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的那些巨头们,他们的科技技术可以横扫全球,但是为什么会在中国遭遇困难,屡战屡败呢?
除了对于科技行业的监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美国的科技对与自己科技发展的盲目自大。
纽约时报又一篇报道说:很多的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屡屡遭遇失败。
除了苹果、微软、以及英特尔等公司之外,很多科技巨头都在中国市场碰了一鼻子灰,比如说脸书和谷歌。
其实很多美国科技公司在我们中国处处碰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
比如说脸书和谷歌,因为这两家公司自身的高傲,不愿意放下身段,不配合中国网络监管要求,以至于早年间不愿意投入精力去做中国本土化的改变,以至于这两家科技公司因为自己的骄傲和自大白白的丧失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然后就是Uber这个打车软件的公司,在一场补贴大战之中直接被滴滴、阿里以及京东给打败。
而Groupon这个外卖科技公司更是被大众点评和美团打的体无完肤。
那么这些公司的失败到底是为什么?
大鱼儿就给各位分析一下,美国的科技巨头能够在西方国家攻城略地,但到了中国为什么处处碰壁的原因吧。
大家都知道,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时间,以及中国赶超西方科技的决心和自己累积的技术,早已经将很多科技都本土化的融入到了中国老百姓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去。
中国的科技公司知道老百姓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也愿意配合国家的监管,给老百姓一个更好的网络以及科技环境。
而西方国家则是只看重科技的发展和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不理会每个人的需求。
大家应该清楚,很多来到中国的留学生都会发现,中国的科技进步以及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
在美国等很多西方国家,出门需要带现金或者是银行卡。
一但是没有现金和银行卡出门就非常不方便。
但是在中国,只需要一部手机你就可以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
要知道,中国的投资环境是公开透明的,不会压制任何一个海外的科技公司。
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公司都能够在中国开办分公司,开展自己的事业,推广自己的科技产品。
但是美国那些自大的公司认为他们在西方其它国家攻城略地的战略方针在中国一样能够成功,这一点其实就已经让很多美国的科技公司在中国的创业之路开始变的艰难了。
不过这些科技公司的科技技术即使再厉害,他们也忽略了要在中国生存的两个主要因素。
第一个就是本土化,第二个就是便捷。
因为中国是全世界为数不多可以做到无纸币化的国家之一,这一点是中国科技的进步以及赶超世界的骄傲之一。
另外一个就是监管,不论是海外还是国内的科技公司都需要监管。
如果这些科技巨头在中国的市场上不被监管,不被约束的话,最终的结果就是会扰乱了中国的科技市场,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巨大的麻烦,也会给国家科技进步带来损失。
毕竟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良性竞争,竞争一旦失序引发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看看日本和韩国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日本以及韩国没有在当年的金融海啸冲击之中缓过来,最后耗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才缓过劲来,其根本原因就是市场监管的不到位,导致了海外公司冲击本土市场。
发现问题的时候,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政府已经没有办法去帮助本土企业了。
而如今很多硅谷的科技公司难以进入到中国的市场中来,最根本的原因除了他们的自大和骄傲之外,他们拿着自己的那套思维模式根本就很难进入中国的市场。
我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也是一个占据全球市场份额非常大的大蛋糕,如果美国的那些科技巨头们依旧抱着他们的骄傲和自大,那么他们永远都不可能在中国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我就举两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就能够发现问题。
在Uber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广告铺天盖地,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是使用过的人都发现这个打车软件用起来相当麻烦。
因为Uber只接受信用卡付款。
在人均一张甚至好几张信用卡的美国或者是欧美其它国家,这个软件的确很好用。
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很多老百姓手里根本就没有信用卡,保守估计,中国人信用卡的持有量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不到。
因为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习惯使用微信支付或者是支付宝。
所以Uber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不根据中国的市场需求做出调整,想当然的以为中国人就应该和美国人一样去使用Uber的思维,就注定了这家科技公司将中国市场的大蛋糕给拱手送出去了。
而且在美国,发票没有固定的格式,各个州的治理不能统一,美国人如果使用商务性质的打车服务,他们是可以收到Email的发票用于报销。
但是在中国,Uber直接就没有开发票的这个选项,也是导致了很多人体验Uber之后选择放弃的原因。
虽然说,Uber最后开通了线上发票以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方式,但是那个时候为时已晚,高端的商务打车市场早就被适应了本土化的滴滴等公司给抢去了蛋糕了。
再然后就是沟通。
美国的消费者习惯使用Email和客服沟通,基本上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很少会有打客服电话的习惯。
而中国的消费者则是喜欢打电话咨询,因为这样会更加快捷方便,沟通起来也会很清晰。
Uber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还是沿用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那一套,根本不开通所谓的客服电话这项服务,就摆一个联系邮箱。
很多人想要赶快处理自己使用Uber遇到的麻烦,却还要苦等客服邮件,这是中国人难以习惯的事情。
因为随着中国的发展,整个中国都处于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之中,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快速的解决方式。
而邮件这种慢吞吞的处理方法是中国人难以接受的,而且很多人根本就不会使用邮箱,也就导致了很多使用Uber的客户投诉无门,最后只能选择更加便捷的滴滴等打车软件。
其实不只是Uber,这种因为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导致用户体验恶劣,最终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典型还有很多。
其实,除了Uber之外,还有爱彼迎这个美国的软件公司。
他们当初进入中国之后,很多中国人也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使用了一下。
但是体验过的人很多都表示,体验感极差,使用起来太麻烦等等。
虽然挂钩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但是支付环节会导致软件经常崩溃甚至闪退。
打电话给客服,客服直接说,是语言环境造成,要求客户把手机语言换成英文。
很多人切换成英文之后,这种闪退和软件崩溃依旧存在,并且长时间软件的更新都没有完全处理掉这个BUG,导致客户直接选择了不再使用爱彼迎,最终导致爱彼迎难以在中国市场站住脚,这又是美国硅谷的自大和骄傲惹的祸。
在亚洲很多国家的用户眼里,也许硅谷自带很多闪耀的光环。
很多人认为,只有少数的几个公司可以和硅谷分庭抗礼,比如说硬件成面上的三星公司和索尼公司。
但是更多的人会觉得,物联网层面上,很少有亚洲本土公司可以和硅谷巨头们硬碰硬。
然而,中国的科技进步,软硬件的不断创新,也让中国成为了目前亚洲地区唯一一个可以抗衡美国硅谷科技市场的标杆。
中国的很多科技产品和互联网成品也在美国以及全世界都赢得了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硅谷的那些所谓的科技大佬们在与中国科技公司竞争的时候就暴露了自己的软肋。
说句通俗点的就是不够接地气。
说句高大上的就是自己自大高傲的只想让客户适应自己,而不愿意让自己去适应客户。
所以,在现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里,科技巨头之间的角逐往往就是体现在细微的客户体验上。
只有便捷高效的客户体验环境才能够为自己的产品迎来客户的买单。
否则中国科技的崛起势必会在未来将给不可一世的美国硅谷一记响亮的耳光。
大鱼儿目前在海外旅居,今日打车软件上的糟糕体验写了一些有感而发的东西。
这些都是大鱼儿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什么不对的,也希望大家能够在评论区指正。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