲的李渊,为了稳定新王朝,意图平衡各方势力,加上隋朝杨广夺位的教训,所以还是坚持立嫡长子为储君,并没有阻止李建成对李世民的各种打压。同时他也感到李世民不仅威胁到太子李建成,更威胁到了他的皇位。但因为他对李世民也是有所忌惮,所以一时未能收回李世民的兵权,而只能通过支持李建成对李世民进行各种压制。李世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处境以及必定要有一场殊死搏斗,于是早就在宫廷内外做了部署,运用他最熟悉的军事手段,在公元626即武德九年7月2日发动了玄武门政变,带着他的心腹死士埋伏在玄武门四周,一箭射杀了他的哥哥李建成,而后李元吉也被尉迟恭所杀,他的父亲李渊也被迫只能立他为皇太子,两个月后让位于他。
李世民在杀了他的两个兄弟之后,并把他们的子嗣也全部诛杀殆尽。手段不可谓不残忍。而且李世民还下令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名字从皇氏族谱中剔了出去。
李建成在玄武门身首异处的失败,固然是因为他的大意,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李世民的谋略和手段,更没有杀伐决断的狠心,因为他的谋臣魏征等都建议过他先下手为强,要赶紧先除掉李世民。可是李建成错过了最佳时机。
03
李世民登基之后,一心勤俭执政,励精图治,最终开创了历时23年的贞观之治。引领大唐走向了盛世辉煌。
在贞观二年李世民将李建成和李元吉都重新追封了谥号。并将他们安葬。在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又追封李建成为皇太子,李元吉也被追封为巢王。
据《唐会要》记载,李建成的谥号最先为“灵”,而后改为了“隐”,就是墓志上刻意改动过的这个字。从这里可以看出些李世民的心思。让后人失望的是这55个字的墓志刻的是李建成的逝世年份,以及下葬的时间地点,还有谥号而已。
“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于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乙酉朔十三日辛酉,葬于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据民间传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经常做噩梦,梦到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而无法安睡。后来是秦琼和尉迟恭给李世民站岗守夜,这两兄弟才没有再出现在他的梦中。民间也因为这件事情,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当作门神,把他们的画像贴在大门上祈求平安。
无论传说真实与否,可看出亲手诛杀兄弟的事在李世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从墓志上这个“隐”字可以想见李世民是有意要抹去这段历史,不想这段历史再被人们所提及。但从墓志上的称谓也可看出,他对自己的哥哥还是心存敬意,并没有故意要抹黑。
但是这个“隐”除了要隐去当时的这段历史,是不是也在隐喻李建成占了不该占有的位置呢?唐朝的开国太子的墓志铭上竟没有生平事迹的任何描述,足以证明篡位成功的李世民是要刻意淡化这段历史,或许他内心里并不承认玄武门之变是自己的过错 ,但是对自己弑兄杀弟的行为终其一生都无法释怀。所以墓志不做任何的书写,也说明他内心的矛盾纠结,他不愿否认自己继位的合法性,却也不想彻底摧毁李建成的历史形象,一直在权衡要给出哥哥一个恰当的政治地位,因此只好在模棱两可的态度中,留下无尽的猜想空间任世人去评说了。
玄武门之变是李氏兄弟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从表面上看,这场对决是李建成集团和李世民集团进行的斗争。实际上,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府开国功臣集团和李渊为首的大唐朝廷之间的对抗。
目的就是要逼李渊退位,夺取政权。只是李建成成为了这场皇权斗争中的最大牺牲者,真是令人慨叹人性在残酷险恶的政治斗争面前的血腥和无情 ,但通过这55个字的墓志铭,让世人感受到李建成其实并不像历史记载的那样不堪,而李世民也并非是长久以来人们固有印象中高风亮节、完美仁义的君主。
也有人说,他们都是被时代的潮流推着身不由己,没有那么多的是非对错,这是历史的必然,谁也无法阻挡和改变……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