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国得芯片发展得怎么样?
众所周知,2018年以后美国不断对我们的科技行业进行打压,尤其是芯片领域更是极限施压。即使是2020年拜登上来之后,施压力道不减反增。其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是光刻机,包括制造光刻机的基础材料如光源、光刻胶等核心原料,甚至连上游的EDA设计软件,芯片架构都受到严密的封锁。
作为半导体的发源地,美国是芯片规则的制定者,谁不听话就要“挨揍”。上世纪日本半导体发展迅猛,市占率一度达到50.3%,远超美国的36.8%。而在这时期,美国祭出“301”法案,严厉打击日本半导体产业。从此东芝、NEC、SONY的半导体开始没落,如今业务能卖的卖,退居二线甚至退出。
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高科技行业也在这几年井喷式发展,但是在半导体领域一直”缺芯少魂“。缺少芯片的半导体产业,很容易被人卡脖子。卡脖子意味着,掐住关键这一项,其他上下游都会被牵连,名副其实的命根子。
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一方面是我国科技起步较晚,美国已经率先几十年先发展;另一方面是早期盛行”造不如买“的思想,导致8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光刻机技术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
按照传统芯片地发展模式,即使我们突破了EVU极紫外光刻机技术,也让然是在美国为首的西方的规则之下,并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
可喜的是,现在芯片制程逼近纳米极限,突破难度成倍增加,摩尔定律暂时失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其他的发展之路,而小芯片技术被众多厂商看成是未来提升芯片性能的一个突破口。
所谓的小芯片,就是将单一的复杂的芯片功能拆分为多个简单的小型芯片。通过统一的接口标准,将多个简单功能的小芯片”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芯片。有助于减少芯片设计难度,通过”堆叠“的方式扩展芯片功能,提升整体性能。
早在2015年,英特尔就联合其他芯片巨头组成UCIe芯片联盟,旨在垄断小芯片的技术标准。然而多年过去了,这个联盟依然没有一个像样的芯片标准出来。其原因在于,他们坐享现在的芯片技术收益,没有强大的动力去全力发展小芯片;其次是UCIe联盟内部利益争夺,在标准的指定上迟迟未能统一意见。
相比之下,我国就没有这些问题。在美国技术封锁下,我国有很强大的动力去突破。并且在政策指引下有序发展。我国得小芯片标准规划去年才立项,2022年12月16日就已经完成标准制定并公布。
不得不说,效率非常高。连俄罗斯媒体都表示中国芯片势不可挡,美国是防不住的。
封锁吧,封锁个十年、二十年,中国什么都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