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园区 实现高质量发展

admin 4446 17
农业产业园区 实现高质量发展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农业产业园区 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场之星,安徽财经网()消息10月21日,记者从淮南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淮南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一系列中央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六个稳定”工作,全面落实“今年1-9月,财政收入8.03亿元,规模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亿元,进出口总额10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9.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1.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2.2%。

今年以来,淮南高新区全力抗击疫情,保障民生,为优质发展创造“硬环境”。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理念。第一,努力防控肺炎。在高铁口岸和高铁站口岸,建立体温检测点和观察室;辖区内的村(社区)、社区、养老院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立90个检查站。第二,努力调查。我们在利用好门到门验证、执法检查验证等传统方法的同时,还利用大数据资源,依靠专业公司和专业人员对大数据进行准确验证。第三,全力宣传。主干道沿线设置户外大型宣传牌,利用电子显示屏播放疫情防控宣传提醒。动员全区97名志愿者,在门店、住户发放、张贴宣传资料。利用区域门户网站、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疫情防控微信群等平台,及时更新和推送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第四,下大力气治病。在全市率先设立预检室、分拣室、观察室,让普通发热患者能够正常就诊,湖北海归能够分拣转诊。第五,下足功夫保证安全。加强防疫产品和日用品供应,充分保障防疫经费需求。对于隔离人员,按每户500元的标准,定期发放生活物资。

高新区将做出优化规划,布置新文章,绘制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准确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方向,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引导作用,努力构建以大数据产业为特色、以新能源、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第一,优化战略发展规划。系统总结和评价“十三五”规划和园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开展“十四五”规划和国家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细化专项发展规划。制定淮南大数据集聚发展基地新三年(2019-2021年)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大数据产业链图、园区循环转型实施方案、创新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第三,实施合作发展计划。积极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皖北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相关规划和方案,实施2020年河淮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和合作计划,推进合作共建工业园区。

农业产业园区 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立足于长期拓展平台和强大载体,打造优质发展的“桥头堡”。充分发挥高新区作为全市转型发展先导区的作用。第一,拓宽发展载体。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项目一期、江淮云产业平台、智慧谷科技R&D孵化平台、大数据展示中心、淮南互联网经济产业园一期、高新产业园一期和“双创”中心一期竣工并投入使用。我们将适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二期和云谷大数据产业园区建设。二是拓展创新的载体。已建立5个国家级R&D及产业促进服务机构、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7个博士后研究中心。支持安徽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启动“双创”综合服务中心二期、科技孵化器二期、大气院三期建设。三是深化服务载体。建成何玥街邻里中心,新开工三河中学、山南十一中、四中、七中,推进山南二中、山南九中、山南六中建设,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成立高新人民医院规划山南城市综合体建设,园区生活、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高新区不失时机地招商引资,储存动能,引进“新活水”,高质量发展。树立“发展第一,投资第一”的理念。第一,制造一个有利于企业的“洼地”。积极去合肥高新区、滁州开发区等先进园区,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出台《促进制造业发展若干政策》 《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试行)》 《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等政策,增强政策吸引力。二是为企业挂钩机制创造“平地”。建立全方位的企业直接投资机制,与东方龙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实行委托代理投资;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赴京、沪、深、合等地及时调研对接项目;探索“不开会招商”的新形式;建立滞投机制,收集、整理、跟踪企业信息。三是打造企业相关服务的“高地”。深入实施“四得一服务”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引进《人才引进培育扶持暂行办法》,建立《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实施方案》 《入驻企业问题清单》三台账,实时掌握企业动态,准确服务企业发展。1-9月,市外项目资金额亿元,省外项目资金额亿元;兑现招商引资奖励资金1万元。

高新区力求推项目,增后劲,强化优质发展的“主支撑”。以重大项目和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经济社会恢复和发展。第一,为项目努力。尽一切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年共规划各类项目194个,总投资92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75个,总投资508亿元,年计划投资72亿元;计划开工新项目78个,总投资177亿元,年计划投资47亿元;31个储备项目;共有14个谈判项目。第二种是用情感去争夺项目。深入研究中央、省、市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方向,力争将一批重大产业、重大民生等项目纳入中央、省、市重点项目和资金支持计划。同时,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交流和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第三,大力推进项目。E

目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建立项目推进现场调度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1-9月份,新开工智能终端制造、新能源锂电等重点项目16个,竣工项目8个,推进科技孵化器二期、高新产业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

高新区聚精会神育产业、激活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硬指标”。牢记产业是园区的“灵魂”,长久发展的“根基”所在,立足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加快推动重点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大数据特色产业发展,华东最大的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一期建成投用,累计引入客户2900余家(含云平台客户);总投资16亿元的云谷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安徽大数据数据交易中心获批筹建,计划今年投入运营。二是加快推进装备智造产业发展,万泰电子工业园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中国电科八所山南所区建成投用,中车瑞达淮南电机研发和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三是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优科新能源一期项目建成投用,安德丰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加速推进。四是加快推进智能终端显示产业发展,深圳贝可智能显示终端、深圳灰熊智能终端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五是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发挥智能终端显示产业关联效应,利用“双创”中心、科技孵化器二期等孵化加速平台,立足合肥等地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结合实际,错位招引、培育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六是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国家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集聚园区,入驻安徽专利信息服务(淮南)中心、中意征信等一批骨干企业单位,万茂中心、嘉华国际等高端商务楼宇加快建设,着力引进集聚一批科技、金融、信息、咨询等领域商务服务企业。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下一步,市高新区将发挥产业园区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园区的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

相关阅读

  • 淮南市新桥产业园规划 淮南高新区范围
  • 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 淮南高新产业园
  • 淮南一座产业园规划通过 谢家集 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顺利通过评审
  • 淮南互联网经济产业园智慧仓配项目淮南互联网产业园最新动态 仓储工程新建项目汇编
  • 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 淮南化工园区
  • 淮南互联网产业园最新动态
  • 微信新功能 微信一口气新推出3大功能 网友 太实用了
  • 淮南互联网产业园最新动态
  • 农业产业园区 实现高质量发展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8084.html

    标签: #淮南互联网产业园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