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发布啦 0 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有被人铭记的陈独秀、李大钊;也有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或者是遭人唾弃的周佛海、陈公博两个大汉奸。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一个公然背叛我党且在共产党的创建中不容忽视的人——张国焘。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是创建时期第一批中国共产党的领军人物。

然而他为人刻薄,嫉妒心强,在毛主席优秀的战略意识和先进思想的影响下,他一直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将毛主席视为“对手”

在政治思想中,他与毛主席有分歧也有同感;在军事斗争中,他与毛主席“背道而驰”犯下大错。最后在他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中,彻底放弃了心中的信仰,最终走向背叛革命的的道路。

自此与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成为了真正的对手。

1976年9月9日,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也是新中国诞生以来全国人民最绝望的一天。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一天的凌晨与世长辞,结束了伟人的一生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而此时身在国外的张国焘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件事,而身在国外的他因为其特殊的身份与我国形势变化而备受关注。在主席去世的三天后,《伦敦时报》的记者在加拿大的一家养老院采访了张国焘,并且询问了他对毛主席逝世有何看法。

这位曾经的“对手”已经离去,二人之间有着许多的摩擦和往事。这些在国际上追求舆论热点的记者想要对此次采访“大做文章”,期待着张国焘会做出充满敌意的回答

张国焘沉默许久后,只是不急不慢地说出了十个字,让在场的记者都大跌眼镜。

毛泽东和张国焘的摩擦

张国焘出生于江西萍乡,是名门望族,家里有很多地,是当地的地主。条件的优越让他从小就接受着知识的熏陶,其父亲也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张国焘就曾多次与当地有名望的人讨论学术。他也非常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

上北京大学后张国焘便结识了老师李大钊,他将李大钊称作是“精神家园的导师”。李大钊是他走向先进事业的领路人,也是因为他才与毛泽东相识。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毛泽东和他相比,家庭就不一样了。毛泽东生于湖南湘潭,家中以务农为主,生活只能说还算过得去。但是毛泽东也算是个“草根知识分子”,以自学考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在1919年毛泽东来到北京,早就听闻有着先进思想的李大钊就在北京大学,毛泽东便拜访了他。

二人在交谈中,毛泽东就对李大钊的共产主义事业表示认同,而李大钊也为眼前这个年轻人的青年才俊表示赏识。于是在北京大学任职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毛泽东提供了在北大任职的机会

在后来成立新中国时,在北京的毛主席还感慨道:

“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

都是李大钊的学生,同在北京大学,有着相同先进思想的二人在李大钊的介绍下相识了。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李大钊对他的两位学生都很赏识,认为两人都是有志青年,必定会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出不可否认的贡献。他也希望二人能够相识,共同合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

然而,张国焘却不这么认为。当他初见毛泽东时,并没有去和他探讨“先进问题”,而是对他的满口湖南口音和寒酸的穿着表示鄙夷。只是在给老师的面子上与毛泽东握了握手,就转身和别人探讨问题去了,二人就没有了更深的交往。

两个截然不同的人都有着让李大钊赏识的才能,而两人也没有让他们的老师失望,两人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在中共一大中,张国焘参与了一大的筹备工作并且担任了大会的主席。在会上也对建党原则的错误上有了新的建议,保证了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成功。

而毛泽东也发动了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决心。

二人都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发光发彩,而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当时具有同等地位的的两人在后来竟然会成为“对手”

而二人的分裂要从长征以后开始说起。

背道而驰的战略决策

1935年6月,由毛泽东带领的红一方面军与张国焘所带领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

两军的胜利会师,大家都是非常高兴的,红一方面军在离开中央解放区后的8个多月,在这期间打了很多恶仗,装备也打没了,人员也打散了。

在出发时这只部队是一支超过8万人的部队,然而如今来到懋功时却只剩下了一万余人。而且这一万余人都缺乏枪支弹药,长途跋涉过后身上都是破洞,甚至是领导干部都是狼狈相。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是用些被人丢弃的毛毡做了披肩,头发也邋遢。脚上的鞋子都已经是充满了补丁,很多战士脸上的胡子都没有刮,其中就有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都留起了长须,用张国焘对他调侃的话来说就是:

“一晃8年,那时的翩翩少年现在成了美髯公了。”

这支让国名党魂飞魄散、听后胆寒的队伍,来到四川会师。他们站在一起和红四方面军一比,简直是天上的地下,用红三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幽默的形容这两支队伍为“叫花子与龙王比宝”。

那为什么两支部队会有如此的差距呢,除了红一方面军常年在外征战外,红四方面军的自身条件就非常优越,首先打仗的次数不多,所以军容整齐,其次本身就处在物质条件较为优渥的川南地区,发展也很快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在两军会师时,红四方面军已经是四支队伍中规模最大装备最好的队伍。

正是这种距离相差极大的条件,滋生了张国焘心中那种想一手遮天的想法,他在这种优势下变得非常敏感,自身军队军力的强大,让他萌生了“主人”意识,觉得自己可以在这群人中有一个“决策”的权力

然而这些一切都展现在了两河口会议上。

两河口会议主要针对未来我军部队应该去什么地方建立新的根据地而做出讨论,在会上张国焘就首当其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总共提出了三种方案,认为可以南下和北进,还有西进。西面以新疆为后方已经被否决,而对于南下和北进他刻意地扩大了南下的优势

与会的人员都听出了他的意思,他就是想要固守在这个地区,而且他就自身条件来看,他觉得面对蒋介石的部队也可以一战。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随后,毛泽东也进行了发言,毛泽东同志就目前形势和北进战略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向北发展不是逃跑,而是新的进攻。对这一战略有着独特的见解,面面俱到又有论证推理。在结束后,受到了会上的一致同意。

张国焘虽然也跟着鼓了掌,但在他的心里有一种被人无视的感觉。他的提议没人接受,而且就客观而言他的提议确实和毛泽东的相比有些差距。虽然在表面上他没有在意太多,但是在心里他将毛泽东的发言视作成一种“挑战”。

在这场会议过后,张国焘在场所有人的“逼迫”下同意了北上的策略。然而他的心中已经想好了如何反击的策略。

决裂的开始

事后,由于会上决定了统一指挥的策略,于是要将如今的队伍合并,成为新的红军队伍,准备北上。

而在这期间张国焘多次向中央提出自己领导权的归属问题,还在北上攻打松潘时故意拖延攻打的时机,只是为了自己能够站在军队的高层。

战场形势刻不容缓,在红一方面军的领导和中央的一致同意下,把军中的最高权力授予了他。而在此次争权事件中,毛泽东以战场形势为主,也一并同意了张国焘的要权,最终张国焘成为总政委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在任职后他还是对北上战略不满,依旧延迟进攻松潘。在他多日后同意攻打松潘时却已经延误了战机。国名党军队已经对松潘加强了防御,如今红军只能被迫绕路,走过人称“死亡”之海的草地,继续向北挺进。

为了成功地摆脱身后的追击,徐向前等人提议,将红军分为前后两路军,前军执行作战,后军为预备,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红军的战斗力量。对于这一决策,张国焘发话了。

他坚决否定这一战略决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想把现在的队伍分为左右两军,左路军由他和总司令朱德带,右路军则由曾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一起带领。原因时为了实现食物的合理分配。

中央方面怕造成和攻打松潘时延误战机的场面,最终还是采用了张国焘的提议。将红军力量分开后,张国焘就用各种手段脱离在前开路的右路军。因为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有着与毛泽东北上战略相反的南下固守的想法。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由于左路军的脱离南下,张国焘想要以最高政委的权力拉动北上的右路军,于是张国焘多次以左路军难以前进为由命令前方右路军部队,统一向南撤回。

但是,局势一直都是不允许向南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如果红军想要发展,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就只能北上,这还有机会与国名党继续作斗争,如果南下,那就是死路一条。

于是,毛泽东同志等人率领的右路军直接放弃了张国焘的“无端指令”,带领右路军一直北上。然而听到这个消息的张国焘却感到自己独掌大权的时候到了,与中央决裂开来。

张国焘的反党行为已经得到了顶峰。他组成了新的临时中央,撤销毛泽东同志等人的职务,而且开除党籍,公开通缉。

此后,两支队伍就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右路军坚持北上,左路军开始南下对国名党军队发起进攻。北上的右路军是为了保证党的长久发展做出的决策,南下的左路军则是张国焘为了证明战略对错的实验品。

张国焘的错误决定

左路军南下后,在四川一带长与国民党川军作战。由于当时国名党军内部腐败不堪,军纪不明等问题,让南下后的左路军屡战屡胜。这让张国焘信心倍增,多次发电向西路军炫耀情况。

然而,成也川军败也川军。在蒋介石注意到红军有大支队伍在四川一带活跃,而且在这期间还多次击败川军队伍,于是蒋介石立即派遣自己的嫡系队伍前往支援。而且在川军内部也开始整顿军纪,调兵遣将扩充队伍。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在数日的备战中,国民党的川系军队已经达到80万兵力,而此时由红四方面军组成的右路军只有不到20万的兵力。

于是在往后的战斗中,国民党军队以碾压之势对张国焘的队伍进行了打击。队伍越打越少,红四军当时十万余人的队伍,最终也只剩下三万。

在各种压力下,红四方面军的干部们也出现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们多次劝告张国焘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应该往北上了。而张国焘不肯妥协于毛泽东,宁愿再次提出往西挺进的办法也不愿意北上。

但是就目前的战场形势来说,西进的就没有发展的可能,不但要面临国民党军队的打压,还有面临恶劣的环境,如今部队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张国焘在面临重要的政治决策之前,都会变得懦弱不能够拿准意见,但是心中的偏执让他萌生了新的想法。坚定的革命之心彻底的动摇了,面对如今决策的危亡之际,他却动了投敌的念头。

此后,张国焘身边的将领接连的让张国焘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毛泽东的决策是对的,我们应该趁早北上追上中央红军的队伍。

一心将毛泽东视为“对手”的张国焘,见自己身边的将领全都站到了毛泽东的一侧,那一刻他才感到了真正的孤立无援,他心中坚定的政治信仰彻底崩塌。

过后他成立的临时中央被取消,事实证明他的决策终究是错误的,最终队伍决定北上。1935年10月,张国焘随队伍到达了陕北根据地。

而此时的他已经失去了他心中的“尊严”,虽然在根据地上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检讨,但是他的内心深处,投敌的暗示越发的强烈。

叛变革命

1938年4月,国共双方同时约定祭黄帝陵,而张国焘得到消息后意识到投敌的时机已经到了,他主动申请成为党中央的代表去国民党的地盘祭拜黄帝陵。而在祭拜期间他与国民党军官蒋鼎文在暗中有了联系。

时间到了4月4日这一天,祭拜结束后,张国焘登上了蒋鼎文的汽车,再也没有出现在我党的视野中。

来到国民党内部以后,由于他并没有对国民党做出过什么卓越的贡献,所以倍受蒋介石戴笠等人的冷漠。撤去了官职,收回了财产。

国民党的冷漠和背叛我党,让张国焘在中间处于难堪的地位,因此,只能够在国民党的内部苟延残喘,为生活谋取一些补贴。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到了1949年,中国解放前期,国民党再也没有了于我党进行内战的力量,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高层干部等将随蒋介石逃往台湾。而在这群人的名单中却没有张国焘的名字,张国焘惊慌不已,最终向毛人凤哀求了一番才得到了前往台湾的机会。

曾经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红四方面军的领导,长征时期的政委,落得如此的下场也是令人唏嘘。然而这一切却都是他自己所造成的结果。

尾声

来到台湾的他与妻子享受了非常短暂的欢乐时光,但是没有生活上补助的他最终只能带着妻子去了香港。

来到香港后二人靠着写《回忆录》的稿费艰难度日,生活上异常拮据。可是好景不长,《回忆录》的编写接近尾声,二人年纪越来越大。各种压力让他别无选择,最终只能前往儿子所在的加拿大养老。

加拿大对老人的政策比较优越,65岁以上的人都可以享受补贴,还可以住进免费的养老院,夫妻二人就在加拿大的一家养老院生活了下来。

197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了。当时记者来采访了张国焘,问他就毛主席去世一事有什么看法,他就淡淡的说了十个字:

“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也许在张国焘心里,他的时代,在他错误的引导出现失败的结果,后来叛变革命时就已经结束了,而毛主席是中国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一位伟大的领袖,在中国整个抗战解放时期,都是他伟大领袖的时代。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说了10个字

如今毛主席已然离去,是这个时代已经接近了尾声。张国焘这淡淡的几个字,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也是对自己的惋惜。

1979年的冬天,张国焘在养老院已经病重,在翻身时身上的被褥掉到了地上,丧失行动能力的他无力去捡。

第二天早晨,82岁的张国焘冻死在病床上,从此客死他乡。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80527.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