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双十一,不仅是电商平台忙的热火朝天,物流公司也迎来了一波新的挑战。
国内快递业与电商行业可以说是同时发展起来的,电商的兴起带动了快递行业的繁荣,快递行业也给电商平台提供了更重要的保障。
目前我国快递行业除了邮政这枚“定海神针”之外,还有四通一达等“民间”快递公司。而这些民营的快递企业中,最有标志性的非顺丰莫属了。
顺丰给大家最印象深刻的热点就是快,很多人使用顺丰寄送物品就是图一个快。当然,快的基础上价格也不低,这也导致了顺丰的服务人群主要是高端用户和上班族。
一开始,顺丰凭借差异化打造了独特的品牌定位,也让顺丰在一时间内火遍全国,鼎盛时期的顺丰也理所当然地敲钟上市了。但是在去年,顺丰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蒸发了超2000亿的市值,这也让众多用户担心顺丰的发展。
未来的顺丰会发展成什么模样,也要看公司的战略与部署了。
1. 从小公司到物流帝国,王卫的创业史
王卫于1971年出生在上海,原生家庭是一个高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从事教育工作。在7岁那年,全家人迁往香港,自此改变了王卫的一生。
那时的香港比上海繁华的多,满大街的汽车商店,各种没见过的新鲜玩意,都让王卫感受到了浓厚的商业气息。
但是在搬去香港之后,王卫的父母一直找不到工作,甚至连他上大学的学费都拿不出来,于是懂事的王卫决定辍学,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外出打工赚钱。
起初,他在自己的叔叔手底下学习印染工艺。到后来香港回归之际,很多香港人都开始去内地赚钱,几乎有8万多家制造工厂将厂址转移到了大陆,珠三角地区和香港之间经常会有货物往来,催生出了很多辗转于两地之间倒卖货物的小贩。
王卫跟着叔叔利用这一优势,为朋友捎带信件与货物,在其中赚了不少钱。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王卫在其中敏锐的捕捉到了商机,决定专门来做码头收货的生意。
1993年3月,一家名叫顺丰的快递公司在广东顺德正式成立。
在创业前期,王卫只有借来的10万元启动资金,日子过的十分艰难。当时团队加上王卫只有六个人,他们每天凌晨就开始干活,拉着拉杆箱背着背包走街串巷,奔走于香港和广东两地运送货物,每天早出晚归,连休息的时间都不够。
随着经济的发展,内地的经济也在90年代末期迅速发展,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往来络绎不绝,王卫的顺丰也凭着超高的性价比,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一时间里生意异常火爆,很快就赚了一大笔钱。
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王卫也不想局限于珠三角地区,于是在一番斟酌之后,他将顺丰推向了全国。
但是后来顺丰的加盟制产生了很多弊端,于是在王卫的带领下,公司完成了加盟转直营的改革,在这之后也开始了高速发展。
到了2003年,SARS席卷我国,人们只能待在家里,大家也开始接触网上购物。快递业务量猛增,物流业迎来了春风,王卫也在这时候瞄准时机,成立了航空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自己飞机的民营快递企业。
在2006年,顺丰在国内就已经拥有了2个分拨中心、52个中转场,拥有2000多台干线中转车辆以及 1100多个营业网点,已经建立起了非常庞大的物流体系。
2010年,顺丰利润额已达到130亿元,仅次于中国邮政。
后来在2017年,顺丰敲钟上市了,上市第一天就以2310亿元的市值成为深市的第一大市值公司。
从1993年到2017年上市,王卫用了24年的时间。
2. 顺丰经历“大滑坡”
快递业在运输基建和电商行业的催化下,也经历了“热火朝天”的十年。
据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快行业业务量仅为23亿件,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就增长到了833.6亿件,十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43.19%。
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触顶,经济持续承压,快递行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业务量触顶的挑战。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为1083亿件,同比增长29.9%,对比几年前50%以上的增速,已明显放缓。
而事实上,顺丰的品牌定位一直都是高端市场,这也导致顺丰的市场占有率只有不到8%。而且据顺丰的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顺丰寄件量增速仅为8.54%,低于行业平均29.5%的增速。此外,顺丰最核心的时效件营收仅增长4.02%。
今年3月,顺丰控股发布了2021年报。报告显示:2021年顺丰快递营收2071.9亿、同比增长34.55%;毛利润256亿、同比增幅仅为1.83%;扣非净利润18.3亿、同比下降70.1%。
2021年顺丰业绩呈前低后高:Q1亏损11.3亿、Q2扭亏、Q4扣非净利润15亿。说明顺丰的至暗时刻已然过去。
而为了扭转这样的局势,顺丰主动挑起了价格战。在这一波操作下,虽然顺丰扩展了品牌影响力,也增加了收益,但是这样的行业内卷也给中国快递的单票收入带来了削减。
3. 顺丰不再“全五星好评”
顺丰在加入平价市场后,给其他快递公司带来了较为沉重的打击。
但是在这样的战略下,顺丰的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今年三月,一顾客购买了一部1.1万元的苹果手机,但是迟迟收不到顺丰的包裹,后来才得知被弄丢了。但是在保价的保障下,顺丰却表示只能赔偿1000元。
无独有偶,《钱江晚报》报道,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杭州萧山的一位消费者通过顺丰同城寄送了市场价值约8000元 的20克黄金,并特意价保8000元。但是后来顺丰也表示只愿意赔付2000元。
这一系列的事件,令消费者对顺丰的信任感直线下降。
而保价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物品在快递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损坏或者丢失。但是快递公司对保价的服务协议没有向顾客解释清楚,总是在制定服务条款时将自己的责任降到最低,最后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保价和保险并不一样,并不是说你快递的物品值多少钱就赔你多少。根据《邮政法》规定,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保价额与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同时,《快递暂行条例》也明确,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
在这中间还是有很大的皮球可以踢的,但是快递公司只要加强工作管理,保证运输过程中的物品安全,这样的事情发生的频率也不会这么大。
结语
早在2013年,某问答平台关于“顺丰到底有多厉害?”的问题,吸引力超400万网友的微观,众多网友都表示顺丰的时效性好、服务好。而现在再去搜顺丰相关的问题,都是画风急转。
顺丰的故事告诉我们,品牌的价位要和服务相符,在快递这个行业,顺丰还要继续学习。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