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是全球网络第一次也将是未来数十年最后一次换轨升级,IPv6衍生和融合技术标准的发展将满足未来网络持续扩大的客观要求,助力多领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数字技术创新的新赛道。
在此背景下,由全球IPv6论坛(IPv6 Forum)与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CFIEC)共同主办的“全球IPv6发展与标准演进研讨会暨《2022全球IPv6支持度白皮书》发布仪式”成功召开。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主任高巍分享了题为《中国IPv6部署与应用进展》的主题演讲。
中国推进IPv6规模部署的政策进程
中国推进IPv6规模部署的政策进程可以分为“技术储备期、产业突破期、规模应用期、引领发展期”四个阶段。
技术储备期(1999~2007年),我国IPv6研究启动早于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当时处于IPv6发展第一梯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启动了“中国高速互联研究实验网络”,是我国IPv6发展的里程碑。中国第一个IPv6试验网建立,实现了教育科研网IPv6互联互通。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启动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CNGI工程。
产业突破期(2008~2017年),前半阶段,全球IPv6发展尚不活跃,我国IPv6水平仍处于世界前列,但未进入实质应用阶段。后半阶段,全球IPv6开始发力,我国IPv6水平严重落后水平。
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了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国家发改委等十二部委启动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商用专项。
规模应用期(2017~2020年),我国IPv6发展开始发力,但处于爬坡阶段,还未形成较大突破。在2017年,中办、国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我国全面进入IPv6发展的快车道。
引领发展期(2021~至今),《行动计划》第二阶段结束,进入创新发展阶段。我国实现三个“全球第一”目标,引领下一代网络发展。工信部、网信办联合印发《IPv6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
IPv6规模部署第二阶段行动成果显著
当前,《行动计划》第二阶段已经收官,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互联网用户占比达到50%。此外,IPv6支撑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
截至2022年11月,国内运营商网络IPv6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全国已经有超过95%的CDN节点支持IPv6。国内主要13家云服务企业TOP20业务已完成改造,超过90%的云主机IPv6访问质量与IPv4访问质量基本一致。
截至2022年5月,63家国务院部门网站和32家省级地方政府网站,主页全部可通过IPv6访问;央企网站IPv6支持率达到97.83%。
2018年,中国IPv6活跃用户数占比为1.4%,直至2022年,中国IPv6活跃用户数占比为65.52%。与此同时,中国IPv6流量占比从2019年到现在形成了非常快的增长趋势,这个趋势还在继续。
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进入新阶段
2021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未来五年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重点方向。
以全面推进IPv6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主线,以提升应用广度深度为主攻方向,着力建设开放创新的技术体系、性能先进的设施体系、全面覆盖的应用体系、生态良好的产业体系,系统完备的标准体系、自主可控的安全体系,实现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从能用向好用转变、从数量到质量转变、从外部推动向内生驱动转变,打造创新发展新优势,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提供坚实支撑。
这一阶段以“深入部署”与“大规模应用”为核心,强调部署与应用之间相互协同促进。
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终端软件(APP、应用软件、浏览器)对IPv6的支持度;接入方式(无线接入、家庭路由器等接入设备)对IPv6的支持度;以及应用支撑、网络支持、应用服务等方面。
基于IPv6的网络技术还将持续演进
网络智能管控
基于iFiT等技术,实现基于真实业务流染色,获取业务真实性能数据,并可以实现逐跳、端到端等不同维度的测量。将网络真实数据采集与AI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推进网络管理的智能化,实现网络的“自动驾驶”。
应用驱动网络
基于APN等技术,实现网络对应用信息如带宽、时延和丢包率等参数的感知。基于应用感知可增加区分服务、分层服务质量、网络切片、确定性网络、业务功能链、比特索引显式复制IPv6封装(BIERv6)信息。
实现面向应用的网络优化与质量保证,需要防止用户误报或滥用应用感知信息,需要对安全事件强占网络资源。
网络内生安全
每个网络设备分配了独一无二的IPv6地址,不需要NAT转换,有利于事后追查回溯,提高安全的保障性。庞大的IPv6地址,使得在IPv4网络中常常被黑客使用的嗅探扫描在IPv6网络中变得更加困难。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邻居发现(SEND)协议通过独立的加密方式,保证了传输的安全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通信官”,转载请联系授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