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疫情肆虐,但大家的节奏反而还在加快。11月两家新平台发布得史无前例的早,那么各家的新一代旗舰也就箭在弦上了,笔者首先拿到的,自然就是小米13系列了,这次还是一样,标准版和Pro先来,Ultra还要再等等。
外观上,这次标准版的变化相当之大。按上代来说,设计语言基本类同,主要是尺寸的区别,这回可能觉得单靠尺寸不能凸显标准版的差异,于是线上呼声很高的直屏立边也加了进来,并且也在下巴上下了功夫,基本做到了屏幕四边基本等宽。
当然这个直屏立边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直角,后盖四边还是有弧面过渡的,这一点和稍早的Redmi Note 11T Pro和Note 12 Pro+它们基本一致,但小米13作为旗舰级,处理的精致度明显更高。比如金属高光边框,白色版的类陶瓷观感后盖,正面的屏幕玻璃也有轻度的2.5D,不得不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能和直屏风行的中端产品拉开足够的差距。
Pro的设计语言倒是没有太大变化,还是大屏双曲那一套,这里就不多说了。相对值得一提的是素皮后盖,据说这次上了叫“科技纳米皮”的新材质,大概意思就是表面更加致密,浸润性低,进而更耐脏污,痕迹更容易擦掉,也不易受外界影响变色。
最后是全系都变了的摄像头Deco,毕竟两边都升级了,体积更夸张因此也不好再保持上代的两段式设计。这次回归了相对更传统的单玻璃全黑布局,只是继承了上代标志的分隔线设计。好不好看就见仁见智了,个人觉得摄像头这边大家更多还是迁就体积,办法不多,要求不了太高。
屏幕这边,近些年三星AMOLED就是一年更新一代新材料,所以小米数字系列也就刚好能契合这个节奏。小米13标准版和Pro都搭载了三星最新的E6材料面板,其中标准版是相对传统的FHD+、120Hz刷新、240Hz采样、低亮度480Hz PWM+强制类DC规格,而Pro则继续了120Hz LTPO、高亮度360Hz调光、2K屏、240Hz采样,但低亮度下自动切换到1920Hz调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刷新率挡位中的90Hz消失了。
然后是最核心的屏幕素质,这里按惯例进行纯色显示的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E6面板的提升还是集中在亮度和功耗层面,实测全屏激发亮度,小米13是1079nits,Pro稍高一点,1116nits,这也是笔者经手过中唯二超过1000nits的产品。
小米13 | 生动 | 原色 | 鲜艳 |
色彩空间 | P3 | sRGB | P3 |
手动最大亮度nits | 463 | 438.6 | 462.4 |
平均色彩偏离 | 4.1(BT.1886) 2.9(sRGB) 3(2.2) | 2(BT.1886) 1(sRGB) 0.7(2.2) | 3.9(BT.1886) 3.3(sRGB) 3.1(2.2) |
平均灰阶偏离 | 5.3(BT.1886) 5(sRGB) 4.9(2.2) | 2(BT.1886) 1.2(sRGB) 1(2.2) | 4.9(BT.1886) 4.6(sRGB) 4.3(2.2) |
平均色温K | 7495 | 6302 | 7406 |
Gamma | 2.26 | 2.26 | 2.22 |
色域覆盖率 | 96.8% P3 | 97.8% sRGB | 99.7% P3 |
激发亮度nits | 1079.2 | 调光界限nits | 约97 |
小米13 Pro | 生动 | 原色 | 鲜艳 |
色彩空间 | P3 | sRGB | P3 |
手动最大亮度nits | 473.1 | 447.8 | 474.2 |
平均色彩偏离 | 3.7(BT.1886) 2.6(sRGB) 2.8(2.2) | 1.8(BT.1886) 0.9(sRGB) 0.8(2.2) | 3.7(BT.1886) 2.9(sRGB) 2.7(2.2) |
平均灰阶偏离 | 4.7(BT.1886) 4.3(sRGB) 4.2(2.2) | 1.8(BT.1886) 1.3(sRGB) 1(2.2) | 4.6(BT.1886) 4.2(sRGB) 4(2.2) |
平均色温K | 7480 | 6326 | 7375 |
Gamma | 2.21 | 2.23 | 2.18 |
色域覆盖率 | 96.5% P3 | 98% sRGB | 99.8% P3 |
激发亮度nits | 1116.1 | 调光界限nits | 约76 |
色彩上,小米数字系列从10代开始全系都有出厂逐片校准,本代也不例外,实测小米13和Pro原色模式的ΔE都在1以内,符合预期水准。只是屏幕光谱中,蓝光峰值的位置没有继续保持E3以来的460nm,移回到了接近E1、E2的466-467nm,会导致面板的有害蓝光增加。笔者估计,这应该是本代新机重新开始宣传低蓝光护眼模式的原因所在。
其他值得注意的点,小米13系列增加了针对照片的HDR显示功能,在原生相册中可以打开,以便更好地利用高素质的屏幕并体现高动态范围照片的视觉观感;
两款机型都也可以手动给不同应用锁定刷新率,应该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功能。
而小米13 Pro继续强化了基于LTPO的可变刷新率功能,推出VRR无级可变刷新率。要点在于日常使用中会让屏幕刷新直接匹配GPU输出,左上角的刷新率显示会变成AUTO+精确到1的可变数值;而在游戏过程中,刷新率恒定状态下,则会让屏幕跟随GPU输出节奏来刷新。考虑到OLED上PWM和刷新的倍数关系,笔者尚未明了这项功能具体的实现原理,这里只能先做相关的转述,回头弄明白了再细说。
接下来是这代产品最普遍的核心卖点,硬件性能。小米13系列全系搭载的都是高通最新的骁龙8 Gen 2平台,它是除了制程保持了此前8+上的台积电N4工艺,其他方方面面全都更新一代的处理器。
相关的规格相比在此前高通峰会上大家都已经了解,这里就直接上实测数据吧。我拿到的标准版体质偏雕,而Pro的体质偏雷,但从结果来看,无论雷还是雕,8G2的性能和能效都比同制程的8+有明显进步,在标准版和Pro上运行的持续性也有足够的保证,相信大家心中的大石可以平稳落地了。
小米13 | 成绩 | 平均功耗W | 平均能效/W |
AndSPEC整数-大核 | 58.56 | 3.88 | 15.09 |
AndSPEC浮点-大核 | 80.18 | 4.83 | 16.60 |
AndSPEC整数-中核3/4 | 39.63 | 1.88 | 21.07 |
AndSPEC浮点-中核3/4 | 57.55 | 2.39 | 24.08 |
AndSPEC整数-中核5/6 | 37.36 | 1.62 | 23.06 |
AndSPEC浮点-中核5/6 | 55.31 | 2.19 | 25.26 |
烤机GPU MADD | 1036.7 | 5.10 | 203.27 |
烤机NEON大核 | 54.1 | 2.46 | 21.99 |
烤机DMIPS大核 | 30042 | 3.20 | 9388.13 |
烤机MIX2大核 | 98.5 | 3.25 | 30.31 |
AndSPEC整数-中核3/4 | 39.2 | 0.96 | 40.83 |
AndSPEC浮点-中核3/4 | 87.4 | 1.48 | 59.05 |
AndSPEC整数-中核5/6 | 39.1 | 0.86 | 45.47 |
AndSPEC浮点-中核5/6 | 85.6 | 1.42 | 60.28 |
Aztec OpenGL 4K离屏 | 28 | 8.43 | 3.32 |
Aztec OpenGL High离屏 | 62 | 8.61 | 7.20 |
Aztec OpenGL Normal离屏 | 155 | 8.99 | 17.24 |
Aztec Vulkan 4K离屏 | 31 | 8.45 | 3.67 |
Aztec Vulkan High离屏 | 69 | 8.62 | 8.00 |
Aztec Vulkan Normal离屏 | 180 | 9.04 | 19.91 |
Car Chase离屏 | 128 | 8.74 | 14.65 |
曼哈顿3.1.1 1440p离屏 | 138 | 8.89 | 15.52 |
曼哈顿3.1离屏 | 225 | 7.54 | 29.84 |
曼哈顿3.0离屏 | 332 | 8.47 | 39.20 |
霸王龙离屏 | 482 | 7.31 | 65.94 |
小米13 Pro | 成绩 | 平均功耗W | 平均能效/W |
AndSPEC整数-大核 | 58.15 | 3.96 | 14.68 |
AndSPEC浮点-大核 | 80.39 | 4.91 | 16.48 |
AndSPEC整数-中核3/4 | 39.76 | 2.01 | 19.78 |
AndSPEC浮点-中核3/4 | 57.25 | 2.54 | 22.54 |
AndSPEC整数-中核5/6 | 36.76 | 1.65 | 22.28 |
AndSPEC浮点-中核5/6 | 54.58 | 2.22 | 24.58 |
烤机GPU MADD | 1073.2 | 5.28 | 203.25 |
烤机NEON大核 | 53.5 | 2.62 | 20.42 |
烤机DMIPS大核 | 30390 | 3.35 | 9071.64 |
烤机MIX2大核 | 98.9 | 3.43 | 28.83 |
烤机NEON中核3/4 | 39.1 | 0.95 | 41.16 |
烤机MIX2中核3/4 | 87.2 | 1.46 | 59.73 |
烤机NEON中核5/6 | 39.0 | 0.91 | 42.86 |
烤机MIX2中核5/6 | 85.4 | 1.45 | 58.90 |
Aztec OpenGL 4K离屏 | 28 | 9.03 | 3.10 |
Aztec OpenGL High离屏 | 61 | 9.46 | 6.45 |
Aztec OpenGL Normal离屏 | 153 | 9.79 | 15.62 |
Aztec Vulkan 4K离屏 | 30 | 8.89 | 3.37 |
Aztec Vulkan High离屏 | 67 | 9.22 | 7.27 |
Aztec Vulkan Normal离屏 | 173 | 9.37 | 18.46 |
Car Chase离屏 | 127 | 9.21 | 13.79 |
曼哈顿3.1.1 1440p离屏 | 135 | 9.19 | 14.69 |
曼哈顿3.1离屏 | 222 | 7.55 | 29.40 |
曼哈顿3.0离屏 | 331 | 8.94 | 37.02 |
霸王龙离屏 | 481 | 7.68 | 62.63 |
当然除了偏理论的跑分测试之外,游戏实测也必不可少,这里因为标准版此前已经解说过了,这里就把体质偏雷且素皮后盖的Pro再测测。原神在小米13这一代已经不再需要降画质运行,因此默认的标准模式即是720P原画质,实测图像设置全最高,璃月跑图30分钟平均满帧,平均功耗5.7W,机身最高温度也只有42℃左右,非常优秀。
除了平台之外,小米13系列也标配了最新的元器件,包括LPDDR5X内存,UFS 4.0闪存(我拿到的都是铠侠颗粒),横向线性马达(标准版0809,Pro是1016),双扬声器,NFC,红外遥控,4K QAM的WI-FI 6(标准版支持5GHz 160MHz+2.4GHz 40MHz双开,Pro支持最大5GHz 160MHz+5GHz 80MHz),IP68等等。当然,指纹对应照旧,USB还是2.0。
软件方面,小米13预装基于Android 13的MIUI 14,主要的改进方向在于降低占用和提高流畅度,并将涉及隐私的项目端侧化,以及新增耳机的设备间流转,这些相对比较隐性,而且发布会上应该已经说得很多,我这里就不重复了。
视觉层面上,主要是设置菜单图标化加强,桌面图标尺寸可定制,并跟进了业内流行的大文件夹,以及可在桌面上点击互动的花宠摆件等等。
相机也是小米13系列这次更新的重点。其中小米13标准版将主摄传感器改为IMX800以增强视频拍摄防抖能力,同时将长焦微距改为群众们更喜闻乐见的3倍长焦(然而3倍长焦有什么用.JPG),具体配置见下表。
小米13 | 主摄像头 | 超广角摄像头 | 长焦摄像头 | 前置摄像头 |
传感器 | IMX800 | OV13B10 | S5K3K1 | OV32C |
像素 | 54M | 13M | 10M | 32M |
尺寸 | 1μm | 1.12μm | 1μm | 0.7μm |
光圈 | f/1.8 | f/2.2 | f/2.0 | f/2.0 |
其他 | 7P OIS 23mm | 15mm | 75mm OIS | RGBW |
简单来看,很多消费者会觉得比上代更加水桶,但微距能力的丧失也很令人遗憾。而成像效果上,这些器件我们相对比较熟悉了,就简单看看样张参考下即可。
而小米13 Pro的变化更大一些,首先是主摄下放了12S Ultra同款的IMX989以及同规格镜头,同时长焦端也同步更新到75mm+OIS的规格,具体配置见下表。
小米13 Pro | 主摄像头 | 超广角摄像头 | 长焦摄像头 | 前置摄像头 |
传感器 | IMX989 | S5KJN1 | S5KJN1 | OV32C |
像素 | 50M | 50M | 50M | 32M |
尺寸 | 1.6μm | 0.64μm | 0.64μm | 0.7μm |
光圈 | f/1.9 | f/2.2 | f/2.0 | f/2.0 |
其他 | 8P OIS 23mm | 14mm AF | 75mm OIS 10cm长焦微距 | RGBW |
IMX989+徕卡影调的威力大家应该深有体会,所以这里也不细讲了,也是看看样张就可以了。
值得注意的是,长焦端除了换规格之外,镜头还针对以往亟需的近程对焦做了优化,通过将部分镜片改为悬浮结构实现了最近10cm的对焦(iPhone:我的主摄都对不了这么近),从而变成全新的长焦+微距(3倍长焦终于能用了.JPG),可谓史诗级提升,毫无疑问会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副摄。与此同时,超广角端也新增了自动对焦实现了微距能力,虽说有了长焦微距后基本没啥用了但也比没有好(咋不给标准版?)。
最后是徕卡的大师镜头包,因为75mm副摄的加入,因而有了75mm肖像模式,同时因为原生焦段更加接近,75mm和90mm都改为长焦副摄负责成像,而非在12SU上全部由主摄模拟,更大程度上利用了多摄模组的能力。
不过,小米13系列这次统一将出片色域从sRGB扩展到P3,虽说确实符合技术需求,而且iOS那边已经做了至少7年,早先也有数家友商跟进过,但对Windows用户来说依然比较吃力,希望能加个开关。
续航方面,小米13搭载了4500mAh的电池,Pro则是和12SU接近的4820mAh,全部搭载澎湃G1。虽说相似规格之前都见过,但在8G2的加持下,续航表现令我眼前一亮:小米13的PC Mark续航实测16小时59分钟,是目前测试过最强的机型(除了亮度作弊的);而小米13 Pro可能是2K屏的关系,性能输出偏高的情况下,也比12SU多了一个半小时。
充电方面,小米13是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67W澎湃P1单芯方案,而小米13 Pro的120W澎湃P1单芯方案我也测过好几次了,表现也都是预期水平。
两款机型也都支持无线充电,其中小米13方案和以往机型一致,实测54分钟断充,表现基本正常。
而小米13 Pro的50W无线充电,则采用了新的叫CoolCoil小感量技术,能让线圈阻抗降低50%,从而降低发热,更好维持高功率输入。实测确实可以维持长时间的高功率充电,40分钟不到就100%,只是后期拖尾很长导致56分钟才断充。毕竟是工信部禁令下达之后,业内首次无线充电创新,值得称赞和鼓励。
总体来看,小米13系列的表现相当不错,各方面的完成度很高。除了来自上游的骁龙8G2和三星E6面板表现足够强势之外,标准版(白色)的外观质感和散热功耗,Pro的悬浮长焦微距和无线充电等等,都是超出预期亮点。在如今整个行业高度发展和竞争的状态下,还能在保持旗舰规格和期许的情况下,同时拥有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元素,无疑非常难得。
售价的话,小米13大体和12S持平,高配便宜一些,小米13 Pro则比12S Pro贵300-400元,考虑到E6面板和8G2的优秀表现,尤其是13 Pro在影像方面的大幅进步,这个定价还是符合小米一贯的厚道风格,大家按自己喜好买买买就是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