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起跑,这是零跑汽车最开始的创立理念,如今时代发展的需求,新能源市场也迎来“大跃进”,零跑汽车作为“跃进”潮流中的一员顺势一跃跨进造车第一梯队。据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高达人民币63.32亿元,今年前三月经营亏损为10.72亿元,面对这样高额的经营亏损,零跑汽车的上市之路该作何选择?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员悍将,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跑汽车”)早在今年3月27日就已向港交所递表,拟申请港股上市。不过,9月9日下午有消息称零跑汽车的上市出现波折,或将暂停港股IPO进程。对此,零跑汽车对媒体回复称,暂停IPO的传闻系不实消息,零跑汽车赴港IPO进展顺利。据了解,零跑汽车此次IPO拟募集资金约40%用于研发、约25%用于提升生产能力、约25%用于扩张业务及提升品牌知名度、约10%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由此看来,零跑汽车将择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造车新势力港股上市公司。这一次零跑汽车能否实现“领跑梦”呢?销量已超蔚小理,或将实现领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身边的事物也在随之变化,从劳动力时代的马车,牛车代步,到工业时代的燃油车,再到现在科技时代的智能化电动汽车,汽车市场在一步一步的不断蜕变。成立于2015年的零跑汽车就是这新兴汽车市场中的一家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致力于为用户的出行和生活创造最大价值。据介绍,零跑汽车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具有全局自主研发能力的新兴电动汽车公司。同时也是中国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新兴电动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和技术研发的不断进步,也使得电动汽车投资金额逐年增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上半年我国电动汽车投资金额为827.1亿元。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乘用车消费市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除了前期的政策支持与补贴外,在油价不算稳定且越来越重视环保的今天,新能源无异于成为普通大众最好的选择。新能源市场发展到如今可以说是全面开花,慢慢新能源汽车被更多人认可,在市内代步相比于燃油车作为家用车来说更经济实惠,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与配套设施的补充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也更加乐意去接受和尝试配置更高的新能源车型。9月1日,从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布8月的交付情况来看,哪吒汽车的交付量为1.6万辆,同比增长142%,位列当月造车新势力新车交付榜第一位;零跑汽车则以约1.25万辆的交付量位列第二位,同比增长超179%;蔚来共交付约1.07万辆新车,同比增长81.6%;小鹏汽车共交付9578辆新车,同比增长33%;理想汽车交付约4571辆新车,同比下滑51.54%,零跑汽车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然而,放眼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零跑汽车就显得不那么突出。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国内电动汽车销量排名中,零跑汽车分别排第18和13,位置欠佳,市场份额分别为1.6%和2.2%。招股书位置欠佳。截至目前,零跑汽车已连续四个月创新高,确实为自己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如今,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不过黑马众多,零跑汽车能否通过此次募集更上一层楼?竞争力不足谈何长久发展零跑汽车自成立以来,一直自诩中高端定位,但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提到零跑汽车并不会产生“高端”的概念,说来也不奇怪,零跑汽车的销量绝大部分是由T03与C11所贡献的,这两款车也一直被网上所诟病,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虽然零跑汽车为打开市场让消费者熟悉品牌推出的车型从销量上看零跑汽车确实得到了他们预想的成果,但是过后却平平无奇,短暂的领跑就如同昙花一现。都知道昙花盛开时短暂而美丽,但又有多少人愿意去等那一刻呢?而作为零跑汽车销量主力军的C11和C01,也让大众对零跑的感官有所改变,C11是一款采用全新纯电平台所打造的车型,并且采用了后置电机的方式支持前后双电机。而C01也采用了相同的平台,只不过C01的定位比C11更高一个级别。零跑C01高性能版搭载前后2台可变架构油冷电驱,将电机、减速器、控制器高度集成,超紧凑设计可以满足整车对平置、倾斜的布置需求,并且尽可能的降低了重量。也使得从0到100加速仅需要3.66秒。这样惊人的成绩即便在高性能电动车当中动力水平依然排在了第一梯队。除了强劲的动力外,C01高性能的电池以及车身也是作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如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将电池骨架与底盘车身合二为一,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车身重量还可以提升电池包的强度。也让车内部拥有更多的空间。C01和C11的推出也算是为品牌正了名,从这两款车型也看出了零跑汽车是有实力能造出更好的车,但这个时候的零跑却再次出现状况,零跑汽车对比其他造车新势力在研发投入上略显不足,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零跑汽车研发投入分别是3.6亿元、2.9亿元、7.4亿元,三年累计不到14亿元。而同期蔚来研发投入分别是44.29亿元、24.88亿元、45.92亿元,几乎是零跑的4-6倍;小鹏汽车研发投入分别是20.7亿元、17.26亿元、41.14亿元;理想汽车在研发投入上也毫不逊色,分别为11.69亿元、11亿元、32.86亿元。由数据不难看出,零跑汽车并没有把更能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中,这不免让人猜想零跑汽车真的要做到“零”跑汽车吗? 虽然近期销量越居新势力一线,但这样的情况又能持续多久?如今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早已于之前大有不同,如果只是单纯的跟着别人的脚步去发展,那和如今手机时代的被淘汰者又有何区别,安于现状只能成为时代弃儿。竞争无处不在,零跑汽车如何实现真的“领跑”?亏损何时休?众所周知,从目前来看造车无异于烧钱,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零跑汽车也不例外。招股书显示,零跑汽车2019年至2021年,实现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医院和31.32亿元,而同期净亏损及经营现金流出主要由于产生大量销售成本及经营开支所造成。净亏损由2019年的人民币9.0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人民币11亿元,并进一步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2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48.47亿元,且呈现逐年扩大趋势。以2021年零跑汽车交付约4.37万辆新能源车来看,零跑汽车卖一辆车亏损达6.4万元。虽然目前零跑汽车销量可观,但是却频频遭车主维权,而且还是其王牌车型C11。今年6月25日,2022年重庆车展开幕当天,有零跑汽车用户手举“零跑新车当天黑屏,维修半个月,换两大部件,承诺退车又反悔”字样的纸张,到零跑站台维权。该车主称,她于今年5月27日提了一辆零跑C11,当天仪表盘黑屏,随后维修更换,“经销商推给厂家,厂家推给经销商,到现在一个月了没有解决方案。”甚至有一位浙江宁波车主投诉零跑汽车虚假宣传。车主声称,购买车辆之前,零跑C11宣传搭载的是中航锂电(后改名中航创新)的电芯,然而,一年后提车发现,电芯变成了欣旺达。还有零跑的交付也成为了其心头病,一直以来倍广大消费者诟病。零跑汽车为何会产生这种情况呢?招股书显示,零跑汽车的王冠车型T03和C11由其子公司金华工厂生产制造。金华工厂于2021年8月开始运营,产线目前的年生产能力为20万辆,2022年第一季度的利用率仅约为43%。值得注意的是是,零跑汽车预计将募集资金的25%用于扩展生产线。其中,15.0%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投资生产场地,以提升整车和电池、电驱、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规模化生产能力。约10.0%的资金将用于强化自动化生产能力,计划提升自动化系统及数字化运营能力,旨在进一步提升生产及供应链效率。在产能利用率仅四成左右就大手笔投资扩产,对于零跑来说是更好的选择吗?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领域,不仅有传统车企的加入,更有众多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公司纷纷入局。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2.47%。在乘用车总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另外有1046万辆将陆续建成投产,主要为新能源车。如此看来,如今零跑汽车不仅面临产能过剩的同时还面临亏损持续,在研发不足的情况下,零跑汽车想要实现持续性“领跑”恐道阻且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在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提出:“对于整车企业来说,应突出重点布局,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提高产能,合理布局运行高效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之道。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