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发布一下 0 0

#2022生机大会#

一,引子

2006年年中某一晚,月朗天清,在惠州郊外汝湖大良村一个小酒馆(我们当时给它命名高老庄,后来果然成了它的酒楼名,并因此富起来了,这是题外话),几个哥们喝得脸红耳热时,都提到一个问题:我们除了干好现在的工作外,还有没有别的事做做?不再做点什么,就这样在这个岗位上待一辈子好像不甘心啊!

哥们几个都是四十出头的人了,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都不是往官场上奔或富人堆里赶的角色,再跳槽也不现实,于是才有了这个其他人也同样有但不一定有我们急迫的酒中话题。

我说:做生意创业不是我们的强项,别的路子我想不到了,但有一个机会我们必须抓住: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已经粉墨登场,将来家家都有电脑,报纸可能都会慢慢没人看了,不在这上面弄点事做,恐怕就要落后。

此言一出,众人附和。做什么?如何做?做了怎样?越说越热,酒喝得也越见多了。

最后可能是好几个人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至少我就是如此。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惠州城(从高榜山上角度)

二,办什么样的网站?

当晚讨论的结果当然跟其它很多网上人一样,英雄所见略同:办个网站,赚我们的大钱去。

不过,当时谁都想到了:办网站未必就能赚钱!几大门户网站办了五六年才略有盈利,成千上万的网站都在苦熬着呢。

从哪里突破?有多长的投资预期?几次讨论后我们形成了共识:办一个与众不同的网站,熬它3年,能出头就继续,不能出头就撤,投入不能太多。真正好的网站也无须多少投资,网站不是靠钱堆出来的。

怎样才是与众不同的网站?

首先当然是内容。什么内容能吸引人而别的网站又从来没做过?单是这个事我们想了至少2个月。

终于有一天,我突然有了灵感(也正因这个灵感,使我后来成了此事的主心骨),并在不断的搜索查询和讨论中丰富了这一创意:弄一个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网站,让大家见证目前正在往前走着的“历史”,它既不是过去的简单资料堆积,也不是仅仅渲染一种怀旧情绪,我们要使网站成为社会发展变化的记录者、时光机,让网民在从自己亲身经历并反映的变化的不断交流中获得乐趣。

其次是盈利模式,当然这也是首先要想的。但具体暂不展开,我当时只强调了一句话:当这社会丰富的万千变化都尽在这网站的时候,想不发达都难啊!

这个网站叫什么名字?我们这几个人中有编辑记者、有作家、有教师、有摄影师,但是,大家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一个好的网站名来。我提出了一个名字:变迁网。开头大伙儿也觉得不错,但就是觉得还不满意,至于哪里不满意却谁也说不出。

有一天我儿子也跟我们几个人一起吃饭,再议网站名一事,15岁的儿子突然说:“变迁?这两个字一听就太革命了!”作家一拍大腿:“就是这个毛病!变迁这个词可能都是解放后才有的,主动性太强,有政治味,不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其间大家先后提出过:怀旧、时间、回忆、记录等等,还有后来我再提出的:“原来的样子”,但都觉得无法超越“变迁”。

还有一次喝酒时,有人提到要从“百度”的取名创意上想想,他说:“古诗里有不少好词,想到了就豁然开朗了。”我们也觉得是。

我还提出:谁想到了好网站名,可以不出资也算入股。然而,最终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从古诗中寻到灵感,于是还是用了“变迁”两字将就着。

取网站的域名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当内容方向和网站名初定后,就要想一个特别而贴切的域名才能让我们的网站在林立的网站名中易记好懂。

作家这时才告诉我们,早在三四年前,他就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注册了10多个域名囤积着准备发一笔转让财,其中有***、****(不好泄露啊,坏了人家的发财梦不好)。于是当“变迁”网站名初定的时候,我们就暂时以“变迁”两字的汉语拼音为域名,叫他先到上海这公司查一下有没有相类似的网站。结果很惊讶的失望:想到的域名都被人注册了,没有了。

后来,在设计网页的时候,以计算机技术特长的教师灵机一动,在“变迁”两字拼音只取一个字母,再加上中国的英文名。我一听立即叫他赶紧查,结果一查COM,也没了。不过我们转念一想何必非要COM,NET也成啊。再查询,确实没人抢注,于是居然注册成功了。但是,最终这个域名也没有成为我们的网站名,这是后话。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1992年张巩在长城的合影

三,建个什么样的团队

中间有个插曲:有一次我在汕尾的海丰县小漠海边吃海鲜时,不知怎的谈到了建网站的事。我喝了几杯酒后豪情突发,大谈网站的宏大计划和远大理想,其中最得意的一句是:我要收尽中国各行各业的种种变化,并使它形成知识产业链,为社会将来的发展提供帮助。

酒友中有一位海丰县做鞋生意的朋友突然问:你能不能将中国人穿的鞋从头收集,形形色色尽录,整出一个鞋种类样式的链条集子来?我说这应该不是难事,关键要时间,几年也不一定敢说都收录完了,但总有一天能收齐。

他再了解了我这网站的思路,然后居然问了一句:办这网站你们有几个股东啊?我能不能也参一股?我说好啊,你出钱我们出力啊。他问办个网站要多少钱?这可把我问住了,因为我确实也没想过。我说开始时大约要十几二十万吧,坚持下来节约着点也要投入几十万的。他说如果是10万左右那他可以出这点钱。

回来后,我就高兴地对其它几位哥们说:有老板出钱支持我们办网站了,我们只管做好其它事就可以了。不过,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和显示我们的风险共享意识,我建议我们几个先参与的股东也一人出点资,然后以劳动代资入股。开头初定每人各出1万,以劳代资9万,即每人10万元入股,那老板也暂出10万元,不用劳动。

在资本的感召下,这建议获得了大伙的一致赞成!

不过,我知道这都还是空想。关键是网站要建起来,即技术上的建站,只有网站弄出来了一切才好说。

由于最早参与的讨论者中那位教师本来就是在学校负责电脑网络的,所以非他莫属。

我花了两三天功夫,将网站内容框架及栏目分类、功能需求弄成一个策划文案后给他看。他说:“这不难啊,我马上弄!”

没过几天,他告诉我说弄了个框架了,你看看如何。我打开他传来的网站地址,一看马上就笑了:这不就是他们学校的网站翻版嘛!我说:这不成啊,没有我们设想的框架啊,功能也不同。

后来他当着我的面一边改一边问我:怎样?这样可以吗?连改几次我都说不成,实在忍不住了我终于说:“你这样不成的,你应该是按着我的总体框架、设想和功能要求来建站,而不是边改边问我成不成。这样建好的也不是我们原来设想的网站了。”他听了不说话。后来我问:你建站设计的时候是不是看着我给你的策划文案要求来弄的啊?他居然说将那邮件删了。

当晚我回去后越想越不妥,这样的技术股东以后合作、沟通起来可是个大难题啊。不能按照总策划来操作,技术问题到时候就成了拖后腿的主要障碍,甚至可以决定着成败。

跟其它几位股东说了以后,他们马上说那当然不行,哪有总体设计来迁就技术的?于是我们决定另选技术股东。

然而,随后与社会上我熟悉的两个懂技术的朋友谈,他们都认为这网站创意不错,但总是无法分身参与。

这里我还要交待一句:其实我算得上比较早接触电脑及互联网的那批人之一的了。早在1990年前后,我到海南就接触了电脑打字、激光照排,到惠州后也一直喜欢钻单位的电脑房,算得上最早接触并学会五笔打字的。1993年王码电脑到惠州创业,我进行过几次报道,与王永民聊过几次,深知电脑、网络这玩意未来必定决定社会发展走向。互联网上刚有BBS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浏览,注册、发贴。2000年前后,我曾与一位报社的老同事弄过一个惠州信息港上的“我爱惠州”,这个BBS比较简单,就是网上最常见的论坛,架构及技术都要求不高。但运作两年后,因为一直不温不火,加上我们当时都没有真正的创业意识,只是凭兴趣弄着玩,而且一直只是偷偷摸摸,都不敢公开的大张旗鼓操弄,最后西子湖畔出来了,我们只好转战西子,“我爱惠州”算是彻底黄了。

所以,这次我再跟那老同事说了“变迁”网站的策划,他却没时间,也没太感兴趣花心思加入后,实在没法子了,我只好在天涯网上发贴,寻求委托建站。

正当等待委托建站之时,有一天我们几个一起出外玩的时候,有一哥们说:我觉得搞网站这事是好的,但不要其它股东出资了,全部由那老板出就可以了。我强调:各出1万元只是象征性的,只是表明略担风险罢了,如果其它股东一分钱都没出,可能最终谁也不关心它,或者不关心的时候我们谁也无法约束,因为办网站跟做其它事不一样,不可能强制股东做什么事。但是,好象他们几个哥们都有这样的想法,我最后不再说了。我知道,这个网站最终可能只有自己干了。

我一开始有建网站想法的时候,就看过一篇有关互联网创业的贴子,上面提到过组建团队时要注意的问题。所以我也一直考虑团队的构成,我觉得一个网站应该有5个股东组成,各占股20%,这样既公平又合算,因为再怎样也要有一个首倡者、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盈利模式的操作,最后加上一个出资的。即各出其力。

可是,现在还没真正开始呢,我们这个筹备中的团队就面临解构。好在谁都还停留在坐而论道的阶段,没啥损失(当然损失最大的是我,因为我觉得我是付出了心血的)。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1993年的惠州西湖百货商场

四,选择落脚点

确定只能我自己继续前行后,我找到了一位应征者,正好他就在惠州。

这是一个才20多岁的小伙子,他说他在学校就帮人弄过网站,他看了我的设想,表示难度不大,可以接下这个业务。

我跟他交流了建网站的流程及需要准备的条件,他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于是,我跟他谈了价格,并签了个协议,先付6000元预付金。就将网站思路及内容构架、功能要求等一套方案给了他。

网站在选定名称及内容架构后,就要找到一个落脚点,即这个网站的家也就是服务器放在哪里?

当时有专门的服务器提供商,他们负责租用电信局的服务器,专门给网站转租、并维护其中的内容运算,保证技术上能24小时运营。租服务器以容量、带宽、速度计价,价格各不相同,我选定了佛山的一家公司。跟对方接洽后,很容易就谈妥了。

期间也有人建议我直接租电信局的服务器,自己找技术人员维护,这样不经二道手,可以节省投入。但我想初创阶段,没必要弄得动静这么大,还是先一步步来,真到了需要自己租服务器的时候,也不是不能转过来。毕竟自己还什么都没弄明白呢。

跟佛山公司的人都不用见面,商定了合作内容,签了协议拍照互传存档后,付了钱就可以操作了。其实,价格并不高,一年才1400元(首年1500元)。按年结算,先付款再使用。

根据与小伙子签的协议,他要在一个月内拿出网站框架,即按照我内容及功能需求呈现网页布局,随后修改完善,3个月内能正式上线。上线半年后,再根据市场反映做适当修改,然后再付另一半网站制作费。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这就是当时的变迁网首页载屏

我同时搜罗相关内容,尽可能每个内容框架上都有最早的几条内容,让社会知道这是怎样一个网站。可以说,那一个月其实我才是最忙的。除了日常工作外,我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

没想到的是,才不到20天,小伙子就将他设计好的网站框架弄好了,通过邮箱发给我看。我打开来看,真的有网站的样子,但是,我发现他仍然对我的网站功能及内容布局缺乏理解,需要大改。于是,双方邮件往来了数十次,每次都有些变化,但都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尤其是功能上,总是无法按我的要求完善。

有一天晚上,我再次就网站的事找到原来那位一起初创“我爱惠州”的老同事,他看了网站的样子,明确告诉我,这小伙子只是借助别的网站后台修改而成的,也就是他与原来那位老师一样,都只是在别人的框架上略做变化,当然无法做到功能上的开源创造。

我将小伙子叫来,当面跟他深谈了一次,问他能不能真的做到我所要求的功能,他终于说自己确实还没法做到。于是,我叫他务必想法找人帮忙,我再多出点钱也要达到,否则这网站就是鸡肋。

结果,那小伙子第二天竟失踪了,手机联系不上,邮件也不回复。也就是说,他跑路了。

租佛山的服务器确定后,请那位青年设计网页需要域名,所以,我当时就临时按上下5000年变迁的意思起了一个域名:5000bq.com,居然申请成功了,所以,就暂时以这个域名先用。那小子跑路后,我当然也没心思再想别的网名和域名了。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所以,我当时只是郁闷了好些天,预付的几千元钱是小事,事业无法继续才是最令人沮丧的了。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建国后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蒸汽机车

五,不放弃不抛弃

此后整整一年多,我仍然情绪消沉,加下单位工作那时也有点不顺,我一直提不起一点精神头,人生似乎再没啥意义。

不过,我后来一直没有放弃这个事业,仍然坚信它有前途。

直到2012年,我还拿着计划书,到惠州数码园见一位互联网公司老总,想说服他投资继续这一事业。但那老总研究了几天,仍然以读者粘性无法持久,盈利期太长等原因,放弃了。

2015年我还谋求由自己单位的上市公司投资这个计划。甚至还游说单位将2005年购买的惠州物业进行易地转换,即将现在的房子卖掉,然后到另一个地方再买同样面积的房子,这样当年低价购买的房子的升值部分,除上交单位一定额度后,剩下的留作这个项目的启动资金。比如,假如150万元买来加装修的老物业能卖出500万元,则250万购买新房子及装修,150万上交,100万留给新项目(具体项目开创成本可列更详细的计划)。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所有资金运作均由总部财务掌控,即单位不需额外投入资金,只需物业更换操作一番即可。

可惜,除了分管经营领导过问一次外,后来一直没了回音,据说是在当时国有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下,根本无法按我的天真想法来操作,更没有人愿承担风险。

那段时间,我也在网络上看到好几个类似网站比如怀旧、回忆等冒出来,有的比我们还早,但是,我感觉它们还是没有做到位,至少我们的思路或功能还是比它们要好一些。所以,我觉得还是有机会的。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十七世纪的亚洲地图

六,变迁网的主要设计思路

我们的网站思路具体是怎样的呢?

下面细细道来:

变迁----让我们共同见证历史

办站宗旨:

牵动人们怀旧思绪、打动人们记忆心弦;记录社会发展进程、反映人生浮沉起伏;再现产业兴衰更替、描绘环境变化枯荣。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略有怀旧性质的网站,因为它以文字、照片、音像等种种能记录过去的介质将历史留住。但它强调的是变化,目的是要让人们从中总结过去、看到未来。当然我们不是历史网站,不必将长河全部载入,我们只要其中的一片片浪花。这浪花必须是现实生活中有形的东西,适当配以无形的文字加以说明。

市场分析:

目前,有关此类别的网站还不多,但不少网站都有相似内容或栏目。本来最初的想法是以“怀旧网”来设计的,但网上一查居然已经有了一个这样的网站,也是去年10月才刚刚建起来的,目前来看其内容还比较单薄,目的不明确。我们以变迁命名,容量更大,既有怀旧,又记录变化。可以吸引各种类型的网民参与。这样的网站暂时不会有竞争性,但由于它比较高端,且对满足网民的直接利益需求暂时还不太大,因此,对网民的粘性不够牢固,不少人注册后可能只是感兴趣时上来看看,加上最具粘性的老照片需要翻箱底找出来翻拍才能放上来,烦琐,能引起共鸣的内容出现频率不太高,所以做这个网站必须抱着开发建设一种新文化的态度,需要做较长时间的宣传推广,并逐步探索开发需求。

当然,目前社会上有这样情结的人是很多的,大量新移民(包括本城内的迁移人群)出现后,原来熟悉的地方、人和事都可以引起他们强烈关注。它不分年龄段,不分层次和知识结构,只是因为对美好的回忆和向往,所以怀念消失了或即将消失的东西。这就是中国人的寻根文化。一旦吸引到这些人群关注,他们就必然留下,并因此不断通过网络呈级数扩展。

有了流量,有了固定用户,有了内容,网站的市场前景是可以预期的,同时,它还将可以开发出新的盈利产业链。比如与纸媒合作办一个专版,或直接自己办一份杂志,将网站上的内容深挖提供给读者,图文并茂,甚至成书,这样的长尾效益链应该有不错的前景。

以前,《中国国家地理》只是一份《地理知识》小专业刊物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后来它发展得这么好。变迁文化也一样,网站搞好后应该可以办成这样一本精美的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独一无二的杂志。

内容:

这个网站的内容与怀旧的不同是它非常强调新旧对比,有的即使没有新的,也可有组织的搜寻或征集。分类上按点、线、面分别展开,比如点,可以从各个博客上、论坛及自己的网站上选择相关图文集中到这里来,比如茶马古道的变迁。线,以某个产业、行业、地域等往下细细展开,如交通工具,如汽车,如鞋业。面,按某个领域、某个话题,如水的变迁,酒的变迁等等,进行集纳。

网站的内容布局从形式上看分三类,一是转载,二是博客,三是论坛。其中转载直接由网站内容编辑搜集发出。博客由资深会员注册后自行发出。论坛因为它的参与性、互动性,将是内容中的发展重点。界面上有要览、有分页,即版面上既有重要标题式的内容要览编排,又有点击分开的栏目,同时有再展开的博客、论坛。

网站框架:

变迁网主要有6大版块:变迁网摘和本站精粹、怀旧分类、官职在线、变迁论坛、我的变迁、会员中心。

其中变迁网摘和本站精粹是由编辑处理的,内容从网络和本站中选取。变迁网摘:每天将各网站(主要是博客和论坛)上有关变迁类内容的文章、图片编辑整理发到本页,同时将重要网摘(大约10条)标题自动放到首页第三层的网摘栏。本站精粹:每天将比较好、可读性强、容易引起互动的论坛贴子放到本页,同时将重要精粹(大约10条)标题自动放到首页第三层精粹栏。

怀旧分类、官职在线则是从变迁论坛所发贴子中由会员发贴时选择放入的内容展示版块,论坛加精华帖后自动入驻,也可由编辑添加。怀旧分类:有关怀旧情结的文字、图片、音乐、游戏、电影、视频、动画、书籍(简介)、图画等等,可以是论坛网友原创或提供,也可以是网上搜索。提供给用户阅读、浏览、下载或在线听看等。引导点击者加入本站注册成为会员后进行讨论。按主页第五层进行分类设栏目。官职在线:人事更替本身也是变迁的一种,同时这是吸引网站人气的重要内容。分两类:官: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省、地市一级历任班子资料。2,现任县级以上行政官员变动。职:除行政以外的技术职务变动,包括各类高级职称、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

变迁论坛主要起到发布内容和讨论互动功能,是网站的主要组织部分。

我的变迁则是博客性质的一个展示个人变化性版块。

会员中心只有会员才能看到,主要由会员咨询或讨论网站建设的相关内容,包括会员股东会议公布等。


网站首页:

第一层:目录区:

左首:“变迁——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 滚屏:“在流动的人生岁月中,总有一些东西拨动着你记忆的心弦”。右侧:栏目导航(变迁网摘、本站精粹、怀旧、官职在线、论坛、会员中心)

第二层:会员功能区:

论坛用户 密码(登陆) 注册 收藏 在线(会员 游客)

第三层:内容区:

左侧上网摘、左侧下精粹。右侧:论坛最新帖、人气榜帖

第四层:推荐区:

左侧一:精彩图片,左侧二:对比图片。右侧:人事变迁

第五层:怀旧专题分类:

社会、生活、家庭、经济、环境、地方、科教、文体、旅游、名人

第六层:互动区:

左侧:怀旧擂台(岁月留痕,由旧图寻找新貌)。右侧:上老照片 下怀旧视频

第七层:网站简介、广告热线、联系我们及登记证号等


论坛功能细分:

1,首页有登陆、注册平台(与网站登陆注册共功能)。

2,上方:

热门话题(由网管根据人气榜选择精彩首发贴放入首页第三层本站精粹栏)。

最新贴子(与首页第三层论坛最新同步更新)。

最新加入坛友

人气贴子(与首页第三层人气榜同步更新)。

3,下方:

论坛栏目如下:

我的老家:怀念故乡了吗?将以前拍的照片翻翻看看吧!说不定在这里找到你的乡音。

如歌岁月:不管你是风华正茂还是已经年华渐老,总有忘不了的过去。

城乡留痕:走过看过拍过,可有记忆留下?

哭唱山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

邂逅名人:有惊喜有失望。

新旧风景:旅游中总会碰到旧景,它变了吗?

各地(细到各地级市,主要是各地城市变迁类内容,城建档案为主)

变迁脚步(各地记者没有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稿件,以此为媒介记录这个时代)

官职在线(各地各级官员、职称变动情况及讨论)

坛友首发贴时如是内容贴(非跟贴),可按首页第五层专题分类(社会、生活、家庭、经济、环境、地方、科教、文体、旅游、名人、官职)依内容的不同选择类别,即可让贴子在论坛上发出的同时,进入内容分类页面。内容贴子分类进入编辑平台后,网管或编辑每天从相关类别按可读、可互动的要求进行选择后或加精华帖标志后放入首页第五层或第四层相关类别中。审核:考虑到政治因素,论坛每个帖子均由编辑及时进行发后审核,如有不妥,当立即封帖或移入资料库,发帖会员可以查看,修改。网站编辑发到网站的内容,均由内容总监进行审核,总编辑随时查核,并制定相应扣分措施。


盈利模式:

1,网站广告。有了流量后,应该可以吸引一些高端广告或与网站主流人群喜好相近的产品广告。

2,出版。这是办这个网站最大的优势,即内容独享性。网站上有了可读性很强的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势必需要进行固定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如画册、书籍等,形成影响后,还可以出版同名杂志(网站推出时就要进行商标注册,保住名字使用权)。也可以在纸媒上租用其中几个版定期推出特刊,产生效益后与纸媒合作者分成。如果合适,直接与报媒合作推广变迁文化,共同发展。

3,交易。接受某个行业委托对其变迁史进行组织收集等。同时,有一些图片应该有人需要购买使用权,网站可以从中策划操作,帮作者实现效益的同时赢得中介费性质的利润。而在其间网站还可以编辑整理成各种电子杂志,供达到一定级别的会员免费下载,不达到级别的会员则需有偿下载。当时还没有微信微博,所以,只能这样考虑,但有微信微博后,可以直接变身,借助微信微博的力量,加快宣传速度,加强吸纳会员的广度,尽快达到内容可利用来盈利的时间(如上马可以同步研制一个基于变迁网的“找同”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以加快内容推广宣传吸纳用户的力度);

4,宣传策划。为有需要的人或群进行不同于其它形式的推广,互利共赢,比如某地某行业变迁史的挖掘,如村史馆等,其实也是一种新形式的宣传策划产业,其它思路还会不断丰富。

5,活动。组织研讨、交流、展示,从中吸引商家赞助支持。

运营:

内容上,几个核心成员每天进行管理,搜索相关图文,进行内容更新。技术上,有专业成员维护。服务器,可租用或借用。资金,成本预核算后引入资本股或股东入股。

预算:

初期投入主要是办公场地及设备添置及运营维护三块。办公场所在一栋能通网线的别墅即可,位置偏一点都可以。租金不会超过5000元/月。设备一块暂时不好计算,因为服务器和电脑设备都是可以根据网站规模做不同的预算。运营主要是几个核心成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这一块也不好计算,可以随时调整。

营销:

以网上寻找有相同兴趣的人,进行发贴宣传或电邮邀请为主。多做链接申请。营销方式还将专门研究提出方案。

团队:

初期全部由股东业余操作,发展起来后再组织扩大职业团队。股东必须签约同担风险,互相依赖,一旦有退出,其在合作期间的付出须无条件留下(其中技术股东需有法律约定)。股东确定后成立公司,按有限责任公司架构进行运作。

技术:

建站及维护操作与内容更新上的协调。

前景:

参与股东对初期的人气不要有太大的期望,在坚持阶段各股东要有积极的心理承受力,争取1年有较大的流量和注册用户,2年有规模,3年有影响持平,4年有盈利。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1628年的明朝地图

七,以会员参股来解决用户粘性难题

既然看到了这个网站的最大短处是会员粘性问题,我当然必须拿出一个顶层设计,不管它最后实施效果如何,总之是有一个对策。

这个对策在网站启用第一天就置顶在《前言》或《致读者》中:

所有会员都是网站老板

变迁网今天正式上线!

从网站推出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结合网站发展思路,提出一个全新的建站思维:让所有会员都成为网站老板!

变迁---“让我们共同见证历史”。

社会天天在发展变化,变迁网就是要充分记录、反映这些变化!所以我们的办站宗旨就是:牵动人们怀旧思绪、打动人们记忆心弦;记录社会发展进程、反映人生浮沉起伏;再现产业兴衰更替、描绘环境变化枯荣。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略有怀旧性质的网站,因为它以文字、照片、音像等种种能记录过去的介质将历史留住。但它强调的是变化,目的是要让人们从中总结过去、看到未来。我们不是文史网站,不可能将历史长河全部载入,我们只要其中的一片片浪花。因而,变迁网是一个十分依赖内容的网站。网站内容越多、越好,它的发展前景才越光明!只有不断增多的会员,不断提供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找到的、忆及的种种变化,用文字和图片展示给读者,它才有存在的价值。

正因它依赖于会员,依赖于内容,所以我们觉得它实质上是会员大家的网站,将来不论网站如何发展,它都与会员息息相关,如果有所盈利,它也必须与会员大家共享!

因此,我们将其它网站一惯使用的积分功能,转变为股份功能:网站拿出50%的股权给所有会员。不管今后网站怎样发展,网站经营者将与会员一样只拥有一半的股份,共荣共享,但风险却不会让会员共担。

具体操作是:一旦你注册成为变迁网会员,就享有了变迁网的若干股份。这股份的大小与会员数量有关,也与每个会员的发帖量、发帖有关。当然发贴不是指灌水贴,它必须是内容贴,尤其是首发内容贴,编辑、版主都有权对好的内容贴进行加分。网站的每个编辑及各级版主本身就是会员,也分别每月都可获得不同加分,以体现其工作业绩。将来盈利后按分计股进行分红。会员越多,内容才会越多,网站才更有发展前途,故每个会员也不必为会员数量的增多分薄了自己股份而担忧!水涨才能船高!

也可能有人提出疑问:我都不知你这变迁网有怎样的盈利模式,虽然注册成为会员不需花一分钱投资就成了老板之一,但有什么用呢?我怎知道这网站将来有什么样的发展前途啊?运营成本及分红计算如何体现透明啊?

其实,盈利模式在建站时自然有考虑过的了,只是暂时不便公开。当大千世界的万千变化都尽入本网站,那时不盈利都难啦!

至于透明,网站经营者承诺:在每年的这一天,积分最高的前10名会员,将作为代表被邀来与网站经营者共同召开大股东会议,共商大计。会议全过程在会员中心专栏公开。那时网站所有发展问题及思考都将会公开到桌面上进行讨论,并共同决定网站未来的经营方向,网站经营的所有财务、编务等事务都会一一向会议报告----因为我们都是股东!

在网站最下面的“关于我们”中是这样写的:

“让我们共同见证历史”----这说明变迁网是一家以主题网站的形式反映社会各种发展变化的网站。

社会天天在发展变化,变迁网就是要充分记录、反映这些变化!所以我们的办站宗旨就是:牵动人们怀旧思绪、打动人们记忆心弦;记录社会发展进程、反映人生浮沉起伏;再现产业兴衰更替、描绘环境变化枯荣。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略有怀旧性质的网站,因为它以文字、照片、音像等种种能记录过去的介质将历史留住。但它强调的是变化,目的是要让人们从中总结过去、看到未来。我们不是文史网站,不可能将历史长河全部载入,我们只要其中的一片片浪花。只有不断增多的会员,不断提供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找到的、忆及的种种变化,用文字和图片展示给读者,它才有存在的价值。

变迁网,创建于2007年6月18日,变迁网域名的意思是人类5000年文明史加变迁两字汉语拼音首个字母。

变迁网采取一种独特的建站模式:与所有会员共同办网、利益共享  

这个操作思路在当时来说具有独创性,毕竟还没有一个网站敢于这样提。

一份事业未做先预败,并将其短处拿出来请所有参与者看得清清楚楚,以共同应对,这是需要胆量的。

这恐怕也是后来找不到支持者的主要原因。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1640年西方人眼中的大明地图

2012年和2015年,微信已经风行,今日头条也开始露出头角,所以当时我继续寻找合作者的计划书中,对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化。

比如,操作方式:以“变迁”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切入,吸引粉丝,增强对网民阅读兴趣的粘性,最终引导其进入并共建一个略有怀旧性质的网站,利用网站论坛和手机客户端增加网友互动及上传内容的便利性,最终形成以文字、照片、音像等种种能记录过去的介质、内容的、自己独有的资料数据库,并据此研究、分析、利用,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积淀成一种变迁文化产业。

盈利模式:一是新媒体粉丝、网站流量增多后吸引广告,包括各种植入式宣传收入,二是专门的政府或公益基金赞助,三是与各级政府及产业、行业、企业的宣传合作、资料收集合作,四是内容整理、分析研究之后的出版发行,五是纸媒(报纸、杂志,包括专版、刊物)合作使数据内容再次变现,六是大量独家数据的交易与拍卖,七是城市变迁档案会员、交流、活动与管理等方面的收入。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1820年大清地图

八,项目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在计划书中,我这样分析这个项目的竞争优势:

1,变迁是社会永远的主题,怀旧是人类情感世界最柔软的一个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需要。

2,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变迁纪录开始变得容易收集和归类,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进而成为一种文化,但这种文化需要专业机构培育和开发,如与强势媒体合作,这种文化就可以形成产业链。

3,目前变迁文化尚在培育过程中,如同溪谷中的细流,各种媒介中都找得到,一旦有机构专门培育、归集,就可以变成江河,成为社会洪流,先占有的机构就拥有并利用它变成产业资源。

4,这种产业资源可开发的价值随着盈利模式的细分而增多。

5,最终,变迁网的用户资源和数据资源相辅相成,随着我们的服务粘合在一起,成为变迁文化的推动者和获益者。

当然,项目的竞争劣势也必须讲明:

1,因为现在反映变迁纪录的资源到处都有,随时有机构可以加入,竞争性强。最终获益者只有一个,就看谁站的平台最高,谁的吸引力最强。

2,用户粘性因地域、数据量的限制,有局限性,开始时互相影响,获利的变数难以准确预测。

3,即使有了用户和数据资源,如何变为获利的平台会因经营者的操作水平、开发手段和技术上的制约,而呈现不同的预期。

4,与媒体合作的互利共赢尚未研究透,采取何种互利手段最佳还没有在接触中得到认证。

5,网站开发技术能否达到设计思路还缺乏实操。

6,投入预测也缺乏准确的数据分析,最终投入多少还没法定论,一旦盈利预期延长,投入中断,则前功尽弃。因此,投资者要有一个明确的承担失败的风险责任和心理准备。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2000年的惠州江北行政中心对面

九,风险与对策。

1,对竞争风险,可以利用平媒和现在的新信息时代,多手段抢先占领数据平台和用户高地(如利用媒体或机构的影响力迅速形成平媒中的变迁文化创造者和开发者,利用新媒体技术迅速成为吸引变迁爱好者最关注的阵地,利用营销手段迅速与各地城建档案馆建立联系,最终形成变迁文化联盟等等),使后加入的同行业者只是陪衬,无法达到获利的应有数据和用户量。

2,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用户粘性,如微博微信争取每个地级城市都开一个栏目如“变迁惠州”或“惠州变迁”,集纳内容,吸引用户;或开发一款手机变迁终端平台或APP,随时浏览变迁网上的最新信息最新贴子,随时上传拍到的变迁照片、视频,参与变迁新旧照征集。

3,通过会员入股建设的分利办法增加粘性。这种新型建站形式,同时也可以减少投资风险,三四年盈利期满后如果网站成一定规模,可以视情况决定是否争取风投加入。

4,物色并培育一支创新性强的经营团队,提高开发水平。

5,在网站制作过程中加强沟通,争取能够尽可能的达到上述功能设计要求。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记

2000年惠州市江北行政中心楼上看后来的市民乐园

不过,这些计划书上的内容最后都没正式实施,也就没法验证它的可行性了。

那个年轻人走路后,我当然不可能就这样将这个还没孕育好的胎儿生出来面世。后来我多方努力也找不到合适的接任者继续修改或另起炉灶,服务器及域名的一年租期到期后,就没了下文。

也就是说,这个创业计划变成了一个死胎。

现在,将这些往事写下来也只是留个印记,虽然是失败的印记,但总算是证明自己并没有虚度,或不想虚度。至少努力过了。

每个人老了回望,可能都留有各式各样的遗憾,但人生不可重来,这也正常。

一声叹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9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