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唐朝诡事录》还有两集就大结局了,可卢凌风和苏无名还没有抓住那个土罗幻术师——沙斯,我也跟着他们一同着急啊!但莫慌,通过他们两人每天的走访摸排,尤其是苏无名的终南山竹林之行后,我觉得那位司竹监——王元通甚是可疑!他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的“沙斯”!那么为何又会有一个赝品“沙斯”呢?我个人以为这个假沙斯因为其长相和当年的真沙斯有几分相似,便被人找来冒名顶替、混淆视听罢了。
在世人的认知中,昔日的沙斯,就是一个幻术S手,只因天后执政,朝野上下有太多人不满其“牝鸡司晨”的统治,痛骂她篡夺了李唐的江山,所以,天后才会纵容她的男宠张易之等人成立了“控鹤府”,此府专门招收一些懂得歪门邪道的妖人异士,为天后将那些顽固分子斩草除根……沙斯此人,正是彼时的男宠张易之推荐给天后的得力干将,以致后来,沙斯在长安犯下累累罪行,连神探狄仁杰都忍无可忍,时任凤阁侍郎的王元通便和狄公一同反对“控鹤府”的设立。于是,天后一气之下,竟然把王元通贬为了“控鹤丞”,在那些男宠手下做事。
无疑,这是对王元通生平最大的侮辱,更是因这奇耻大辱而断送了他一生的仕途,在他心底,他会不恨天后和这李唐王朝吗?虽然如今已是天后的儿子当皇帝,但他心中的恨意却并未随着天后的寿终正寝而灰飞烟灭,曾经受过的耻辱一直在他心里铭刻着。所以,他要在这太平盛世里,唤醒沙斯,掀起一场魔幻的战火硝烟。
太平公主的野心
也许,沙斯重现,正合了一个人的心意,那便是当今天子的妹妹——太平公主。天后的这位小女儿是最像武后的那个孩子,比如:野心和对权利的欲望。她自认为,她的母亲和兄长们都可以当皇帝,为何她不可,她不甘心他日让侄儿登上帝王的宝座,她想像母后那样,当一个叱咤风云的女皇。
但是,我们再一思量,公主的这个想法太一厢情愿了。如果她果真得偿所愿了,结局又和当初的则天皇帝有何区别呢?哪个正常的男人愿意伴君如伴虎,孩子跟着公主姓,自己更不敢拈花惹草……显然,这是一件辱没尊严和丧失自由的差事,只有如张氏兄弟那样的男宠才会甘之如饴。而且,太平还要时刻提防着他枕边的男人觊觎她的权利,一不留神,她的李唐江山又得改名易主。
但被权利冲昏头脑的公主,她眼下焦虑的是如何走上帝位,不料,却因为卢凌风的出现,让她的大计搁浅,公主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亲情的可贵,比如,手足之情和母子之情,忽然,她就心慈手软了。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就干脆一箭双雕吧!
她明知身边的近侍韦风华是韦庶人之流,但她仍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来,韦风华确实对她忠心耿耿,从上回李约府上的天铁熊袭击众人可知,二来,公主也需要韦风华的祸心,她知道他对太子的敌意,遥想当年,中宗李显之妻——韦皇后,妄想效仿天后篡权,由此引发“韦后之乱”,是公主和太子联手起兵剿灭。由此,韦氏被追贬为“韦庶人”,韦风华的舅舅,被太子正法,所以,他对公主的忠心里依然包藏着祸心。
可此刻的公主,她有些清醒了,她不想被区区一个韦风华当枪使,但她依然命令韦风华和沙斯接头,履行当初行刺太子的约定。但下一秒,她就传信给卢凌风,亲口告知他小道消息,让卢凌风紧盯着韦风华就可以抓住沙斯,且不必顾忌韦风华是她的人,可格杀勿论!
公主这一招确实妙,既可除掉心腹大患韦风华,他确实知道得太多了,又可帮助自己的“儿子”立功,堪称完美。可是,或许大家都被这个沙斯给骗了,他不过是一个替身而已,估计也没几个人知道,真正的沙斯是否还活着,又藏身在何处?
王元通一句话揭露谜底
关于《沙斯传》的作者——王元通,前面我们说道,他在告老返乡之前,一直在“控鹤府”的男宠手下做事,他应该最记得沙斯的庐山真面目,他也是最憎恨“控鹤府”之人,可他为何还要写下这《沙斯传》呢?难道就是为了揭露沙斯的罪恶滔天吗?还是纯粹的只是称赞沙斯的幻术了得?具体内容如何,我也无从知晓。王元通以为自己用了一个笔名——钑镂子,世人就不会考证到真实作者姓什名谁,但他偏偏遇上了苏无名和卢凌风这两个心思活络的神算子。
二人很快就推算出了“钑镂子”正是终南山的司竹监王元通。苏无名去府上拜访他,希望从他那里得知一些关于沙斯的信息,当时王司监家中一派丝竹漫舞之象,好生惬意。既然他喜好舞乐,这一点和老相好贺兰雪可以对上,贺兰雪本是艺技,弹得一手好琵琶,难道贺兰雪一直在等的那个人就是王元通?那为何要把她写成沙斯的情人?王元通又如何会在书中把贺兰雪的容貌描绘得淋漓尽致,连左边眼角处的一粒红色泪痣都记得一清二楚呢?真是匪夷所思啊!
但《沙斯传》确实出自王元通手笔,里面的所有内容亦是他撰写,我看此书可改为《钑镂子传》更贴切,他写了那么多关于沙斯的传闻,可沙斯又在哪里呢?莫不是他欲借沙斯之名来复仇李唐?还记得,王元通回怼樱桃姑娘的那句话:老夫之志在云霄之上,非你辈可知。仔细想想他这句话,其实暗藏玄机,一个告老返乡之后又被返聘回来的老者,还揣有青云之志,由此可见,在眼前这片歌舞升平的安逸之下,或许隐藏着暗流涌动的野心勃勃。
当苏无名再问起书中的贺兰雪时,只见王元通的眼色有一刹那的闪躲,还借口道,关于贺兰雪不过是自己道听途说的罢了,并很快搪塞了过去。此处故意闪烁其词,进一步验证了我的猜测,此人正是沙斯背后的始作俑者。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主观猜测,我不是狄公弟子,只发表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和大家一同讨论这大结局的最后一案。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