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兰有约
疫情影响下的生活,仿佛失去了往日的五彩斑斓,一切都变成了条条框框,两点一线的日子里,浪漫迎合着秋日最后一抹艳丽而真的渐行渐远了,远得让人备觉清冷萧瑟。
午后的小憩,在秋日的暖阳中绽放开来,若隐若现的丝带将我的长发盘起,画风之下的枝蔓,安静地等待着酣睡中的容颜,只为撩拨起过往的曾经,将丝丝记忆携刻在季节的的神韵里,呼唤出莲儿的落红,期待那个白衣胜雪的女子。
是我吗?但愿是吧!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江南,采莲的女子如此的娇羞。
唐代的吴越,因为经历了六朝文化的熏染,所以生成了浓厚的淳朴民风,这里小城真的不是很大,但却有着龙儿任意欢游的清溪千条,缓缓的,安宁的,依附在秀丽的山川怀抱里,懒洋洋的滋养着一方生灵。
一叶轻舟、一抹阳刚之体随性的顺势而来,将船头的悠闲散进密密匝匝碧绿地缀着小白点的菱丛里,呼唤出大片大片的绿色,紫色,靠近些,再靠近些,前方是什么样子,无数的美景,总是能激起人们的欲望,在此,看到了山山水水,却总是不能满足。
风吹过,十里稻花香,水深水浅的河道上,浪漫和逍遥终将红尘世界里的俗气涤荡得了无踪迹,融在耳边的是风的呢喃,水的轻柔,踏幽寻胜的过程或许是每个人心里的期待吧!一步一景中,“”朝飞暮卷,云霞翠轩,时光交替中,诗仙捋着胡子,行尽江南,来到了若耶溪,此时男儿的眼里多了些女子的倩影。不错,来到这里,此行的目的除过政治上的不得志,更多的是期待着一睹浣纱女的风情万种,体验一回西施惊世容颜。
如今的若耶溪,被今人称为平水江,江南真是水多。
九曲清溪自是风姿不同,各各都是独领风骚,就说这若耶溪,就有有七十二支流,自平水而北,会三十六溪之水,流经龙舌,汇于禹陵,然后又分为两股,一支西折经稽山桥注入镜湖,一脉继续北向出三江闸入海,全长百里,是绍兴市区境内一条著名的溪流,水来了,丰润了江南的每一处灵魂,女子更是“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富有诗情画意的若耶溪,更是让历代的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南北朝王籍的“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如此美景,让寄游在此的诗人有了归隐之心,唐代崔颢“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道出了江南水乡惬意慷慨的气息,让人流连忘返,而诗仙李白则是将女子的活泼娇羞浸在墨香里, 激活了江南的烟火气。
一场大唐的浩劫,改变了许多人的境遇,诗仙因此来到了这里,豁达的心胸卷去了永不再现的繁华,与其悲情于飘忽不定的人生,不如安乐于现实的当下。
来,看山川秀美……
来,看闭月羞花……
耶溪采莲女,佯羞不出来,此时的诗仙忘却了西施的惊艳,很快就被一位采莲女吸引了,这位活泼的女子缓缓的自溪流动,似云而舒缓,似川而涤荡,依荷叶而傍莲藕,是弱水幻化吧,所到之处,一片柔情,江南因为你而生辉熠熠。
烟波画船,这千条河道,揽着女子的天真烂漫,缓缓而来,四起的歌声与江面产生了共鸣,越发得让人生起快乐的情怀,河畔徐行,衣袂习习,千年江南一跃纸上,而我也在这书面的另一端,将江南的温柔一览无余,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或许就是这样的吧。
碧天里,星星依旧,纸页上的莲或许会越发的生动吧,未曾醒来,我打江南走过,虽有余温未褪,可我终究是错过了李白漫游至此的盛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