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担心过,汽车发事故后燃起熊熊大火,车门却紧紧锁死无处逃生?
这不是杞人忧天,这两年新能源电动车碰撞后起火燃烧,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屡屡登上新闻。
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非常脆弱,碰撞,短路导致热失控后,会迅速且剧烈的爆燃,甚至只要几秒就能让全车陷于火海之中。
之前,某款售价高达百万,甚至要加价到两百万才能买到的油电混动“顶级MPV”,在一场碰撞事故后,全车包括尾门的所有车门,都无法顺利打开,而几分钟之后,车辆就开始迅速起火猛烈燃烧。
在这几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里,几名热心司机用撬棍,才勉强撬开了一扇形变明显的车门,救出了司机。
副驾则是被众人从窗中托出救走。
而车上剩下的那名生死未卜的乘客,迅速被大火吞噬,最终却永远的失去了等来救援的机会。
同样的,还有发生在某市区的一起车祸中,某款轿车在撞击后,同样出现了车辆起火,而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
这几起事故折射出的,其实是当下新能源汽车一个重大的“组合型”安全问题:
在电动车容易出现迅速起火自燃的特性之下,车门自动解锁功能的重要性,是否被厂商重视,并愿意提供更有效和安全的方案。
1
电动车起火为什么更加危险?
因为携带超大容量的电池组,一旦出现事故,电动车更容易起火,而且燃烧迅速猛烈,而且更加难以扑灭。
比如前段时间,明星林志颖驾驶某款新能源汽车时发生的车祸。
根据现场参与救援的目击者描述:
在撞击后,电动车马上就开始起火,人救出来不到五秒,火势已经蔓延到驾驶舱。
从撞击到起火,时间间隔非常之短,如果没有热心路人及时救援,车上的乘员甚至连足够的逃生时间都没有。
在另一起事故中,某款新能源汽车在遭到侧面撞击后,也是当场就燃起火苗:
除了燃烧快,新能源汽车更致命的一点,是一旦电池开始起火就很难扑灭。
而且非常容易导致“爆燃”的情况,给消防和救援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问题的根源还是“电池”。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主要采用的两大技术路线,就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尤其是传统结构的三元锂电池,大家可以看一下下两种材料的穿刺试验对比视频。
三元锂电池的汽车一旦自燃,起火极快,甚至还可能出现爆燃的情况。
就算是安全性更好的的磷酸铁锂电池,同样也会出现自燃的情况。
比如前段时间,四川一车主刚提的新车,用的虽然是磷酸铁锂电池,但在路上正常行驶的过程中,突然冒烟,随后开始起火燃烧。
除了燃烧快,锂电池内部还拥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氧化还原环境,就算隔绝空气、埋到土壤里,电池依旧会发生剧烈的反应。
而且,当“热失控”发生时,一个电芯失控放热,往往也会导致相邻的其他电芯同样失控,最后整个电池包里的电芯可能都想“勇闯天涯”。
因为这种失控的链式反应,“扑灭电动车火灾”也成为了目前世界性的一个消防难题。
想要控制锂电池火灾,相对有效的方案,就是“用大量的水给电池降温,让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
这里也要跟大家着重强调一下,如果车辆的锂电池起火,普通家用泡沫或者干粉灭火器是很难起到作用的,甚至可能有反效果,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尽快撤离。
因此,新能源汽车一旦出现燃烧的势头,车门这条逃生通道,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但是,目前的一些车企是如何做的呢?
答案是有,但不完全有
回到开头某型号汽车事故后车门锁死的事件。
我查阅了该型号汽车的车主手册,发现厂商在第41页就标明了:
在安全气囊展开的情况下,所有车门都将解锁。
但是,在第103页的追加解释中,手册中又说根据撞击力度和事故类型的不同,该系统可能不工作。
也就是说,这个功能的可靠性,说了和没说一样,有了又好像和没有一样。
那么,自动解锁功能到底是不是强制要求的呢?
根据国标《GB20071-2006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规定:
在碰撞后,不使用工具的前提下,必须保证能够打开足够数量的车门,让乘员能够正常撤离。
在前言中,这条要求属于强制性规定,是必须执行的。
但是回到现实的事故中,我们又会发现,很多汽车在事故之后,车门依旧无法开启。
像这次出现严重事故这款MPV,即便没有发生大的碰撞和变形,车门自动解锁,甚至钥匙解锁,都发生了故障。
而普通消费者,很难事前发现这个问题,而一旦出现事故,就已经晚了。
其实不论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事故后能否顺利开门,对于逃生和救援来说都非常重要。
电动汽车发展到今天,因为采用新的能源,新的机械构造,就注定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
这就需要相关的车企,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这个安全问题。
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迭代的过程中,不断的去重视其中的安全隐患,用更新的安全标准去规范车企的生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