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断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带来一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国家治理方式也逐步变化。公民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实践,锻炼了公民的参政能力,促成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通过网络行使监督权也越来越普遍。
一方面,公民通过网络行使监督权,促成决策部门改进、完善决策,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阳光化。
而另一方面,公民监督权也存在滥用的情况,导致决策难以推行,给国家治理带来许多问题。
有人指出,网络监督呈现以下特点,即:合理使用和过度滥用并存,维护秩序和扰乱秩序并存,推进发展和阻滞发展并存。
2022年8月31日上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91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4.4%,较2021年12月提升1.4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互联网在基础环境、个人应用政务应用、企业应用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
互联网因其媒介多元、传播快捷、主体广泛、用户隐蔽等优势而呈现出蓬勃生命力,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价值取向方面带来一场深刻变革。据早前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网民有87.9% 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 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网络成为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大利器!
网络作为一种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具有以下五个特性:开放性、便捷性、即时性、广泛性。
在今天,公民通过门户网站、新闻跟帖、即时通讯等媒介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汇成一股不容小觑的民意力量。
正如学者所言,“互联网不仅是一种信息能瞬间生成、瞬间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传播媒介;它还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离散的、无中心的结构模式和运作作为特征,基本消除了歧视,实现地位平等的参与;它还真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并使全球一体化进程有了惊人突破”。
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权威的失落、正统的动摇,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心,每个人都在动摇现存的中心,表现为去中心化,即权威旁落,中心消解,亦即中心多元化。民众不再局限于熟悉的生活圈子,而是通过网络参与到政治实践中来,如网络反腐、政府决策、公共管理、城镇规划、网络听证会等,公民正是通过这些行为参与到监督中来的。
网络时代下的公民监督,就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公民通过网络各种媒介,就自己关注的事情发表意见,提出看法,在网络传播下,汇成民意,促使国家机关作出回应,以此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学者从监督主体、客体、内容予以区分,认为网络监督是具体下来就是网民监督,就是公民监督,监督客体就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
一方面,国家权力因其享有人民赋予的权力,依赖丰富的公共资源,毫无疑问是强势一方。另一方面,公民的个体化、分散化,处于弱势地位。
几年前,很多地方的征地、拆迁问题通过网络传播被扩大。这些问题原本只是发生在某地,甚至只是某个公民身上,而经过互联网的传播扩散,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引发巨大舆论,成为公共事件。可以说,许多网络监督就是在网民的传播扩散中形成舆论,这些舆论体现一定的民意,进而促使政府做出回应。
我国《宪法》第 41 条明确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和失职行为, 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这种监督权的行使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还有学者更进一步指出,公民享有网络信息知情权、网络政治参与权、网络权益表达权和网络舆论监督权等权利,构成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基础。
那么,公民通过网络行使监督权是如何发挥作用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的呢?对此,有人认为,这其中存在三个转换:
第一个转换,从个体言论向社会公共舆论转换;
第二个转换就是指舆论这一社会行为转换成政治行为,进入政治系统;
第三个转换是监督转换成权力,对监督对象产生约束力。
这就是网络监督聚集民意进而倒逼权力机关自我制约的基本路径。
我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公民在网络背景下成为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实践,参与公共事务,向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公民通过这一途径,在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的同时也锻炼了其参与政治的能力。
国家也提出, 要从各层次、 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可以说,公民通过网络行使监督权就是公民参与政治的生动体现。
网络时代下,公民行使监督权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这将是公民参与政治实践、锻炼参政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促成政府与社会、政府官员与公民互动的良好机会。
下篇谈谈网络监督权存在的一些问题。
你怎么看呢?欢迎点赞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