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如今新能源的竞争也来到了“下半场”,进入了市场化的新阶段,竞争逻辑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斯拉、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曾经独领风骚,而现在,以合资企业为代表的主流车企通过转型,从技术、产品、体系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实力,正在站上新能源赛道的C位。
曾经,中国汽车行业由合资企业的模式开启了燃油车发展的高潮。而进入电动化智能化时代,“新合资时代”的到来或许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相比新势力,以上汽通用为代表的合资企业稳扎稳打,本就拥有长期积累的用户基础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他们从“三电”入手,打磨产品质量和性能,精心布局直销和补能体系,提供了不一样的转型路径与样本。
——内容源自新华财经《合资大厂强势入局 上汽通用“电力十足”》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上,“电池安全”一直是中心议题,接连发生的“失控”、“自燃”事件,让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安全性心怀疑虑,也让消费者将关注点,从造车新势力所宣传的“用户体验”、“互联网思维”,回归到安全这个最为基本的需求点上。
依托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两家母公司的全球优势资源,上汽通用很早便洞察了消费者需求痛点,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驱和电控系统“三电”核心技术上十分“较真”,致力于走出一条新能源汽车的真·安全之路。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仍处于“非标”阶段,也就是说,每家车企研发电池技术的思路和方式都各有特点,而走进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我们就能感受到,上汽通用在“三电”系统上的用心和专业。
在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新能源试验室里,配备了数套台架及配套的多种测试系统,能为各种新能源车提供不同尺寸、不同容量、不同环境的测试平台,轻混、强混、插电混动及纯电车型能在这里进行电芯、模组和整包级的性能及耐久测试,每一项测试,都以极高的标准进行。以电池系统为例,它将经过高温高湿、强烈振动等“重重考验”,其中电控系统要经过600项测试,电池包则要经过火烧、高低温、穿刺、挤压等危险试验。
就如同泛亚电动车项目总工程师李博所言:“造成电动车各类事故的根源主要在于电池,而且电动汽车一旦自燃起火,留给车上人员的逃生时间却比燃油车少得多——燃油车起火时间大多为5分钟,电车只有20秒”。因此,上汽通用设立了覆盖新能源车型核心三电零部件的主要试验验证项目,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地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为打造高品质的电动汽车打好基础,只有在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上发上,才能找到一条电动汽车的真·安全之路,才能在新能源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也曾表示:“我们要积极拥抱智能网联和电动化的浪潮,但汽车制造并非‘短跑’,而是‘长跑’。汽车制造要先进,更要‘可靠的先进’。”
其实造车这件事,不仅需要自身技术硬,还需比拼车企的“朋友圈”。纵观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可以发现,不少造车新势力在经历了数年的融资、设计、产能建设、量产交付等系列考验后,有的已经败下阵来,有的则陷入了“越卖越亏”“规模不经济”的恶性循环,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整车为王”同样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主流车企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全产业链竞争能力,是造车新势力难以匹敌的。以上汽通用为例,其拥有完善的新能源全链路完整体系,在成本控制、供应和量产等方面,占据了优势。
时间线回到2020年,通用汽车就推出了全新一代智能纯电的奥特能平台,这个平台成为了通用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基石,也为上汽通用抢占新能源赛道奠定了基础。紧接着的2021年,上海奥特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位于武汉的奥特能工厂也将在今年底投入生产,这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在今年9月,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的凯迪拉克LYRIQ锐歌开始交付,2023年将有4款国产奥特能平台车型上市,未来5年内,上汽通用旗下三大品牌将会有超过10款国产纯电产品落地,全面覆盖多个品牌和细分市场。
为保证上汽通用汽车的计划顺利展开,上汽通用也动用了“超能力”。在不久前的通用汽车科技展望日上,上汽通用宣布:到2025年,上汽通用将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等新技术领域总投入700亿元资金,全力加速自己的电动化转型进程。
从推出奥特能平台,到工厂投产,再到多样化产品路线齐头并进,体现了上汽通用全产业链竞争能力。
比如,奥特能平台既是技术与设备的集大成者,也是多方智慧的结晶。以该系统的电池为例,通用汽车、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和供应商,都参与到了它的设计和开发之中,这样的好处是,既能实现电池与整车更好的匹配,也能更好地控制成本。
而在产品的投放和量产上,上汽通用建立起了业内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了原材料供应稳定,从而为产品的大规模量产提供了保障。目前,奥特能平台超过95%零部件实现了本土化采购,上汽通用在成本控制、供应和量产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步入市场化的新阶段,消费者将更加关注产品品质、服务体验,各家车企也进入到了比拼综合实力的阶段,上汽通用汽车已拥有从研发、设计、工程、制造到供应链的新能源全链路完整体系能力,将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体系、新体验等,赋能企业转型,抢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