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内燃机“风起云涌”

发布一下 0 0

今年上半年,涉足氢能的上市公司业务进展如何?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布局进展如何?高工氢电整理出涉及氢能的综合利用、制取、储运、加注及关键材料和装备等领域的49家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和40家涉足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部件、下游应用、产线装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半年报,从这些公司披露的数据及进展或许可以一窥当前的产业生态。详情如下:


氢能综合开发利用


1、中石化(600028)


2022 年上半年,中国石化作为北京 2022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积极践行“洁净能源为冬奥加油”理念,致力于服务冬奥、保障冬奥、推广冬奥。中国石化为本届赛会火炬“飞扬”提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为赛时的清洁能源做好保障供应;积极推动油气及氢能供应站点的建设,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中国石化共建设4 座冬奥加氢站,累计服务各类冬奥车辆 1.26 万车次。


2、美锦能源(000723)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3%。


2022年作为公司氢能产业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公司全面启动“五个一”战略,已完成氢能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上游搭建氢气“制-储-运-加-用”产业链;中游搭建从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制造的核心装备产业链;下游全力推进六大区域发展战略,即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能源金三角、中部地区。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飞驰科技生产的燃料电池重卡累计上牌量275辆,以绝对优势居全国首位。截止报告期末,根据国家平台核算里程,飞驰科技旗下燃料汽车累计安全行驶里程已突破5000万公里;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氢能在建工程建设,秉承“强链、拓链、补链”的理念,继续完善氢能产业链投资布局。


4月,公司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美锦能源将在北京市大兴区规划建设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鸿基创能膜电极的规模化、工程化生产,翼迅创能燃料电池叉车、智慧运营平台、碳资产运营公司、美锦氢能碳中和研究院等。在大兴复制从研发—生产制造—商业化应用的“氢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持续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集群,支持大兴区成为京津冀城市示范群标杆。在山西省和青岛市两地, 立足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建设氢能零碳装备产业园,加快燃料电池整车及装备的布局和关键技术突破。截止到报告期末,公司在山西省已完成建设4座加氢站,已开工和计划建设加氢综合能源站有15座。


3、厚普股份(300471)


报告期内,新兴业务中氢能和船用加注设备业务规模较上期出现了较大增长;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厚普成功竞得“厚普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 用地,将稳步推进产业园项目建设;成功向西班牙出口加氢装备;由公司参与建设的郫都区中石油古城油氢合建站正式投运;由公司EPC 承建的山西鹏飞集团北姚鹏湾氢港项目也正式投运;公司还与四川大学联合中标“云南电科院 2022 年光伏氢能转化技术研究与装置试制项目”。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在氢能方面的研发力度。报告期内已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5MPa 氢气活塞式压缩机,并已小批量生产;目前公司低压固态储氢装备进入合金试生产阶段,低压固态储氢装备是公司基于钒基固态储氢合金技术,新拓展的储能产业路线;公司还开展了液氢流量计、液氢加氢柱、液氢真空管、 70MPa 加氢检定装置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以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4、鸿达兴业(002002)


公司形成氯碱、氢能双主业发展模式。在乌海市建设运营加氢站,生产和供应氢气、液氢等,为乌海公交公司运行的燃料电池公交、大巴等用氢车辆提供氢气及加注服务;建成并运营我国首个民用液氢工厂,实现液氢规模化生产和民用化应用,大大提高氢气的运输效率;拟建设“年产五万吨氢能源项目”,推进民用液氢产品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提高液氢、高纯气氢的生产能力,增强公司在氢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氢能技术突破方面,目前已设立广东氢能研究院和鸿达氢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拥有气态、固态、液态三种储氢方式的技术,大力发展氢能储能业务;公司与国内外知名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广泛合作,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法国液化空气等企业加强在氢能技术、装备与应用方面的合作;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制氢、储氢等领域不断巩固领先地位,现已申请相关专利 37 项。


5、粤水电(002060)


2022 年 1 月 26 日, 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人民政府、 江苏兴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投资氢电产业链内容主要如下:

1.设立 1 个国际院士未来零碳氢能科创中心。

2.建设 2 个碳中和氢电产业园(风光绿氢制储运加产业园和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部件产业园) 。

3.打造上中下游 3 个产业集群。

上游风光发电、 绿氢制储运加;

中游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制造;

下游绿氢及其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 建筑、 公用设施、军事、 船舶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4.兴邦科技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 全球环境基金、 中国科技部共同执行的“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 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引入乌海市。

5.乌海市人民政府、 兴邦科技和公司各方联合引进央企、 地方国企、 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 共同设立氢能绿色金融服务平台, 规划投资 20 亿元完善氢能产业金融服务体系。

6.氢电发展规划将紧扣一体化、 高标准分三年完成整体产业链落地, 预计总投资 168~188 亿元。该项目处于前期评估阶段。


6、中国能建(601868)


公司聚焦新能源等绿色低碳业务,充分发挥规划设计咨询和投建营一体化优势,上半年实现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 2,040.77 亿元,同比增长 116.61%,占公司新签合同总额的 38.3%。


氢能业务布局方面,签订了大连长兴岛、包头固阳等地风光氢储一体化投资项目,承揽了河北新能源尚义风光直流微网耦合电解制-储-输氢系统集成与示范工程、宁东可再生能源制氢等项目。上半年,公司风光等新能源发电收入人民币 9.30 亿元,同比增长 54.67%。


7、吉电股份(000875)


公司以能源供应为主业,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截止 6 月末,公司新能源装机 890.56 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 72.96%,新能源板块利润持续增长,对公司经营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在吉林省内,在推进大安化工园区千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基地项目、白城绿电园区千万千瓦新能源消纳基地项目、吉林汪清抽水蓄能项目、清洁能源协同供给示范项目、吉西基地鲁固直流白城外送风光热一体化项目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结合地方“十四五”规划目标,统筹中韩示范区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抢占氢能发展先机,促动吉林省能源产业及地方经济发展。


8、上海电气(601727)


在氢能领域,上海电气聚焦“制、储、加、用”产业链四大环节的关键核心装备。公司投资建设PEM电解水制氢工程验证及应用示范平台, 预计年末将完成大容量电解槽制氢测试工作,具备MW级制氢系统测试能力,并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园区内风光储系统耦合建成“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 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9、佛燃能源(002911)


在 SOFC、氢能装备制造研发、管道检测、窑炉热工装备制造与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研发及业务规划,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公司成功构建了以制氢加氢一体化站为“母站”、常规加氢站为“子站”联合运营的“母子站”模式。报告期内合计提供的加氢服务超过 1.4 万车次,加氢量超过 15 万公斤,并新建成第二座站内天然气制氢加氢一体化综合能源供应站—明城站;报告期内,组建 SOFC 专业研发团队,目前合作各方正在开展 50kWSOFC 系统架构优化设计、关键部件方案论证及关键部件(燃烧器、重整器等)的设计。


公司积极布局氢能高端装备制造研发领域,与中海油气电、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组成的三方研发联合体共同研发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250Nm³/h 撬装天然气制氢设备已率先在明城站应用,现已完成现场调试和交工验收。


同时公司在“隔膜式压缩机”与“液驱压缩机”两方面齐头并进,公司子公司佛燃天高进行超压超大排量隔膜压缩机领域的研发,并已在 250MPa 隔膜压缩机的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核心部件的制造和调试并开始整机调试工作,并启动 2000m³/h 隔膜压缩机研发工作。此外,佛燃天高隔膜压缩机制造基地已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落成,并于 2022年 2 月投产,第一期面积 3610 ㎡,年产能可达 300 台。在液驱压缩机方面,公司参股公司康普锐斯开展液驱压缩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不断探索氢能高端装备制造研发领域。


10、华电重工(601226)


公司结合自身优势,以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氢能高效利用为重点,努力打造绿氢制、储、用产业链条;以事业部、技术研发中心为氢能业务开发与技术研究的主要承载主体,开展包括技术咨询、方案策划、场景开发、 EPC 总承包项目建设、 装备制造、科研开发等工作。


公司承担华电集团“揭榜挂帅”和“十大重点科技项目”任务,成功实施泸定水电解制氢项目,推动包头达茂旗、青海德令哈两个项目落地,同时对多个项目进行跟踪,业务涉及市政交通、化工、冶金、分布式供能等多个用氢场景。


11、青岛港(601298)


积极推进氢能源综合应用,已建成港口首座加氢站,三台氢能集卡试点应用,为氢能源示范应用奠定基础。


12、九丰能源(605090)


2022 年以来, 公司按照氢能业务战略规划,积极推动与巨正源 PDH 工业副产提纯氢项目的合作, 并择机推进天然气重整制氢、电解水制氢等不同制氢方式项目的落地,实现在制氢领域的突破;同时,根据下游终端用户氢气需求情况,加强与燃料电池行业的紧密合作,甄选合适位置,加快加氢站或加气/油站改装加氢站的落地。


报告期内,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东莞市加氢站“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年)》,规划到 2025 年前,东莞市共建加氢站 29 座,公司参股企业中油九丰(公司持股 49%)所属分布在樟木头、塘厦、常平、东城的 LNG 加气站纳入东莞市近中期加氢站总体布局规划,实施类型为加氢站、加氢(加气)站或加氢充电综合能源站。


此外,公司将密切关注“川渝氢走廊” 政策的实施情况,积极推动森泰能源 100%股权收购项目,借助森泰能源在井口原料气、 加气站,以及四川区域低成本水电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筹划跨区域布局氢能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13、广州发展(600098)


正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推动氢能开发利用、进口燃机技术消化吸收、天然气水合物储运等技术研发,推进公司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台山光伏电站氢能示范项目预计9 月试产。


14、宝泰隆(601011)


公司已与中石油黑龙江销售分公司、哈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七台河市城投公司三家签订《氢能利用示范项目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各方将在氢能产业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包括氢能应用产业相关的制造、研发、建设、运营等;公司与中石化黑龙江省石油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以统一的资源整合优势结成共同发展联盟,共同推进黑龙江东部地区加氢站建设。


15、上海临港(600848)


上海临港作为临港新片区建设的主力军,主动参与临港新片区国际氢能谷建设,成立上海氢交易所,打造氢能产业基金,构建多元化氢能产业体系,加速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着力构建一批典型示范应用,助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16、迪威迅(300167)


公司持续推动公司技术储备和业务发展。截止半年报披露日,公司正式进入氢能源产业领域,大力拓展氢能源车辆运营管理及加氢站的业务。


由迪威迅子公司深圳迪威立方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投资,负责建设和运营的广州滘口加氢站已开工建设;其合作运营的氢能源自卸车目前已在广州地区陆续投入运营,后续公司计划建设氢能源汽车的运营管理平台,并陆续提供车况监测、运力服务、加氢服务、车辆位置服务、任务分配,双碳数据采集等数字化智能服务;


17、瀚蓝环境(600323)


能源业务 2022 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9.50 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32.41%,同比增长 39.57%。公司在建设运营 5 个加氢站(3.5 吨/日)及具备氢能环卫车应用场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固废处理业务与能源业务的协同, 2022 年启动在佛山南海建设一个设计规模年产约 2200 吨氢气的制氢项目,形成制氢、加氢、用氢一体化模式。


18、广汇能源(600256)


报告期内,公司披露了《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氢能产业链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0 年)》。本纲要规划期限为 2022-2030 年,是公司今后一个时期向绿色新能源转型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公司氢能产业链具体项目行动计划制定的基础依据。同时,公司加入了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绿能协同技术及应用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小组,并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书》,开启了制氢成本控制及交通领域碳减排应用效果的研究。


广汇氢能源产业链规划将充分发挥氢能同时具备能源供应和储能两重属性的特点,结合在伊吾县淖毛湖地区用能企业减碳的需求,以现有的化工制氢(“灰氢”)为基础,把新能源(风间带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绿氢”) 作为突破口,培育并带动制氢、输氢、储氢、用氢以及相关业务的快速发展。应用端逐步实现在淖毛湖地区的三个替代:用氢能重卡替代淖毛湖地区营运重卡,实现交通用能替代;用“绿电”替代工业园区内企业生产用电,实现绿色电力替代;用“绿氢”替代淖毛湖地区化工项目“灰氢”,实现化工用氢替代。


通过“交通用能替代、绿色电力替代、化工用氢替代”三条路径达到公司节能减碳目标。同时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在 2022 年先行建设广汇氢能示范项目,科学推进制氢、加氢配套体系建设,逐步培育形成具有广汇特色的氢能产业集群,带动新疆区域清洁低碳新型产业的高效发展。


19、蜀道装备(300540)


公司拥有制氢、氢液化、液氢储罐等专利,具备制氢、氢液化、氢储运及加注等成套装备的设计、制造一站式方案解决能力,具备了液氢加氢站装置技术和装备制造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氢能源装备技术研发创新,已与蜀道集团内光伏发电企业共同探索拓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绿氢、液氢储能等业务;公司与国内知名高校及其下属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 探索氢能源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车辆、分布式供能系统等交通应用场景的推广示范应用。


20、诚志股份(000990)


公司与 AP 合资设立的诚志空气产品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氢能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加氢基础设施产业投资、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研发等业务。


诚志空气产品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政府签订了加快建设常熟首座加氢站及区域投资运营中心的协议,该子公司将利用常熟区域优势加快建成样板式的加氢站。截至本报告期,新建常熟银河路加氢站项目已完成除安全竣工验收以外的所有其它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完成安全试生产审查及进氢调试工作,技术上已具备为燃料电池汽车正常加氢的能力。安全竣工验收完成第一轮专家审查,已申请复审。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和充装许可证工作也将在安全竣工验收完成后立即展开。


21、宝光股份(600379)


氢能源业务在报告期内以氢气制造为主,附带生产氮气、氧气、氖气、氦气等多种气体,产中游氢气储运,下游氢能源利用进军。在氢气储运方面,积极投入运氢管束车,增加氢气运输量和拓宽氢气运输半径,为公司氢气扩大市场销售提供了条件,为将来运营管束车队积累了经验。在下游氢气利用业务上,积极与本地区行业龙头企业强化技术合作,在稀有金属用氢、管道掺氢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2、中钢国际(000928)


中国宝武八钢富氢碳循环试验高炉三期点火投运,第三阶段低碳冶金技术试验进入了全氧煤气自循环的新阶段;EPC 总承包的八钢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项目和自主研发的烧结智能控制系统荣登《世界金属导报》 2021 年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要闻榜;零碳示范工厂——中国首套百万吨级宝武湛江钢铁氢基竖炉项目正式开工,打造首条集成氢气和焦炉煤气工业化生产的直接还原铁生产线。


23、兰石重装(603169)


氢能装备主要为制氢、储氢和加氢站装备。具体产品有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制氢装备、储氢容器、 加氢站用微通道换热器(PCHE)。报告期内,取得核能、光伏多晶硅、氢能等新能源领域订单 15.31 亿元,同比增长 165.61%,为公司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制氢


1、昊华科技(600378)


公司在二氧化碳捕集、碳资源利用、氢能制备技术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子公司西南院是全球三大变压吸附成套技术供应商之一。


报告期内,西南院签订了 20 万吨/年焦炉气制甲醇装置项目 EPC 合同、 合同金额 6.68 亿元,60000Nm³/h 天然气制氢项目 EPC 合同、 合同金额 1.6 亿元, 以及变压吸附制氢、制氧等项目合同金额近亿元;公司与三峡鄂尔多斯市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投资协议,拟成立内蒙古三峡亿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武威新腾格里生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亿利洁能(600277)


公司依托现有现代煤化工园区大规模制氢装置以及在制氢工艺、技术实践和运维管理的雄厚实力, 探索布局光伏制氢产业链。目前已完成单台套 1,000 立方每小时制氢装置气液分离系统、氢气纯化系统的工艺结构设计。具备配套压力容器和部件的生产能力,拥有电解水制氢全系统物料清单、电气设备的配置方案和测试方案。


3、隆基绿能(601012)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坚持推动业务创新,加快推进 BIPV、氢能和系统方案服务等新业务方向和布局;无锡氢能一期500MW产能项目在建中。


4、阳光电源(300274)


公司拥有碱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ALK)和质子交换膜(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两种技术路线,以及配套的 MW 级专用制氢整流电源、智慧氢能管理系统。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光伏离网制氢及氢储能发电实证平台,并携手中科院建成 PEM 电解制氢技术联合实验室,绿电制氢系统在吉林、宁夏、内蒙等多地光伏、风电制氢项目中得到应用。


报告期内,GW 级制氢设备工厂已经顺利投入生产运营;国内首套 IGBT 大功率制氢电源完成发货;智慧氢能管理系统成功上线,突破传统 PLC、 DCS 操作系统的限制,更好的耦合了风、光、储、网、水等资源,实现智慧管理;200 标方PEM 制氢系统产品成功交付至宁夏客户所在项目地;园区内氢能系统测试平台已完成建设,可满足大容量标方单槽或多槽对应一套气液分离和纯化系统的长时间测试需求。


5、金宏气体(688106)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3,008.8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19.41%,其中特种气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32%,大宗气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12%。


2022 年 1 月,苏州金宏物流有限公司与嘉兴氢能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金宏物流凭借专业的氢气运输能力,为托运方嘉兴氢能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专业的氢气物流服务。2022 年 6 月,与中车国创轨道科技签署氢能推广应用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交付一套现场制、储、运、加的撬装系统,保证氢能机车加氢运行,该项目拓展了公司所在氢能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形成了制、储、运、加的专业格局。


6、林洋能源(601222)


公司战略布局和培育氢能业务,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氢以及绿氢应用。全资子公司林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清耀(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氢能业务。


上海舜华专注于氢能核心技术和核心装备的自主研发,在氢能相关技术开发和应用有着丰富的经验。合资公司将基于双方在氢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协同优势,共同研发、生产、销售、运营和维护各种类型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因上海疫情影响,原计划上半年完成的电解水制氢设备样机推迟至下半年完成。


7、航天工程(603698)


公司紧跟国家重大项目、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在环保、氢能等产业开展战略转型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参股子公司航天氢能有限公司各项业务正常开展,气体运营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 该公司总资产为 138,938.00 万元,净资产 133, 276.98万元,营业收入 40,550.20 万元,利润总额 1,735.53 万元,净利润 1, 081.83 万元。


8、东华能源(002221)


报告期内,氢气实现销售约 1.22 万吨,收入约合 1.66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02%,PDH 扩张带来副产氢综合利用方式的扩展。


张家港基地:报告期内销售氢气约 0.42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17.34%。公司已与凯凌化工、易高生物、梅塞尔气体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氢气供应关系,同时与氢能源产业链相关企业成功打造氢能公交车运营生态圈,实现安全平稳运营,预计每年运力递增。


宁波基地:报告期内销售氢气约 0.80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79.39%。氢气充装站于 2021 年 11 月顺利投入运营,设计充装能力 8,000m³/h,目前国内第一。基地已与林德气体、万华化学、中海油大榭石化等企业建立稳定的氢气供应关系,同时规划与宁波市政府、氢能相关企业积极推进物流集卡氢能运营生态圈。


9、洪涛股份(002325)


报告期内,公司与深圳市凯豪达氢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凯豪达洪涛氢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司持有 85%股权,该合资公司主营制氢、加氢项目合作与制氢设备生产、销售。


10、金能科技(603113)


公司青岛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一期项目主要包括 90 万吨/年丙烷脱氢与 8×6 万吨/年绿色炭黑循环利用项目、 45 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 60 万立方米地下洞库项目。报告期内,公司青岛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一期项目运行平稳并顺利完成计划检修,通过一系列技改和优化,大大提高了装置运行效率,大大降低了产品物耗和能耗。


二期项目计划建设 90万吨/年丙烷脱氢与 90 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截至目前,二期项目已全面开展建设工作,计划于 2023 年第四季度相继投产。


11、航锦科技 (000818)


公司氢能业务来自于电解副产品氢气,具备高产品质量和低成本的天然优势。公司 3,000Nm³ /h 高纯氢压缩综合利用项目已于年内投产,目前从覆盖整个东北及华北北部地区范围看,氢气能源潜在需求旺盛。


12、三维化学(002469)


公司先后开发了“提高炼油厂苯乙烯脱氢尾气中氢气回收率的系统及方法”、 “炼油厂工业氢生产燃料电池氢的系统” 等技术,充分利用工业富产氢分布广、 产量大等优势, 将工业富产氢纯化处理,降低燃料电池氢气制氢成本及运输成本, 承接了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氢能资源基地项目、 格尔氢能科技(青岛) 有限公司氢能利用项目、 齐鲁氢能(山东) 发展有限公司一期氢能一体化项目等多个氢能领域总包或设计项目, 积极服务地方氢能产业发展。其中,青岛炼化氢能资源基地项目燃料电池氢气已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部分公交车能源, 有效减少了传统汽油车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等污染。


13、金发科技(600143)


为提高氢能利用效益,公司建设 8000 万立方/年PSA 氢气提纯装置,项目稳步推进,预计 2022 年四季度投产。


储运


1、中集集团(000039)


2022 年上半年,公司氢能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69亿元,同比大幅上涨175%,上半年累计新签订单金额约人民币 2.3 亿元,氢能业务的在手订单为人民币 1.7 亿元。期内中集安瑞科中标多个加氢站项目,与合斯康合资的车载储氢瓶项目 IV 型瓶及供氢系统的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


2022 年 2 月,中集氢能装备助北京冬奥实现“碳中和”,为冬奥会提供了如氢能储运装备、冷藏车和雪蜡车等相关重要装备;成立氢能小组和清洁能源基金,研究节能双碳政策和商业机会。


2、圣元环保(300867)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分布式光伏、海上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业务。氢能业务方面主要以泉州、厦门两地作为项目试点,已成立厦门圣元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及泉州有元氢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推进氢能项目产业化进程。


目前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一方面在厦门市湖里区投资建设氢能源研究中心实验室和氢能源装备总成项目,开展固态储氢材料研发,支持公司氢能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推动氢动力车船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公司计划在泉州市泉港区投资建设固态储氢系统活化及应用项目,利用石化产业园区的工业副产氢对固态储氢材料进行活化,并在氢气储存、运输等环节广泛应用。


3、致远新能(300985)


公司抢抓机遇,进行布局氢燃料新能源车市场。于 2022 年 3 月适时调整了募集资金建设项目,实施新项目“压缩氢气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生产线建设项目” ,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 3 万只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氢气瓶总成产能。


4、中国汽研(601965)


公司,聚焦氢能动力关键技术研究攻关,积极开拓氢能零部件市场,成功签订储氢系统业务销售合同,实现氢能业务新突破。


5、中复神鹰(688295)


压力容器领域受益于储氢瓶的需求增长,保持了25%的需求增速;目前万吨级干喷湿纺高强型碳纤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建成了万吨规模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新兴战略领域,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中材科技(002080)


创新孵化产业方面重点培育氢能储运等战略产业,目前年产2万只氢气瓶缠绕项目、年产1500只站用储氢气瓶在建中。


7、京城股份(600860)


IV 型瓶取得批量订单。氢能应用领域顺利完成冬奥会火炬燃烧和氢燃料车辆运行保障工作,氢系统收入较快增长。关键技术攻关扎实推进,四型瓶、加氢站、液氢储罐等在研产品取得阶段性进展。


加注


1、川仪股份(603100)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原材料、氢能产业迎来高速成长期。报告期内,斩获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氢能装置项目、广州知识城新南加氢站制氢装置项目等多个订单。


2、阳煤化工(600691)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旗下正元氢能总资产 501,985.51 万元,净资产 157,935.42 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56,548.17 万元,净利润 8,746.80 万元;公司旗下阳雄氢能(持股比例80%)主营加氢站的运营,截止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 5,211.88 万元,净资产 4,775.26 万元。


正元氢能拥有自主研发的等温变换工艺及节能型的 JR 低压氨合成工艺,其成熟可靠的设计和丰富的运行经验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正元氢能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其年产 6.48 亿立方米氢气资源将成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大的氢源供应商。


3、杭氧股份(002430)


报告期内,公司陆续取得锂电新材料、电子气、玻纤等供气项目及加氢站项目,实现了投资新能源、新材料及氢能领域的新突破。首个 6000kg/天加氢站项目成功实施,标志着杭氧首次进入加氢领域,对公司气体业务整体发展及气体应用市场拓展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材料及装备


1、凯立新材(688269)


公司主要从事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发与生产、催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废旧贵金属催化剂的回收及再加工等业务。在氢能方面,目前正积极推进新型有机液体储氢体系研发项目、高效清洁催化氧化技术及其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氢能专项项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铂炭催化剂的研究项目等。


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已实现公斤级批量试产,新工艺已经进入中试阶段;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处于小试实验阶段;开发的60%Pt/C催化剂在旋转圆盘电极中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公斤级放大实验,批次间差异性小于5%,公斤级生产的催化剂经过部分客户验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石化机械(000852)


上半年新增订货43.94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氢能、环保、化工、数字化4个新兴领域加快突破。氢能装备方面:成立氢能装备分公司,持续完善《氢能装备行动计划》,完成90MPa液驱式氢气压缩机和35MPa加氢机样机试制,建成武汉市第一座加氢站。积极开展制氢装备和供氢压缩机等产品研发,抢占氢装产业技术高地,打造中石化氢能装备基地。


3、江苏神通(002438)


针对国内快速发展的氢能市场,依靠公司现有高端装备,快速开发了高压氢气和低温液氢两种形式的氢能阀门,其中氢气阀门已经在国富氢能和中石化库车项目上成功运用。


燃料电池及关键部件


1、雄韬股份(002733)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三大品类。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7.02亿,同比增加17.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7485万元,同比增加196.19%。其中燃料电池实现营收4466.48万元,同比增长36.17%。


氢燃料电池方面,在氢能产业链上已完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目前公司参与氢燃料电池整车的研制与公告多项,同时公司已经在低载铂量催化剂、膜电极、铝制氢等各个领域自行投入研发,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亿华通(688339)


公司2022年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6,914.2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136.91万元,同比增长128.53%。


基于行业经验及前瞻性市场判断,公司提前拓展百kW 级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并积极与国内主流整车厂合作拓展开发客车、环卫车、牵引车、冷链物流等新车型,扩大了产品市场覆盖度,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公司最新发布的 240kW 燃料电池系统产品, 系统功率密度达到 757W/kg,该产品采用多项自主集成技术,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气、空、水、热、电等核心元素的高效协同控制,多项核心参数指标取得了重要突破,产品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统计,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全国发布 577 款辆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不含底盘公告),其中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 93款,位居行业前列。


3、东方电气(600875)


公司形成了氢获取、氢储存、氢加注、氢使用的氢能一体化方案,推动了国内首套 100kW 氢燃料电池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示范应用,已开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膜电极、高功率密度电堆及测试设备,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产品体系,掌握了产品批量生产、检测、质量控制及售后服务能力,搭载东方电气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两百余辆氢燃料公交车运营累计超过1400 万公里,各项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4、上汽集团(600104)


公司所属捷氢科技在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通过创新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并积极借助资本市场,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落地和商业化发展;捷氢科技启动第五代燃料电池系统技术预研工作。


5、潍柴动力(000338)


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是公司主要产品之一。目前已攻克大功率金属电堆设计及集成关键技术,开发首台大功率金属电堆;完成氢燃料电池 200kW 发动机功能开发,满足 49 吨重型牵引车高速工况运行需求;联合研制出国内首台、国际领先的 150kW 级氢燃料电池“三高” 环境模拟试验台;新能源试验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行业唯一一家同时通过氢燃料电池产品和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产品试验检测认可的实验室。


6、天能股份(688819)


公司已形成了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协同发展及氢燃料电池等新材料电池储备发展的电池产品体系。


报告期内,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系统、电堆为重点,加强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研究,提升技术开发水平,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扩大科技影响力。今年上半年,在系统开发领域,公司已完成 500(套/年)产能的中试组装线,自研的 T70 系统已通过强制检验。与此同时,年产 3000 套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江苏沭阳基地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


7、宗申动力(001696)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宗申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燃料电池的研发或销售方面实现突破,叉车氢能源动力系统已投入试运行;为加快公司战略转型升级步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向重庆宗申氢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宗申氢能源公司”)增资 5,000 万元人民币,增资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宗申氢能源公司 83.33%股权。


8、安泰科技(000969)


在氢能源业务孵化方面,安泰环境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生产线已通过 IATF16949 质量体系认证,将加速新能源领域业务布局,加大氢能相关业务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力度。公司还将加快高端工业过滤和节能环保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开展高通量膜扩产、永丰生产基地生产线提升优化等项目,继续推动股权二次融资,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9、威孚高科(000581)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3.22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8.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33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5.08%。


完成氢燃料电池全球能力规划及产能投资规划,制订 PEM 电解水制氢系统装备战略发展规划,开展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规划。完成电驱核心零件业务、热管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业务的战略业务产品规划,毫米波雷达业务发展规划持续优化。


全面推进氢能业务全球能力建设投资,完成对 IRD、 Borit 研发及扩大产能投资;氢能事业部与氢燃料电池合资公司相继成立,亚太地区能力建设加速;实施热管理系统及零部件业务投资合作,VH 并购项目有序推进;参与投资汽车相关领域产业基金,寻求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机会;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智能网联等领域,调研考察潜在合作项目,积极谋划合作可能。


10、力源科技(688565)


目前,公司已掌握氢能源发动机系统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产品商用交付,公司多款氢能源发动机系统已通过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


2022 年,公司已与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约定双方协同推进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积极推动在以(嘉兴、上海)市作为牵头城市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公司已向与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交付用于特种作业工程车的 100kW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由公司研发,由此使得氢能特种作业机车制造从核心动力到主要零配件全部实现国产化;2022 年 8 月,搭载公司研发生产的 HYPSR-04(7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一款由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入选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2 年第 7 批)。


11、北京科锐(002350)


报告期内,子公司北京稳力继续深耕氢能产业,共完成 4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开发,其中三款适用于 18 吨及以上载重车辆,已完成国家强制性检测报告;另一款适用于 2.5~3.5 吨氢燃料电池叉车,已完成叉车整车试制,处于路试阶段。


在 BOP 零部件开发方面,完成适用于以上 4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氢气引射器(2款)、水气分离器(2款)、两级离心式空气压缩机(3款),并完成 DV 测试。北京稳力参与北京市地方标准《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安全监管规范》的起草。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搭载北京稳力燃料电池系统的陕汽牌燃料电池牵引汽车,已完成工信部第 359 批公示新产品准入;北京稳力《“双碳”目标下绿色智慧氢燃料电池叉车一体化示范项目》已获立项,入选《北京市氢能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


12、华昌化工(002274)


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的产业环节主要包括: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技术及相关零部件(双极板、质子膜,以及相关材料等),氢燃料发动机集成技术及部件(如电机、电控等),氢燃料电池测试技术及设备。


公司子公司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氢能源相关拓展事项,工作按计划展开,平稳有序推进。报告期,交付 10 台辆(第一批)重卡汽车,并投入运营。2022 年 1月,华昌能源进行了一轮资本性融资。融资方案为:本轮资本性融资总额拟为 1 亿元左右,价格为 10 元/股;报告期,上述融资方案已落实到位。


2021 年 6 月,公司与南京大学研发团队合作设立氢燃料电池催化剂联营企业。目前,上述联营企业已投入运行,产品小试正在进行应用验证。后续,本公司将依托子公司-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着力进行市场开拓,在国家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及明年整体氢能源示范应用市场会有较大突破。


13、中自科技(688737)


公司正积极推进其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及量产落地。基于对贵金属催化材料的技术积累,成功开发出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目前正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及量产落地。


其中,氢燃料电池用铂碳催化剂已实现公斤级批量生产能力;公司参与的“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抗中毒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合成技术与批量制备” 的合金催化剂的开发也将在 2022 年底前形成百克级中试生产能力, 2023 年形成公斤级的批量生产能力,同时公司将完成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单电池中试生产线的建设。


14、百利科技(603959)


公司氢能业务主要产品为质子膜、膜电极,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整合的新一代以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PBI)为核心的高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HTPEM),与现有的质子交换膜相比,分子量得以较大提升,其机械强度、质子通道率、运行寿命均有明显优势。


15、纳尔股份(002825)


公司主要从事精密涂布业务领域的数码喷印材料、汽车保护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且通过子公司纳尔终能氢电有限公司从事氢能源核心零部件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公司膜电极产品正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氢能源电池核心零部件膜电极技术团队的搭建、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发工作。未来公司还将依托膜电极产品生产工艺与专业技术团队,实现有协同关系和效应的零部件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运营。


16、德尔股份(300473)


公司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三横三纵”战略,由日本子公司主导开发固态电池、膜电极产品。其中,固态电池产品应日本本土客户的需求开发的样品测试、匹配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为满足未来氢能市场需求,公司已在产业链前端关注膜电极产品的研发,重点开发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业务,该产品已开展试制工作并验证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以满足未来氢能市场需求,使其成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17、四方股份(601126)


正积极拓展电力电子技术在氢能应用场景的应用,提供制氢电源、燃料电池电源及全套功率产品和控制保护系统,中标浙江电网宁波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


18、欣锐科技(300745)


公司氢能与燃料电池业务的核心产品主要为大功率 DC/DC 变换器产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中卡、重卡等)和燃料电池机车等。其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专用产品DCF追求全球技术触顶& 小型化、集成化。单机覆盖60-250kW系列产品,额定输入电流可达800A,从独立应用到多合一集成应用。


19、安洁科技(002635)


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氢能源领域,切入新能源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对氢能源电池核心部件进行研发和生产。拟与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苏州安迪克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称,最终以工商核准为准),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2,400 万元,其中安洁科技认缴出资 1,320万元,认缴出资比例为 55%,将进一步加速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战略业务产业化进程。


20、大洋电机(002249)


公司在氢燃料电池业务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电力电子及软件集成技术和高速电机技术,重点聚焦氢燃料电池 BOP研发,包括燃料电池多合一控制器、高速离心压缩机、 DCDC、高压电子泵、氢气循环系统等。此外,公司持续聚焦氢能产业链上游,除投资嘉氢实业探索加氢站业务之外,公司计划在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方面进行产业布局,联合国内相关领域技术领先的科研院校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讨研发制氢项目产业化路径。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氢燃料电池 BOP 产品的市场拓展、新品研发和产品降本。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如下:


氢内燃机“风起云涌”


21、动力源(600405)


报告期内,公司稳定向国内外主流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及其相关企业批量供货。业务应用领域在燃料电池大巴、商用车、特种车辆等基础上拓展了重卡道路运输车辆、轨道交通、分布式发电、氢能叉车等应用场景,激活了向氢燃料电池业务发展的强大后劲。


报告期内,配置动力源空压机控制器的燃料电池大巴车和物流车服务北京冬奥会场所。空压机控制器第一代产品继续保持稳定批产。第二代 40kW 级产品完成了首次量产,并搭配氢泵控制器模块、高压配电模块覆盖了燃料电池供氧和供氢的集成化产品需求。第三代 70kW 级高速电机控制器目前已完成原型机设计,预计本年度 8 月份推广至市场。在此基础上,启动了面向国际氢燃料电池叉车市场的离心式空压机控制器业务和产品开发,驱动燃料电池应用领域的快速扩张。


22、亚普股份(603013)


公司主要从事储能系统产品、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公司目前推出的两款储氢系统产品均已通过型式认证,并投入示范运行,市场推广工作正在持续开展中;与宇通客车联合申报的 2022 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燃料电池汽车及关键部件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获批立项;公司“开天” 系列首款车用氢气减压阀—“开天锏” 研发成功,通过了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氢循环试验认证;35MPa 减压阀通过型式认证,已交付配套“成渝氢走廊” 储氢系统。其他关键阀类产品正在进行型式认证。


23、雪人股份(002639)


公司在掌握燃料电池空压机和氢气循环泵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加大对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系统核心零部件研发投入,研发出了新一代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报告期内,公司重点与食品冷链以及化工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团结协作,共同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


24、华培动力(603121)


在公司氢燃料电池板块,公司通过与控股股东合资设立子公司华涧新能源,积极布局氢能源产业链。华涧新能源是一家以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电子水泵和氢气循环泵三大核心部件研发、生产与销售,集控制器和执行器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报告期内,华涧新能源已成功开发燃料电池空压机及核心零部件,实现了从无油空气轴承到高转速电机等核心部件的自制,并在市场领先的头部客户端试用测试。


25、密封科技(301020)


在氢能领域,氢气循环泵用高速气浮轴承,氢气压缩机膜片等新产品已开始批量供货。在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产品开发方面,已基本掌握了原材料性能要求、极板表面处理、极板焊接工艺方法等关键技术。


26、金通灵(300091)


根据控股子公司江苏金通灵氢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氢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项目的 2022 年度建设计划,目前该项目的生产线装配即将完成,预计在本年度第三季度进行试生产。


下游应用


1、长城汽车(601633)


长城汽车现已形成从混合动力到纯电驱动再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全技术布局。在氢能产业方面,长城已完成氢能源产业链核心技术布局,并将建立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打造基于碳中和为目标的清洁能源体系。


2、广汽集团(601238)


基于自主燃料电池系统的广汽首款氢燃料电池车正在示范运营中;推进灵活燃料发动机技术研究,氢燃料发动机实现国内首家乘用车整车搭载测试。


3、金龙汽车(600686)


公司现已完成燃料电池公交、燃料电池大巴等车型的开发;专用车产品上,完成燃料电池翼开启厢式车等车型开发。通过构建燃料电池系统零部件测试平台,已实现系统装配质量在线检测,开展膜电极、双极板等研究,提高燃料电池系统自主集成能力、提升燃料电池系统和整车的匹配、降低燃料电池系统成本,构建燃料电池自主系统研发能力。


已建立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评价体系,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测试评价研究,完善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台架测试条件能力、完善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搭载测试能力,建立适合于公司使用的测试评价方法,建立特有的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测试评价体系,选型高性能、长寿命的燃料电池系统产品,为燃料电池客车的应用提供有效的试验测评。进一步深入开展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与整车的匹配技术、能量管理策略等关键技术研究,为燃料电池客车推扩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4、安徽合力(600761)


公司主持制定的《工业车辆用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规范》成功立项;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围绕智能物流、氢燃料电池、车辆物联网等产业链领域开展投资活动;实现氢燃料电池叉车批量化上市。


5、江龙船艇(300589)


公司加大新能源船艇的研发力度, 目前公司柴电、纯电动船艇已实现产业化,甲醇、氢燃料动力船艇已有技术储备。报告期内公司有多艘纯电动船艇和一艘氢能源船艇正在建造。


6、昇辉科技(300423)


2022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去年增长 9.67%,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公司正在氢能业务板块积极拓展,针对大湾区现阶段氢气价格高及应用规模整体数量较少的痛点,将以领先的制氢设备为昇辉新能源物流运营平台提供稳定、经济的氢气,降低下游物流平台的运营成本,推动应用规模的扩大,进而又带动制氢设备及氢能相关电气设备需求的增长,三块业务形成有效的协同。


(1)公司成立了氢能源汽车物流运营平台子公司,通过搭建运营平台推动应用规模的扩大,带动产业链上游燃料电池零部件及整车的发展。

(2)公司参股设立电解水制氢装备公司广东盛氢制氢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大规模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目前已成功下线 100 标方的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预计将于第四季度推出 1000 标方的制氢设备。

(3)公司成立了子公司佛山安能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昇辉科技现有电气主业,快速实现了氢能相关领域电气设备的生产制造能力,产品包括燃料电池 DC/DC,整流柜、控制器、 AC/DC 等电气设备。


7、海马汽车(000572)


积极向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转型,向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升级,陆续投放长续航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汽车等新产品;同时,对燃油汽车产品进一步提升节能降耗新技术应用水平。


2022 年 4 月 26 日,中国华能海南分公司在海马汽车海南基地建设的 4.6MW 分布式光伏项目宣布开工,这标志着海马汽车全产业链零碳排放汽车生态体第一个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启动。5 月 31 日,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投产,该项目由“绿电”制“绿氢”,可有效助力海马汽车由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8、永安行(603776)


永安行率先推出共享氢能自行车,主要向城市提供无污染、高效率, 高安全性的共享交通方式,今年还将向 C 端市场销售氢能自行车, 氢能自行车将采用换氢模式,既解决用户的加氢难题,又可避免充电的安全隐患问题。


燃料电池也是公司业务的一个发展方向,公司已经形成了小功率燃料电池的规模化生产线,为氢能自行车、无人机等小功率产品提供服务,同时开始布局大功率燃料电池产品,为商用车和发电设备等大功率产品提供服务,目前已经完成设计并进行小批量试生产。



产线装备


1、利元亨(688499)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氢能装备方面,正与国家电投继续深化合作;光伏装备方面,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光伏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已推出氢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的整线智造解决方案,从膜电极制备、双极板制造、电堆堆叠、发动机系统的组装和检测等多个关键工艺环节发力。


2、科威尔(688551)


公司定位于为多行业提供各类测试系统及智能制造设备,目前主要覆盖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氢能、功率半导体等新兴战略行业。氢能方面的产品主要服务于用氢侧燃料电池的相关测试以及制氢侧电解槽的相关测试。


公司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线主要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测试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系统、燃料电池 DC/DC 测试系统、燃料电池空压机测试系统、燃料电池专用直流回馈式电子负载、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测试系统、电解槽测试系统等产品;推出的 500W、 50kW、 500kW、 1MW 等多功率段的电解槽测试装备,已获得国内多个头部客户的订单。


3、先导智能(300450)


公司专业从事高端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在氢能装备行业,为燃料电池和电解槽的生产提供专用设备。


目前公司在氢能高端装备领域的技术水平、团队规模、业务体量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项关键技术获得了国家及省部级的多项科研项目奖项。在燃料电池方面,已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 PEM 电解槽方面,已和多家知名企业形成合作,近期更是和国外一流企业形成业务合作。公司在氢能高端装备领域将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保持领先优势,进一步拓宽氢能生产及测试装备市场,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4、先惠技术(688155)


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自动化装备和工业制造数据系统,正在开展大功率氢燃料动力总成装配技术研发,已实现自动化生产装配、自动上下料、精确定位测试设备的研发,自动分配以及输送物料实现水循环、气体供给、压力监控、数据显示一体化,技术水平国内先进。


5、联赢激光(688518)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激光焊接设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专业从事精密激光焊接机及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86,722,749.19 元,同比增长 88.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133,445.66 元,同比增长 186.94%。目前已完成氢燃料电池双极板高速焊接工艺的开发,进行市场推广并形成销售。


6、华工科技(000988)


制造领域不断延伸,着力打造系列自动化生产整线,包括氢燃料双极板焊接自动化整线等。氢能产品连续三年获得行业大客户焊接自动化线方案订单,打造新能源电池电芯顶盖自动化组装产线,并在国内多家客户投产使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8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