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拾玖|天蝎女,即社恐又爱做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后台删除
01
不要去抱怨生活的苦,没有人是容易的
老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成年人的崩溃,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没有人能够分享你的痛苦,别人体会不到的,没有人能和你共情。
上大学的时候,我和我的朋友们在不同的地方上大学,我和她们的距离是最远的。
她们每一天都会在群里分享着学校的琐事、舍友的小矛盾、兼职遇到的黑心老板,我都会看,有时候附和一两句。
有一次,我生了一场病,去附近诊所拿了药,自己挂了两天点滴,病好后,发了一条朋友圈。
朋友立马打了个电话问我:“你咋了?生的什么病?”
我说:“一种病毒感染,现在没事了。”
朋友说:“你为什么不说呢?”
我笑了笑,说:“说了你能咋地?那么远你还能跑过来看我啊?你也不是医生啊。”
“可你说了,会好受点,不会孤单啊。”
“那你现在知道了,你是不是心情瞬间不好了?讲与不讲,对我来说没什么太大帮助,就看开一点,没什么特别大不了的,这里有医院呢。”
坏情绪和歌是不一样的,前者不能分享,后者才能分享。
有人说:“家人是可以倾诉的。”
我第一份工作辞职的时候,就告诉了我的爸爸,结果,之后隔一周我爸就问我找到工作了吗?没有就回家找吧,在大城市还浪费钱。
本来就没工作压力大,我爸一催,我更焦虑了,那段时间,我家人也因为担心我,吃不好睡不好......
那时候我便明白不要过度倾诉,先自己一个人消化,无法共情的人不能理解,能共情的人都是亲人、好朋友、爱人,只能徒增他们伤心。
人的悲欢向来不共通的,人生的课,谁都无法教你,只有切身经历了,才会明白,这烟火人间事事值得,又事事遗憾,生活无论好坏,每天都是限量版。
你可以拥有一段糟糕的经历,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看自己的风景,用心生活,不必遗憾。
02
认知相同,无需争辩;认知不同,何须争辩
人们常说:被理解是幸运的,不被理解是正常的。
有个网友说:“如果有人跟你说柠檬是甜的,你只需要对她说,是的,那你多吃点。
我现在不和别人争吵了,因为每个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上去思考问题。”
网友说,她和闺蜜最近出现了一个分歧,她在工作中遇见了一个事情,被老板骂了,她觉得很委屈,因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不是她。
可是闺蜜却告诉她,这件事是她的错,她老板给了她工资,项目出错她也得担责。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后来,网友表示能理解闺蜜的想法了,因为闺蜜自己就是小公司的老板,角度不同,认知自然不同。
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也是有罪的。
没必要和别人争辩什么,认知不同,所处的角度也不同,做好自己即可。
认知不同,何须争辩,没有什么设身处地的共情,当他试图同化你时,你就只需要“是是是”,“好好好”,“对对对”。
三观不在一个层次,微笑就好;思想不在一个高度,没必要互相征服。
03
真正厉害的人,早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有什么简洁的人生道理让人受用一生?
最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不言喜、不语悲。
生活总有不如意,人的一生也经常充满痛苦挫折,我们经常会找一个人诉说自己的内心压抑或者痛苦的过程。
但是往往倾听者会顾左右而言他,用和稀泥的态度所谓的安慰你,根本就没有深刻了解你的烦恼与痛苦,根本不能感同身受。
就如同郭德纲说的那样,这边你用手捂着流血的伤口,他在一旁说,没关系,就是一个刀口嘛,过几天就好了,你要大度一些(大意)。
生而为人,各人有各人的路,各人也有各人的晦涩和皎洁。
你的欢喜,可能是他人的心魔,他人的地狱;
而你的痛苦,也可能成为别人嘲讽你的笑料,拿捏住你的话柄。
说不到一起的话就不要再说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三观不同,角度不同,实在无法共情的时候,放弃沟通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如果真的想倾诉,可以把事情记录下来,音频、视频、文字,都可以,别人不可能永远能共情你的每一件事,但你自己可以再看那些以前的记录是可以共情的。
自己才是能陪伴自己最久最可靠的人,与其期待一个可以完全兼容你的人,不如学会自己兼容自己。
▽
▼
拾玖说:“小时候我听不得指甲盖划黑板的声音,会起鸡皮疙瘩,我告诉朋友,不要再拿指甲划黑板,结果她划得更起劲了。点个【赞】,晚安~。”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