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系李佳琦芭蕾古典民族身韵课程 基本功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如果只知道某某物质各种形态、性状变化的临界点, 那么这与“塑造科学的思维架构”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根 据临界点的问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物质到了 一定的条件时,都可以发生性质变化,这个条件就是临界 点;推广到所有科学方面,包括社会科学,所有事物本身 及赖以存在的环境条件,在数量上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谓的“持之以恒”,既包括准备迎接临界点的积累能 力过程,又包括了创造临界条件的数量叠加过程。对于老 师来说,只要让学生们“持之以恒”,必然就会达到学习的 临界点而取得收获,这只是重复学生成长的事情。而相对 于孩子、学生来说,这是未来的事情,因为我们目前衡量 这个“持之以恒”的结果的,主要是分数。这样,学生就 把学习当成是枯燥甚至痛苦的事情,因为很多孩子不能理 解“持之以恒”到达临界点后所收获的喜悦。当然,我们 所说的这个喜悦不仅仅是升学就业。现在,把这个问题结 合前一章说的“科学意识水平”来解释。如果老师、家长 的“科学意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能够告诉孩子,大自 然和人类社会的所有事情都是有临界点的,随着条件的不 断变化,就会发生超出正常量变所认识的现象。就像水能 变成冰,那么“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歇后语,也是 可以推翻的。我们的学习过程也是同样的,分数和学历只 是在督促我们为“掌握科学”积累质变的“势能”。当我们 积累了足够的知识,会在某个时候达到一个临界点,那时, 我们的思维能力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我们的成绩、工作能 力以及对社会、对世界的认知能力,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层 次。所以,我们的学习过程,不只是一个背诵和解题的过程,而是一个理解的过程。这样的教育方法,确实需要一 定的艺术性,并要求为人师表者具备宽广的“思维域”。好 在关于临界点的材料,只要我们去找,完全可以信手拈来, 因为我们想找出一个没有临界点的事物,反而是很难的事。 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孩子就不会再为枯燥乏味的“持之 以恒”而苦恼了,因为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后,他们的学习 过程就比较容易由“被动”变“主动”了,成绩也很快会 上一个台阶的。这里很快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 老师和家长们都知道,不断地增加数量上的积累, 一定会 在质量上发生好的变化,因为这已经经过了数千年的事实 验证。但除了教育外,还有那么多的事物,未来到底是什 么样子的,是我们无法预见的。也有很多事情, 一些人为 它忙了一辈子,也不见结果。其实,类似于“持之以恒” 这样以量变到质变去达到一个临界点的做法,只是“临界 点思维”的初级阶段。很多人的思维一直停留在这个初级 阶段,所以才出现了“望穿秋水”和“碌碌无为”的情况。 当我们的思维再发展后,会欣慰地发现,事物的临界点往 往不只是一个;而改变事物某种性状的, 一般又是多个综 合因素创造的临界点。比如,水至少有三态变化,而在这 三态变化中,至少是由温度和气压两个因素造成的。我们 说的临界点问题,借鉴的是物理变化,如果是化学变化, 会更加复杂,其中的环境条件、催化条件也更加难以捉摸。 当我们的“临界点意识”到达一个它的临界点时,我们对 临界点的认识,也会发生质的改变。从只能发现和想到的临界点之后的 变化,并非都 是可预见寻找临界点新 条件,并不像 发现相对论那 样难单一或简单的临界条件,变成了可以从各个角度、不同方 向找到或者想出不同的临界条件。因此,提高寻找和创造 触发临界条件的能力,也是提高科学意识水平的一条重要 通道。
当我们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科学意识水平, 我们对事物未来变化范围的判断也将越来越准确。当我们 能初步判断事物在哪些条件下、应当发生什么变化时,我 们就能相对准确地创造那些符合我们意愿的临界点发生的 条件。“愚公移山”首先是知道“移山”可以达到一个临界 点,这个临界点是一个境界, 一个可以感动上天的境界。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应该说,不论哪个 “状元”,都经历了临界点这个人生的转折点。而作为这些 行业的佼佼者来说,大部分人在成为“状元”前,都具备 了较强的、能够初步判断触发临界点所需条件的能力,才 能由此下决心去努力,去实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