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发布啦 0 0

前言

“双枪老太婆”这个人物我们并不陌生,2006年拍成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传奇》在CCTV8台播出。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极有智慧且充满胆气的女子,抗日战争时期,在四川华蓥山一带打游击,取得了不少小战役的胜利。

然而影视化的内容,总是增加了很多艺术修饰手法,和原本真实的历史内容有不少差距。历史上的确个“双枪老太婆”,但她的故事可并非电视剧中那样,而且她的结局令人感叹,1950年被下令执行枪决。

生来苦难,却在苦难中长成一朵带刺玫瑰

“双枪老太婆”的原名叫洪文国,1881年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她家里条件不好,经常吃不饱饭,更不可能有闲钱上学,反倒七八岁的年纪就开始帮着家里干些农活。

洪文国长到十几岁,就出嫁了,嫁给一户赵姓的家庭。当时还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出嫁后女子随夫姓,洪文国从此就被人叫做赵洪文国。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赵家家庭条件也不好,夫妻两个算是门当户对,日子虽不富裕,但总归是和和美美的。两个小夫妻通过几年的努力,家里生活逐渐好了起来。赵洪文国富裕起来之后,对村里的乡亲邻里都颇有照顾,并在村中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赵洪文国生活的年代并不太平,接连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大事件。赵洪文国性格嫉恶如仇,深知国家的百姓求生艰难,甚至在内心深处埋下了对侵略者仇恨的种子。

日子一晃就过去好多年,赵洪文国的儿子赵侗都长大了,十几岁的年纪,正青春年少。在母亲的影响下,赵侗也十分痛恨侵略者,并总想着能驱逐侵略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挑起了震惊中外的柳条湖事件。赵侗和母亲提出要和侵略者斗争到底,并想着要建立村中的武装势力。赵侗的想法得到赵洪文国的认同和支持,赵家一家子联合部分村民组建了民兵组织。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他们首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经费支出,赵洪文国这时展现她独特的魄力。作为一个年过半百的女子,当机立断变卖了全部家产,为民兵组织筹措了第一笔经费。此外,她还将自己的家设为信息传递站和交通往来站,一心一意抗日救国。

赵洪文国有一副好口才,不仅自己投身抗日,还积极地游说发动身边人参与抗战。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拿刀拿枪一起战斗。

赵洪文国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敬佩的,在长期与日军游斗中,她也渐渐从一个鸡都没杀过的普通妇女,转变成枪法过硬的“双枪老太婆”。

没过多久,赵侗和赵洪文国的民兵队伍越来越壮大,和日军多有交手,经常缴获一些日军的物资。日军视这种民兵队伍为眼中钉,约定对其所在的活动范围实施围剿。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这次围剿在当地声势不小,日军派出了装备精良的专业作战部队,不仅抓获了赵洪文国一家人,还直接放火烧了赵家。好在日军的目的是问出其它民兵的位置,企图一网打尽,并没有直接杀害赵洪文国一家人,而是对他们进行了严刑拷打。

审问期间日军气焰嚣张,一言不合就用刑折磨赵家一家人。赵洪文国是个性格刚烈的女子,不论日军怎样用刑,都没有松口“认罪”,更没有吐露半点民兵组织的消息。最初几天,她甚至干净利落的反驳:“你们日本人跑来中国抢东西,还说中国人不对,污蔑中国人是土匪。我们如果是土匪,为什么不到日本去抢劫呢?”

经过无数次的严刑拷打,赵洪文国被折磨得伤痕累累,无力再回应日本人的问话,她只是沉默着受刑。日本人掌握不了确实的证据,也不敢随意把人处死。(毕竟还没爆发全面侵华战争,需要维持表面上的和平)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在被关押三个月之后,赵洪文国趁着哨兵换岗的松懈,拼死从监狱中逃了出来,并一路逃到了北平。到了北平,赵洪文国也并未想着过安稳日子,而是加入了北平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继续进行抗日活动。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赵洪文国在救国会中筹集了一批物资,亲自带人从北平秘密送到东北的游击队驻地。可惜很快北平城沦陷,赵洪文国只得迁往武汉。在武汉她又积极宣传当地人参军抗日,并成为他儿子所在的华北国民抗日军拉到200多人。

紧接着,赵洪文国和他的儿子赵侗干了件大事,还登上了报刊,受到了国内外爱国人士的关注,并开始和国民党、共产党接触。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赵洪文国和赵侗率领华北抗日军攻破北平的一所监狱,成功解救了监狱中关押的抗日英雄,其中有国民党,也有共产党。一时间赵洪文国“双枪老太婆”的美名广为流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本身知名度的提高是一件好事,有利于赵洪文国进一步招兵买马,更好地抗日。但赵洪文国却做出来一个错误的选择,断送了她和儿子的大好未来。

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八路军主动向赵洪文国和赵侗率领的抗日军伸出了橄榄枝。朱德和彭德怀亲自写了一封邀请信,邀请他们加入八路军。

赵洪文国和赵侗接到信之后,选择让赵侗带领手下的军队加入八路军,并接受了八路军的改编,成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本来一切都很顺利,队伍里的战士们相处也不错。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然而赵洪文国一次南下之行,改变了大好局面。之前赵洪文国和赵侗抗日打仗,形成了分工合作的习惯,一般赵侗主要负责打仗,张洪文国负责物资筹集和后勤。偶尔遇到重要的行动,两人就一起行动。

加入八路军后,这样的习惯却并没有变,赵洪文国南下,就是为了筹集物资和钱财。1939年春天,赵洪文国来到抗日大后方重庆,到处进行演讲以及组织募捐。

赵洪文国之前上过报纸,很有些号召力。一次演讲的时候,来了不少国民党军政要员,在下面很给面子,赵洪文国讲到精彩的地方,就会一起鼓掌喝彩。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冯玉祥也出席了这次演讲,演讲结束后,冯玉祥当面赞叹道:“句句英雄话,饿死男儿汉。”冯玉祥看到了赵洪文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起了拉拢之心,因此说话十分客气。

赵洪文国完成演讲和募捐之后,来到了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董必武热情地招待了她。在董必武看来,虽然赵洪文国没有加入共产党和八路军,但他儿子的部队编入了八路军,属于家属,已经是自己人了。

蒋介石这段时间正好在重庆,一开始他并没将赵洪文国的事情放在心上,但见共产党对赵洪文国极其和善,并热情招待。所以蒋介石也动了拉拢赵洪文国的心思,亲自见了赵洪文国一面。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蒋介石表面功夫一向做得好,见了赵洪文国之后,花言巧语称赞赵洪文国是“巾帼英雄”,比男子还要能干。此外还嘘寒问暖的关心赵洪国文的衣食住行和身体情况。

在蒋介石“糖衣炮弹”的吸引下,赵洪文国有些动心,但她行事一向沉稳慎重,并没有很快改变立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是丈夫的好助手,而且女人之间也有更多共同语言,宋美龄多次去探望赵洪文国。

蒋介石、宋美龄夫妻两个一同出手,赵洪文国在国民党享受到了极高的待遇,这让她一个老妇人受宠若惊,并逐渐迷失了本心,心更偏向了蒋介石和国民党一方。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与此同时,赵侗在八路军队伍中也出了事。赵侗原先是带着队伍自己单干,没有那么多约束,八路军队伍则有严格的纪律,必须要遵守。而且赵侗性格高傲,在某些问题上有自己的坚持,因此赵侗和八路军产生了一些小矛盾。

八路军的领导希望通过思想教育改变赵侗,但赵侗始终我行我素。党组织思虑再三,最终决定撤销了赵侗在军队中的职务。职务被撤销,让赵侗心情更加郁闷,而远在重庆的赵洪文国得知了儿子的情况,就写信叫儿子来重庆。

赵侗很快来到重庆,蒋介石很会做人,收到赵侗到重庆的消息,立马给他下了一道委任状,任命赵侗为“国民抗日军”的总司令。此外,国民党军队还给赵侗配备了电台、武器、人员。

国民党是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给赵侗提供丰富的物资,目的是为了让赵侗带着队伍回华北一带,牵制华北的八路军。1940年,赵侗带着蒋介石给配的人马,一路马不停蹄地向着华北赶。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哪知这一路并不太平,赵侗的人马在石家庄北部遇到了贺龙带领的部队。赵侗妄自尊大,以为有了蒋介石给的队伍和新式武器,战斗力一定很强,一定能打得过贺龙的队伍。

于是赵侗突然下令对贺龙带领的军队进行攻击。贺龙是谁啊?那可是八路军中有名的将领,打仗很有一套。贺龙指挥迂回回击,基本没费什么功夫,就消灭了赵侗带领的部队,赵侗也在战斗中被击毙。

聂荣臻后来听说了这事,闲聊时还对贺龙说:“你做了件好事,如果让赵侗发展起来,还不知道会惹出多少麻烦。”

抗战的事情至此就告一段落了,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

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矛盾无法调和,内战一触即发。蒋介石毫无和谈的诚意,表面上和共产党扯皮,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全面准备。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赵洪文国就是蒋介石众多准备中的一环,赵侗被八路军击毙,赵洪文国心中对共产党本就产生了不满,经过蒋介石的挑拨,这种不满升级为仇恨。

蒋介石给予赵洪文国高官厚禄,并任命她为“晋察冀剿共司令”。赵洪文国是个有能力的,来到华北之后,利用自己的名声威望和蒋介石提供的物资,大肆招兵买马,组建了三个团的兵力。

这三个团的兵力在华北和解放军对抗,双方大大小小的战斗不少。可是国民党逐渐败退,赵洪文国这三个团的兵力,在军队洪流中根本不算什么。

赵洪文国眼看着华北逐渐被解放军解放,她的队伍也越打越少,只好放弃军队,携着几个家里人逃往重庆。到了重庆,蒋介石又给了赵洪文国一份委任状,将她任命为“西南反共游击队第二路绥靖司令”。

赵洪文国再次见到蒋介石,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局势已经大为不同,她感慨万千接过委任状,并表忠心:“我一定会为党国尽心尽力,决不辜负您的信任。”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于是赵洪文国便又在川西平原组建队伍,打算配合蒋介石进行成都会战。赵洪国文有着丰富的组建军队经验,又有蒋介石的支持,很快收编起成都的一些残兵败将,组织起一支有四千多人的杂牌部队。

然而成都会战蒋介石军队惨败,三四十万军队被歼灭,主将宋希濂被生擒。赵洪国文眼见国军惨败,却依旧执迷不悟,带着剩下的武装力量,潜伏在成都周边,准备等待合适的时机发动叛乱。

当时中共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是贺龙,他得知了赵洪文国的情况,做出了指示:尽量采用谈判的方式,将这个曾在抗战中做出贡献的“双枪老太婆”争取过来,避免一个老人家走上绝路。

可惜赵洪文国没能体会到中共的苦心,反而冥顽不灵,残害了200多名无辜进步人士。中共派去谈判的10多名代表还被活埋了。这种残忍的作为让中共不打算继续容忍,决定彻底解决成都周边的匪患。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1950年,解放军驻扎了一些兵力在川西。2月,川西匪患爆发,赵洪文国趁机集结了一支四千多人的队伍,并向什邡县县城发起攻击。而且在队伍向县城进发的中途,不少被蒙昧的群众汇入队伍,最终竟形成了两万人之众。

幸好解放军早有准备,还没等赵洪文国的队伍达到县城,就被解放军击溃,很多普通的百姓四处逃窜。别看赵洪文国集结的人多,但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基本没啥战斗力。

经过几天的追捕,解放军终于抓获了赵洪文国,难题就变成了该如何处置这样一个特殊的“双枪老太婆”。抗日期间,赵洪文国确实有功,但后期也确实杀害了300多无辜的中国人,还抢劫过一些山村百姓的粮食和财物。

在上面没有给出最终的处理结果之前,赵洪文国被捕之后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解放军是仁义之师,对于一个老太婆,关押期间肯定不会太过为难。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军队中首长还特别关照:“一生活上给予关照;二全天监视防止自杀;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劝她写信让逃跑的匪徒自首投降。”

赵洪文国年纪大了,思想非常顽固,再加上之前因为儿子赵侗和解放军之间的矛盾,丝毫没有回头和悔改之意,甚至扬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蒋委员长。”

解放军为难,政府为难,附近的百姓可不会顾忌太多,尤其是有家属遇害的百姓,组织起来上书给政府,要求杀赵洪文国。

这件事最终只能上报中央处理,周恩来总理看到了上报的文件,心中思量着该如何妥善处置。周总理拿着文件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和主席大概说了一番事情的原委。

周总理先说了自己的意见:“主席,这事该如何处理?您拿个主意吧。赵洪国文这几年做了很多错事,但抗日期间功劳不小,可不可以给她一个宽大处理?”

毛泽东认真看完了手中的报告,沉思了一小会儿,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不可以,必须枪决,但一定要善待其家属。”

历史中的“双枪老太婆”,毛泽东指示:必须枪决,但要善待其家属

毛泽东认为赵洪文国犯下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功过相抵也要看情况,这种杀害上百无辜人士的罪行,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宽恕的。况且现在四川正在进行剿匪工作,不给当地人民一个交代,恐怕会影响剿匪工作。

不过赵洪文国的罪行,罪不及家属,而且对她的家属要好好照顾,也不能寒了抗日英雄的心。

毛泽东的最终指示尽显高明,不仅解决了事情,还化解了各方矛盾,维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生活中很多时候也是,一个决定不一定有对错,但很多时候已经是兼顾大多数人利益之下的最优解。

所以立场一定要对,只有和普通人民站在一起,才能有机会达到人生的彼岸。电视剧中“双枪老太婆”的故事,增加了很多艺术修饰,回归历史的真实面貌,就会发现人生际遇难以预料,也许一个选择就会影响一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8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