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再降54%:特斯拉狂打价格战,国产电车陷入两难

发布一下 0 0

特斯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头部品牌拥有行业内最高定价权”这句话的真实性。

2023一开年,特斯拉就掏出了一把利刃,最高4.8万元的大降价对于原本就已竞争内卷严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几乎贴身肉搏的国产品牌而言犹如一把屠刀。特斯拉降价后,对于推动销量增长的效果立竿见影,短短几天销量订单暴涨,各地线下门店咨询和体验样车的客户也明显多了不少,更是创下3天3万辆订单、7天就卖出近9万辆车的火爆销售业绩。

成本再降54%:特斯拉狂打价格战,国产电车陷入两难

因降价推动了订单激增,显然表明了一点:对于消费者市场,购车成本仍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特斯拉降价参与市场竞争,压力势必会传导到其他车企身上。

显而易见,价格才是第一竞争力,尤其在疫情反复冲击后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市场购买力下行,行业领军品牌的特斯拉率先挥起了低价屠刀,对于促进销量增长、拉动市场需求的刺激效果显然是十分显著的。不过,当外界认为特斯拉的降价已经到了上限时,却没想到,特斯拉对于价格战竟然又憋出了又一计杀手锏。

近期,特斯拉在社交平台发布推文,4680大型圆柱电池量产取得了重大突破,上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生产了86.8万颗大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电芯,可以支持1000辆Model Y装车需求。这意味着,得益于新技术新电池的突破,后期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将大幅降低,也就有了更大的降价空间。

成本再降54%:特斯拉狂打价格战,国产电车陷入两难

那么,同样是电池,两种电池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哪呢?实际上相较之下,4680电池相比2170电池具备诸多明显优势,4680大型圆柱电池具备相当于2170电池5倍的能量密度,输出功率提升足足6倍,续航里程也提升了16%,而成本却更低了,相较于之前的成本降低14%。

此前,马斯克就曾表示,一旦后期特斯拉汽车使用4680电池,再结合材料与车辆设计的改进,生产成本最高可降低54%。

好家伙,一再疯狂降价的特斯拉本身就已是行业“卷王”,更可怕的是一旦全面启用新电池方案,成本能够直接折半,根据特斯拉目前的行事做派,完全有可能再次挥起价格屠刀推动进一步降价。价格永远是第一竞争力,尤其是在经济萧条、购买力下行的市场环境下,大幅降价的特斯拉显然更加能够消费者市场的认可,成本降低了,更大的空间可用于把价格打下来,特斯拉的大降价后销量暴涨,但另一方面,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却把压力给到了其他新能源车企。

成本再降54%:特斯拉狂打价格战,国产电车陷入两难

20万元价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本就没有太多故事和情怀可讲,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置以及更持久的续航,才是消费者最看重的主要因素。特斯拉利用其成本上的巨大优势,价格三年降了十多万,行业卷王的价格屠刀的每次挥刀相向一次次冲击着价格底线,对于造车新势力们既是降维打击,王者下场主动死磕价格战,价格优势加持的特斯拉正在一步步将其他车企逼入绝境。

对于降价,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表示,“坚持以成本定价。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促进经济发展,释放消费潜力。”一方面,表明了特斯拉后期仍有降价的打算,另一方面,也表明特斯拉的成本优势显然根本不惧打价格战。

中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在2022年年底正式退出,多家车企酝酿在2023年涨价,原本就价格普遍较高的本土新能源汽车即将迎来一波涨价潮。但特斯拉“不讲武德”的一番大降价操作,硬生生将原本计划涨价的国产电动汽车出了一道难题:不降价,就失去了价格优势,竞争力难免被特斯拉压制,从而失去更多订单和市场;如果跟进特斯拉进行降价,原本就成本高、利润少的现状,不免亏得更多。

表面上,特斯拉降价背后的真实诉求是为了争夺更多市场,但与此同时,一场围绕电动汽车腥风血雨的价格战也正式揭开帷幕。跟还是不跟,如何直面特斯拉持续加码、屠刀所向的价格战,已经有部分国产车企做出了选择。

成本再降54%:特斯拉狂打价格战,国产电车陷入两难

1月14日,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AITO问界宣布全系降价,最高降幅可达3万元;1月17日,小鹏汽车三款主力车型G3i、P5、P7全部下调售价,最高降幅可达3.6万元。

更可怕的是,根据目前局势看来,特斯拉率先发难,问界、小鹏纷纷选择了跟进降价,但与此同时却也折射出另一个行业问题:如果只降价却压不下来成本,国产新能源和特斯拉打价格战的最终结果充其量只能是加快自身内耗,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之后,谁的成本更低、利润更高,才能笑到最后,目前看来,如果继续深入打价格战,国产电动汽车显然不具备和特斯拉死磕到底的底气和优势。

成本再降54%:特斯拉狂打价格战,国产电车陷入两难

尽管同样是降价,但相较之下,特斯拉超高的毛利却是其他车企无法企及的高度。数据显示,在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出售每辆车获得的毛利润为15653美元,是大众汽车的两倍多,是丰田汽车的四倍,是福特汽车的五倍。特斯拉单车毛利率为27.9%,在行业内高居全球顶端,而大部分国产新能源车企却几乎是不赚钱的,根据金十数据发布的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单车平均亏损883美元、小鹏为9889美元、蔚来每卖出一辆车亏损15290美元。

造车新势力们维持现价,就已经是赔本赚吆喝了,如果再降价必然会导致本就入不敷出的经营现状亏损进一步扩大。

成本再降54%:特斯拉狂打价格战,国产电车陷入两难

关于特斯拉降价对于行业的影响,后期会怎样现在很难预测,但至少目前看来为了争夺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显然是国产电动汽车无法规避的一场硬仗。动辄成本降低54%,充分特斯拉掌握核心科技后的技术优势正在转化为价格优势,降价虽然不是什么高明的招数,但却是刺激广大消费者购买新车最为简单粗暴的促销方式了。

另一边,本就由于成本高、利润低的国产电动车如何在降价后,进而避免因降价而导致自身亏损的窘境,不跟没销量,跟了没利润,特斯拉把降价压力给到了国产电车企业,如何走出进退两难的处境是一大难题……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0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