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到河南视察当地的水利工作。
然而,还没有等到这次视察结束,毛主席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当毛主席看清楚眼前的这个男人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按照毛主席对于他的印象来说,对方早在二十年之前,就已经失踪了!
毛主席此时非常激动,甚至都没有向陪同的同志多做介绍,就拉起男人的手走到了房子里,询问对方这二十多年,到底去哪儿了?
原来,毛主席面前的这个男人名叫毕占云,是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数不多的“爱将”之一。
甚至在毛主席写下的许多传世名篇当中,人们依旧可以看到毕占云的名字。
毕占云见到毛主席也立刻激动得难以自抑,他拉着毛主席的手,报告着这些年自己的经历和工作成果。
毛主席一边听着毕占云的话,一边点头微笑。
旁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两位“老同志”之间的情谊和默契还是丝毫未变。
那么,毕占云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心魄的故事,为何二十多年以来,毕占云与毛主席始终没有取得联系呢,而毕占云在毛主席的心里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明说:
一 军阀部队里走出的“红军将领”
1903年,毕占云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因为家里太穷,孩子又多,毕占云的家庭根本无力供他上学,甚至到了后来,他还要自己外出乞讨给家里“赚生活”。
无奈之下,毕占云只能去投奔了当时的军阀部队。
因为,无论怎么说,他的身体还算是村子里比较结实硬朗的,去参军当兵也总不至于被饿死。
好在毕占云参军的部队还不算太残酷,因此他还有了不少看书学习的机会。
在部队里,毕占云不仅跟着一些有文化的战友们学会了认字,还接触到了当时在国内流行的“革命思想”。
毕占云越是深入地学习革命思想,脑子里对于南方的革命政府就越是向往。
1927年,他主动从四川军阀部队跳槽到了“湘军”。
在“湘军”期间,毕占云因为作战的时候头脑机敏、敢打敢拼,立刻成为了长官们眼里的“好苗子”。
在他加入湘军的第二年,毕占云就当上了营长。
要知道,同一时期的朱德、彭德怀等共和国元帅也才只是旧军队里的团级军官。
所以,毕占云的优秀是大家所公认的。
不过,那时候的毕占云心里对于共产党人更多的是好奇,谈不上有什么坚定的信仰。
真正使他发生转变的是一次发生在他部队里的“小事”。
1928年,因为蒋介石和汪精卫陆续在各个地方展开大规模的所谓“清党”行动。
他们对支持革命的进步人士和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深怕跟“共产党”沾上关系,纷纷与他们划清界限。
但就在这个时候,毕占云却被有心之人举报“私通共党”。
原来,毕占云当时是国民党新八军第三师第八团第二营的营长。
在他手下的三个连长里,有两个人都在暗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秘密地帮他们获取国民党军队的情报,这样的事情让国民党的一些高级军官甚为恼火。
在他们看来,如果这两个连长没有毕占云的庇护,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地获得并传递情报。
这时候的毕占云几乎是有口难辩,所以他必须亲自审理这两个连长,以保全自己的“政治生命”。
接到师部问询通知的当天晚上,毕占云就提审了这两个“不识好歹”的年轻人。
毕占云坐在办公桌前,用冷峻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这两个人,然后淡淡地问他们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难道不知道现在在清党吗?
没想到,这两个年轻人面对毕占云的询问毫无惧色。
他们一脸正气地回答毕占云,因为只有共产党人才是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在奋斗,无论蒋介石还是汪精卫,他们都只是想当新的军阀!
毕占云被这两个年轻人的话吓得一激灵,不过他也知道对方说的是实话。
两人的话音落下之后,毕占云环顾四周,叹了一口气,将一堆现大洋拍在了桌子上。
两个年轻的军官还以为毕占云这是想收买他们,纷纷摇头表示拒绝。
谁知,毕占云却说,你们两个已经不能留在我这里了,就算我不抓你们也会有别的人来抓你们的,不如现在你们就拿着钱去投奔共产党的军队,这样做成全了你们,也不枉我们几个人之间兄弟一场!
两个年轻的军官被毕占云的高风亮节所感动了,他们流着泪接下了毕占云资助的路费,随后便于当晚离开了部队的驻地去投奔了红军。
不久之后,毕占云又奉命率领部队去江西“围剿红军”。
此时的部队里充满了厌战情绪,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都非常同情共产党人。
这时候,毕占云也实在忍不下去了,他干脆带领着部队投入了红军的队伍。
1928年10月,因为在作战中表现出的卓越水准和坚定信仰,毕占云在朱德的介绍下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了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二 毛主席带头改造“起义军”
因为国民党的部队历来就以乌烟瘴气著称,加上很多战士们都有情绪,一开始大家还是不太愿意接受毕占云和他的“起义部队”。
就连负责去毕占云部做政治工作的何长工都叫苦不迭,何长工多次向毛主席反映起义部队做起政治工作来太难。
而且,这些士兵们本身就没有理想信念,要给他们做思想工作。
很多人的心里还是处于一种抗拒的心态,这让我军的政工干部们着实吃了不少的苦头,但毛主席早就已经看穿了这些人内心的思想。
他拍了拍何长工的肩膀,表示自己可以帮他完成这个任务。
何长工听了以后喜出望外,连连向毛主席请教。
毛主席告诉何长工要用我党的特色去感染那些起义部队的战士,因为他们之前在国民党的部队里,没有体会过什么叫做革命的队伍,更没有想到过人民。
所以,何长工要做好他们的工作,就必须先帮他们建立信仰。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何长工好几个夜晚都没有睡好觉。
最后,何长工和毕占云一商量干脆将部队拉出去训练训练。
一方面可以强化战士们的作战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下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
经过何长工与毕占云的几番商量之后,他们把部队带到了我军曾经驻扎过的“江西省永兴县的三湾村”。
1927年9月,毛主席带领起义的部队到达这里,在这里,毛主席对手下的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从此以后,“党要牢牢抓住枪杆子”的理念深入人心。
毫不夸张地说,三湾村对于我们党和我们的人民军队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与现实双重意义的“圣地”。
毕占云知道自己手下的官兵们听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能够用他们听得懂的话对他们做着介绍。
毕占云告诉官兵们,红军是为了穷人打天下的军队,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了建设一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社会。
很多士兵都是穷苦人家出生,这样的话立马就激起了他们心里的情绪。
一瞬间,一把革命的冲天大火似乎在每一个人都心里被点燃了。
从此以后,这支军队再也不是一支特立独行的军队了,它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为人民而战”,它也真正地成为了人民军队的一份子。
在这支起义部队成功实现思想转变的背后,是毕占云和何长工的共同努力。
在随后的战斗中,因为毕占云优秀的作战能力,他很快就被党组织提拔为了红四军第二纵队的司令员。
随后,毕占云跟随者党组织四处出击,在闽东、闽西、赣东等地都打出过漂亮的战绩。
1931年,因为我党严重缺少高级军事干部,当年只有二十八岁的毕占云代理了红十二军军长的职务。
长征开始之后,毕占云奉命调任为红八军团的参谋长。
结果,这支部队刚刚组建不久,就在一个月后发生的湘江战役中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毕占云忍着伤口腐烂散发出的剧痛,一直强撑了下来,追上了红军的大部队。
然而,这对于毕占云来说还只是一段“苦难”的开端,往后还有更多、更大的挑战在等待着这位坚毅的红军老战士。
三 依靠“乞讨”走完长征路
长征路上,部队在过草地的时候,毕占云又一次与大部队失联了。
当时,国民党在附近的村镇里到处围捕掉了队的红军,毕占云忍着剧痛跑进了附近的一户藏民家里。
经过了一番困难的沟通和交流以后,这些藏民才答应暂时收留毕占云。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军警查得越来越紧,当地的藏民只能让毕占云尽早离开。
毕占云眼看着落到了眼下的这部田地,干脆一咬牙靠着讨饭走上了长征路。
因为跟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一路上毕占云只能靠着问路来确定方向。
那个时候,毕占云只知道大部队要往陕北走,可是他根本就不知道陕北在哪里。
后来回想起那段岁月的时候,毕占云的脸上总是充满了自信的微笑:那时候没有死也真是运气好。在那种情况下无论是饥饿还是严寒或者是国民党军警的搜捕,哪一个都能要了我的命。但是我就是活着找到了部队!
这时候的毕占云只能乘着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加紧赶路,到了夜晚就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一头躺下去。
有时候,他在梦里梦到自己找到了大部队,但是一觉醒来以后却又感到一种无助和迷茫。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他在一个城镇讨饭的时候,对方告诉他已经到了陕西,毕占云的眼睛里一下子窜出了希望的光芒。
对方告诉毕占云现在他已经到了陕西的省府西安,这里距离他要去的陕北已经不远了,对方见他实在是太可怜了,便资助了他几块钱的盘缠。
这样一来,毕占云在路上的生活才算是有了一些实质性的改善。
到达陕北根据地以后,同志们见到毕占云一时间都想不起来他到底是谁。
毕占云指了指自己蓬乱的头发,又拿出了一颗红色的五角星,可算是大致证明了自己的身份。
但是,因为我们党当时正处在组织架构改革的阶段。
毕占云的身份被有关部门的同志弄错了,包括毛主席在内的很多干部都不知道毕占云其实已经归队了。
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毕占云早就在长征路上“失踪”了,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他已经牺牲了。
可是,毕占云本人却并不知道这些情况。
他在随后的几年里又陆续在太行山地区参加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同志们都知道毕占云是老红军,但是没有人将他与当初那个在中央苏区敢打敢拼的毕占云联系起来。
就这样,时间在一次次斗争中慢慢地流失,毕占云也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继续在我军的队伍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 支前作战“立大功”
1946年,国民党大军向我军主动发起进攻、挑起内战,我军立刻组织人马给予反击。
毕占云被调到冀东军区担任主管后勤的副司令员,在这一个职位上毕占云的表现颇为可圈可点。
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轮番围攻下,毕占云硬是找到了一条向前线快速运送物资的路线,顺利躲过了轰炸、保全了大部分都物资。
1948年10月,毕占云突然接到组织上的调令,让他去中原野战军担任支前司令部的司令员。
毕占云是一个老党员了,对于组织上的命令他从来没有说过半个不字。
接到命令以后,他立刻带着随行的战士风风火火地赶到了任地。
毕占云多年行军打仗的直觉告诉他:我军很有可能要在这一带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型战役”。
不过,即便毕占云凭着直觉料到了“淮海战役”的发生,但他还是低估了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
次月4日,毕占云和支前司令部的同志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等着大战的开始。
两天以后,战斗正式打响,无数封前线的战报和物资清单像是雪片一样飞向毕占云的指挥部。
尽管毕占云在事先做了很多预案,但是真到了打起来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原来,按照先前的安排,战区负责支前的老百姓会赶着家里的牛羊车来帮解放军拉物资、运粮食。
可是,由于近几天来到天气变化,很多牛羊都被冻死在了路上。
这不仅让当地的支前群众蒙受了很多意外的损失,也让我军的补给面临着断供的危险。
毕占云当机立断组织了一批战士奔往后方组织运输工作,帮着老乡们运物资,无论如何不能再让老乡们受损失。
事实证明,在万分危难的时刻群策群力的能量总是无穷大的。
在解放军战士们与当地老乡的密切配合之下,人们想出了“用小推车运送物资”的办法。
一台一台的小推车穿过封锁线抵达前沿阵地,源源不断地支援着解放军的战斗。
后来,毕占云的事迹传到了淮海战役总指挥部的办公室里,陈毅还点名表扬了他。
“我们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由无数革命老区的群众用自家小推车给推出来的!我们永远不能忘了他们。”
在战役胜利之后,每每回想起这段时光,陈毅都会动情地对同志们说道。
当1949年1月淮海战役宣告结束的时候,经过我军相关部门的统计:
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在毕占云的领导下,我们的支前群众和战士共计向前线运送了1.5亿斤粮食、3.25亿斤柴草和三十多万副担架。
这样的“战果”放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战争史上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结束了淮海战役的工作后,毕占云被调到了河南的地方上处理军政工作。
在新的岗位上,毕占云从来就没有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如果不是有别人提起,他也几乎不会主动跟别人谈论自己在淮海战役期间的“战功”。
这样平静得日子一直持续到了1952年的一天。
令毕占云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年在红军时期给予过自己巨大帮助的毛主席居然来看望自己了!
五 隐姓埋名的“英雄”
1952年10月,毛主席一行人来到河南视察黄河沿线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黄河治水在我国一直都是全国上下的头等大事,万万容不得马虎。
然而,在建设工地上,毛主席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毕占云。
当他靠近主席时,主席眼睛瞪得老大,似乎不敢相信这些事情的真实性。
“你就是红八军团的毕占云同志吧?”毛主席看着眼前的人,眼神也变得有些恍惚不定,声音甚至都有一些颤抖了起来。
毕占云敬了一个礼,给予了毛主席肯定的回答。
而后,毛主席便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拉着他的手大声问他这二十多年,到底去哪儿了?
毕占云嘴唇早已经忍不住地颤抖了起来,此刻对于毛主席和毕占云来说,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表达出他们内心无比复杂的情绪。
毛主席只好拉着毕占云来到一旁的政府办公室里,仔细地询问他这些年以来的情况。
当天他们聊了很久很久,这两位多年未见的好同志终于又坐在了一起,其中的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几天后,毛主席结束了对河南省的视察工作准备返回北京,毕占云作为河南地方上的干部也到火车站参加了送行仪式。
看着缓缓驶出站台的火车,毕占云的心里五味杂陈,这么多年以来的革命战争总算有了胜利的结果。
他跟战友们这么多年的牺牲总算是没有白费!
1955年,我军计划对革命战争时期立下过功勋的同志们给予表彰。
毕占云同志因为长期以来信仰坚定、忠于革命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
看着肩膀上闪闪发光的将星,毕占云不由得响起了倒在历次战争中的战友们。
这颗将星不但是属于自己的,更是属于他们和全体革命烈士的,回家以后,他便将这套将军制服挂了起来,很久没有拿出来穿过。
1962年,毛主席对我国的民兵训练工作做出了全新的重要指示。
到了新工作岗位上的毕占云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内科学地训练民兵。
在毕占云的领导下,当年河南各地就培养出了民兵16.55万人,其中还有2.06万民兵骨干,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965年4月,由于在革命战争中落下的病根,毕占云不得不暂时离职养病。1977年,他的病情再度恶化,最终于2月27日在河南郑州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毕占云的一生看上去充满了传奇色彩,甚至有时候还会给人一种“武侠小说”的感觉。
但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革命战士。他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背后,都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和一条条年轻的生命。
在那个黑暗落后的年代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化作时代的火炬,为我们今天的人们照亮了一条通往未来的成功之路。
或许,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未曾留下过自己的面容,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名字都没有。
但是,他们身上那传奇而又悲壮的故事依旧会在这片土地上回荡和传颂着。
因为他们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最可爱的一群人,他们也代表了全人类最崇高、最炽热的理想: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懈斗争!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毛主席选集中提到的开国中将毕占云》何立波
《率颧雄义第一人》李晓龙
《在小土房里认识“蜀中战将” ——探访毕占云生平事迹展陈馆 》广安日报 刘莉华 邱海鹰 陈茉菲
《靠乞讨走完长征路的毕占云》杜先明
《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忆毛主席视察河南》边基石 龚怀东
编辑:浊酒
责编:林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