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支撑作用,坚持科学预防、合法预防、准确防控,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河南省靠近湖北,大量人口在武汉工作,春节前回到河南各地。疫情形势严峻。但目前河南因为抗疫各方面不断“硬核”,还没有出现令人担忧的情况。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了解到,在河南众多“硬核”中,大数据特有的“硬核”带来了突出的效果。河南利用大数据通信链接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加大推动各种数据收集的力度,高效建立大数据支撑的联合防控体系,为各种疫情防控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取得积极成效。
首先,大数据调查准确地帮助早期发现和早期报告疫情
(a)建立畅通的数据库渠道,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
河南大数据局、省委网办、省公安厅、卫健委、通信部、河南移动、联通、电信等多家单位骨干人员组成工作组。2月5日,建立全省疫情防控专题数据库,加强疫情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
同时,畅通河南省“互联网监管”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渠道,测试“互联网监管”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渠道,确保河南省视频监管信息能够在国务院第八会议室展示,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及时有效提供河南数据。
充分利用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三大运营商、全省疫情防控专题数据库等数据资源,对2019年12月1日以来与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有密切接触者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筛选。截至2月10日晚10时,全国“互联网监管”平台、省公安厅、教育厅、交通局、税务局等部门共收集移动互联网数据1152万条。
结合相关资料,对与获得性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可疑人员进行比对,在2月2日前15天内,对从武汉到河南停留2小时以上的1万人进行综合检查,及时报送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为综合防控提供数据服务。
(2)各地充分利用大数据,综合调查,取得实效
商丘市成立了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数据组,由市政府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牵头。协调市公安局、交通局、卫健委等单位,建立和运行全市大数据应急管控平台,收集和分析各方面数据,全面核实信息,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准确防控提供依据。第一时间按县、市对交易商信息、同车确诊病例信息、同户确诊病例信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共同生活人群信息共3189项进行分类传递。经市、县、村三级密切调查,截至2月10日上午12时,调查资料涉及2394人,确诊6例。
三门峡市在72小时内高效启动了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收集了疫情动态信息
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通过向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供重点人群和密切人群信息,协助调查,为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服务支持。1月26日至2月10日,从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获取11批总数据,并上报至省级疫情防控指挥部,通过精准定位(前一天凌晨3点的位置)将数据分发至17个省级城市和济源示范区,为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点方向,提高了精准防控效率,有效避免了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比如,1122名接受过飞机调查的人,在河南确诊了8例患者;在与同一家庭关系密切的7322人中,有148人是在河南确诊的。从省辖市来看,以商丘市为例,密切接触者3189人,参与调查2394人,确诊9例。
(2)跟踪疫情区域变化,深入防控
通过跟踪疫情的区域变化,及时查看疫情高发地区进入河南的人员信息,为深入防控提供数据服务。近日,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不仅将用户从武汉进入河南的数据上报,还将用户从湖北省黄冈、孝感、随州、襄阳等地进入河南的数据上报至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并及时对流入集中的南阳、信阳等城市进行提醒。
(3)开辟“疫区”,提供综合服务
河南省政府服务“河南事务办”近日开通“疫区”,推出“疫情动态”(实时显示全国疫情数据及相关信息)、“疫情同程查询”(快速查询同趟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走访公共场所的交通频率)、“疫情报告”(发挥群众力量,监督举报各类违反国家和河南防疫规定的行为), “权威新闻快报”(通过正规渠道让群众了解疫情相关工作的真实准确信息)、“新型肺炎求助渠道”(主动反馈相关部门进行诊断、疑似、密切接触者、尚未隔离治疗的发热患者),目前正在开发“健康申报”、“发热门诊”、“网上购药”等功能。
p>(四)各地探索多种举措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郑州市上线全市统一居民小区健康登记管理系统,对多个小区进行在线管理。该系统以每个小区为单位,实施“一小区一码”,为每个小区提供专属二维码,用于小区居民扫码登记健康信息,不再进行人工登记。小区居民通过手机扫描本小区二维码,填写个人健康信息,一次性完成个人相关信息登记,再次出入小区只需扫码核验,实行一次登记、多次扫码。非本小区居民不进行个人信息扫码登记。对于无法通过手机扫码登记的老人、儿童等群体,出入小区填报信息时由监护人或小区工作人员予以辅助登记,核验后方可通行。既方便居民出行,又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全面提升了疫情防控智能化管理水平。
开封市推出“一码通”,疫情期间权威消息、靠谱信息一扫全知道。老百姓只要一扫码,瞬间就能知道全国、全省、全市与疫情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全市发热门诊详细地址,对湖北、武汉滞留人员以及外地滞留人员开放的宾馆,全市批准营业的正规商场超市等,及时了解权威信息,增强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
商丘市将热线确定为全市疫情问题线索举报电话,全面征集受理举报疫情线索,及时形成疫情工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交办各县(市、区)及市有关部门限时办理,确保疫情工单不过夜、当天诉求当天办。截止到2月9日,受理反映有关疫情问题事项件,办结件,办结率100%。
三、推动“网上办事”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一)全省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
全省大力推行“预约办”“网上办”“掌上办”和不见面审批。通过河南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热线、“豫事办”APP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征询收集企业群众节后集中办理和急需办理的事项,确保实现网上办,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接触;推广“豫事办”APP和支付宝小程序,对已上线的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生活缴费等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确保业务办理渠道畅通,提供更多服务掌上办、指尖办;利用多渠道公布各类办事窗口值班电话和咨询电话,对于确需要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做到服务人员下沉就近办,速来速办,尽量减少人员“面对面”。
(二)各地积极引导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
河南省各地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部门,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延迟(暂停)开放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市民之家)办事大厅窗口线下服务推行网上办、预约办的通知(公告),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等线上办理方式,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感染,有效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要求。同时采取最严格的举措,细化落实各项联防联控措施,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疫情发生蔓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驻马店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1月30日发布《关于开展“网上办”“掌上办”的倡议书》,公布了全国一体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河南省政务服务网、“豫事办”APP、“咱的驻马店”城市门户APP和驻马店市政务服务大厅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等注册方法和网上办事操作流程。
开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1月29日上午召开政务服务窗口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关会议精神,通报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对全市各级政务服务窗口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漯河市明确暂停办公期间可开展网上申报、预约办理和帮办服务,尽最大努力方便和服务群众,同时积极采购口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资,提前做好实体大厅开放前的疫情防控准备工作。
洛阳市全面梳理急办事项,共梳理出市发改委、社保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等15家单位61个急办事项,并将市民之家现有256个窗口调整开放85个,实行预约办理和自助办理,2月3日至6日共为155名预约群众办理了相关业务,通过在线和自助办理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四、推行“网上办公”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一是架设公文通道,高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1月26日连夜组织技术力量,依托河南省政府办公网络和应用系统,开通了省防疫指挥部电子公文通道,指挥部可在网上向各省辖市、直管县和省直各部门发送并接收电子文件。1月27日上午安排专人进行系统使用培训,畅通疫情防控信息上传下达通道。
二是建设省级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围绕省直厅局间、地市间的公文流转会签(涉及印章、交换、安全),在协同平台实现网上政务服务在线审批,在PC端和移动端均实现互联网应用,具备小规模视频会议、移动端办公等协同办公功能,加快开发全省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同步开放建设省级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移动端“豫正通”。
五、利用大数据推动复工复产
一是充分发挥好河南省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推动中小微企业利用平台在线贷款,防止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
二是积极推广“不见面招商”、在线审批,充分发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等功能作用,推动在线办理、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做好立项、开工、投产全过程服务,加大新投产项目开工力度,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项目储备和项目支撑。
更多精彩,请关注“国脉数字智库”及“数字政府智库”SO
(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新型肺炎最新动态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