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难而正确的事,格力跻身全球芯片专利前十

发布一下 0 0

跨界做芯片的格力,以自主创新为中国CPU芯片从技术上打破国外垄断撕开了一个口子。

近日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全球CPU芯片行业技术全景图谱》,报告内公布了截至2022年9月全球CPU芯片行业专利申请数量TOP10申请人,分别是英特尔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高通股份有限公司、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微装置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苹果公司。

从这个榜单上可以看到,格力作为国内制造行业翘楚,在芯片领域凭借创新技术突出重围,杀入全球芯片专利top10。

做难而正确的事,格力跻身全球芯片专利前十

“格力要造芯片,即使未来投资500亿,格力也必须成功开发出芯片!”3年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公开表示。

3年之后,造“芯”者担当,格力实至名归。

格力造“芯”:做难而正确的事

去年以来,“缺芯”成为产业之痛,手机、家电、汽车、计算机等行业的缺芯潮,让芯片产业站在镁光灯下。格力造“芯”的故事也为更多人所知。

这一年6月,在回复投资者相关提问时,格力对外表示,公司在半导体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自研芯片,器件都得到了量产验证。格力实现32位MCU微控制单元芯片的量产,实现年产量超1000万颗,对格力空调产品和电器设备等核心零部件的搭载起到重要作用。

这一年年底,第十六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公布了由国内顶级集成电路专家遴选出的100款“中国芯”优秀产品,其中格力电器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芯片进入优秀产品名单,荣获“优秀市场表现产品”奖。

从产品获奖到专利登顶,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显示了格力造“芯”乘势而上,聚势而强。

芯片,是家电企业能否走向自立自强的命脉所在。长期以来,包括格力在内,所用的芯片主要依赖进口,不仅花费巨额成本,也一直面临着断供、涨价等挑战。

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家电企业能否在未来家电智能化浪潮中掌握先机,靠的就是芯片。不管是格力还是美的,如果造芯有所突破的话,对于他们保持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核心竞争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人造物巅峰”,造芯片难比登天。一款成功的CPU芯片背后不仅要求高昂的投入,还涉及整个产业链条的打造,要在市场上立足,还必须有能力建立完整的产业生态。

做难而正确的事。回顾格力造“芯”的历程会发现,格力有着清晰而深刻的发展逻辑。

早在2016年4月,格力首次披露了要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的消息。2018年,格力以10亿人民币设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标志着格力正式进军半导体产业。到2021年MCU芯片量产,再到拿下专利前十,格力的硬核“芯”实力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实力印证:自主创新是唯一出路

几年下来,作为破局者的格力,又是如何成为芯片市场上的一大领跑者的?

一直以来,对于发展国产芯片,产业界有着两种悲观论调:一是芯片难做,国内根本没有能力做起来;二是相比巨大的投入和难以捉摸的市场,芯片自己造不如“拿来主义”更划算。也正由此,向来信仰自主创新的格力作为“不懂行者”没少受到争议。

创新是一种能力,长期主义的创新则带来持续的竞争力。多年持续的研发和技术积累为格力构筑了自主创新的核心壁垒。作为格力电器旗下全资子公司,零边界公司致力于智能家居SoC(System-on-Chip)系统级芯片、工规级32位MCU(Microcontroller Unit)和功率器件的研发量产与质量把控。在芯片设计过程中,零边界坚持自主研发,发展中国自主的核心技术,以高质量追求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工规级芯片产品、打造精品芯片。零边界自主研发的工控类通用型32位微控制器/GM6601获得“优秀市场表现作品”奖,就是对其产品过硬的品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度肯定。

做难而正确的事,格力跻身全球芯片专利前十

专利申请是衡量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杀入专利申请前十,表明格力在芯片产业上的创新能力已位居全球领跑型企业之列。格力的实践也再一次用实力证明,想要走得更远、更稳,自主创新是唯一出路。

如今,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支柱型产业,各国都在努力抢抓时代机遇,中国更是首当其冲。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中国芯片相关企业的总销售额增长18%,达到创纪录的超1万亿元人民币。

面对新机遇,无疑需要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创新支撑。尤其是我国芯片产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迈向高端时不我待。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自立自强也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芯”有格力,自强如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8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