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继续讲【孩子也能听的机器人发展史,从3000年前开始讲起】,各平台同步分享。
“机器人”一词,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我们中文并没有这样的词。按道理来说,人就是人,机器就是机器,怎么会有机器+人这样的组合,把人变成机器,或者把机器做成人的样子,都代表着讲一种无生命的东西与一种有生命的东西结合起来。那这样的概念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既然“机器人”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那可以查看一下机器人的英语robot这个词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google Ngram来查看一下这个词在历史书籍里出现的频次。
在看查询结果之前,很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Google的这个Ngram这个工具有多厉害。说起google公司,那大家一定知道这家公司有多牛,他们除了是我们最熟知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巨无霸公司外,google公司还开发了手机安卓操作系统,无人驾驶Waymo,生命科学Calico等等,这些无不都是各个细分科技领域的领头羊。google公司做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不知名的但是又非常疯狂和有创意的事情。
比如我们要用的这个google Ngram工具。Ngram是google公司简单粗暴的将人类历史上从16世纪至今的千万册书进行了电子扫描,把这些纸质书变成了电子数据库。google又通过一系列算法将这些电子数据库中单个词语或者短语识别出来,可供用户去查询这些单词或者短语这些书籍中随着时间出现的频率,这样可以用来侧面的分析一些词语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Ngram包含8种语言,英语的书籍占的最多,能有一半多。我们在Ngram输入单词“Robot”可以看到一个曲线图。
在曲线图上可以看到,“robot”这个词在1920年之前基本上没出现过,从1920年之后,“robot”一词被用的频率逐渐增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robot一词的出现频率开始回落,直至到千禧年,robot又开始热门起来一直到今天。
从Ngram上来看,robot一次是1920年左右是个转折点,那在那个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让robot这样一个新鲜的词语被发明出来,引领机器人这个话语至今将近100年呢。
既然Ngram是从书籍角度来搜索的,那说明在1920年左右一定有一本写关于robot的重要的书面世。而事实上,robot这个词最早出现的并不是在书中,而是在一个舞台剧的剧本中。捷克小说家、剧作家Karel Capek(恰佩克)写了一部科学幻想剧R.U.R 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中文叫罗索姆万能机器人。剧本中的有一种由人类制造出来的人形工作机械,具有人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这部作品原著是由恰佩克的母语捷克语写成的,其中这种人形机械在剧本中被称之为robotnic。事实上,robotinic在捷克语中也没有这个词,而是恰佩克根据捷克语robota改变而来的,robota的捷克语的意思为苦工、奴役的意思。
robotnic就这样变成当时的一个网红词,随着这个科幻剧的走红也被大家广泛应用。这个和现在的网络流行词汇很像,像什么996,YYDS,屌丝,这下芭比Q了差不多一个意思。
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可能是有一小部分人在网络上交流,慢慢传播到更宽广的范围内。这种新的词往往包含了很多的共识信息在里边,一个词说出来可能代表一个一句话甚至一段话。robotnic当时也差不多这样。
恰佩克的这部剧作,在1921年就被搬到了舞台上,首演在捷克布拉格的民族剧院,演出结束后就在捷克大火。
罗索姆万能机器人在1923年跨出捷克国门,来到了大不列颠英国的首都伦敦上演,在英国当时翻译出来的科幻剧的英文名称叫中Rossum's Universal Robots。在1923年,伦敦的第一个电台刚刚成立,电视机这一年刚刚开始研发,普通人民的娱乐和精神消费还停留着报纸,书籍等传统媒体上。
当时科幻题材的舞台剧也基本没有,各种科幻的原型也主要是靠人们的想象力在各自的头脑中建立。所以当时罗苏姆的万能机器人在伦敦一上演,立马就引起了轰动。
这部科幻剧中的机械人最后主宰了地球,开始杀死人类,这个超乎寻常的剧情设定和由真人演员扮演的舞台效果,一下就成了所有人的热门话题。人们茶余饭后张嘴闭口的谈论的都是robot,不知道robot那就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相当于现在不知道热门电影或者网络综艺节目一样。
我第一次看施瓦辛格主演的《终结者》,未来战士那种直接的视觉冲击和来自未来机器人对付弱小的人类时的那种巨大反差,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超级震撼的,《终结者》当年一上映就获得巨大成功,那在1920年代的《罗索姆万能机器人》与《终结者》相比,有一定是过之无不及。
该剧随着在英国的走红,“robot”变成了一个人人都在用的专有名词,这样,robot就在西方世界彻底流行了起来,一直被沿用到了现在。我们常常说汉语中有很多舶来词,当年robot也是舶来词,只不过是从捷克漂泊过来的。
那到我们中文这里的“机器人”是怎么被翻译过来的呢?是从捷克语的robotnic还是从英语的robot翻译过来的呢?又是怎么被翻译成为“机器+人”的呢。
“机器人”一词并未在中国古文中出现国。从各种汉语词典、辞海中查询到的机器人的解释也都是类似于这样:“能模仿人的某些活动的一种自动机械。一般能实现行走和操作生产工具等动作”。这样的词语表达方式一看就已经有了近代西方的学术那种话术套路。
我继续利用google的Ngram查询了一下中文“机器人”,得到的结果是,在2000年之前,“机器人“一词用的频率是非常低的。但我们在巴金80年底的作品已经能看到机器人这个词的身影了,在他的《探索集‧春蚕》中写道:“一个作家倘使不照自己思考写作,不写自己心里的话,那麼他一定会让位给机器人。” 由此可见”机器人“一词在上80年代的时候,已经是个通用词汇了。
google Ngram对中文的支持一定是有限的,应该是Ngram数据库收录的中文的书籍不如英文的多。
于是乎,我又转向国内的书籍数据库查询。国内的数字化文章最全的估计要数知网了。
从知网上能搜到的最早的含有“机器人”的文章是1959年7月刊的《世界文学》,作者是罗大岡老师,文章名为《近年来法国进步小说概括》,其中出现机器人字眼的一段上下文为:
阿拉贡在小说中反映了这一点, 意义非常重大。加罗迪认为阿拉贡的新小说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够将一个艺术家的劳动和人民大众的斗争结合起来, 因而艺术家从沙漠一般的个人主义中解救了目己。最后加罗迪认为反共宣传经常把共产党最歪曲成为机器人而阿拉贡的天才能使他通过共产党员的形象,重新给人的情感深处伟大、复杂和深刻的力量以真正的生命和光辉的表现。
这篇文章是在中国解放10年后发表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文学家探讨西方世界的小说发展情况,文章中有很厚重的年代感。这篇60年前的文章是我能找到的最早的代有“机器人”的字眼,从文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机器人的意思和我们现在的通常意义上的机器人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篇文章中借由“机器人”来表达“机械式”、“无脑式”的意思。
从罗大冈老师1959年的文章来看,50年代已经将机器人当作一个通用名词了,应该就是在1921年到1950年代之间就已经通过恰佩克的《万能机器人》传播到中国,然后再被翻译成了中文”机器人“。
我从各方搜索到的《万能机器人》这个剧本的最早的翻译出自我国著名捷克翻译文学家杨乐云老师。杨乐云老师是在《万能机器人》剧本问世的前一年,即1919年出生的。杨乐云老师在1948年后历任捷克斯洛伐克驻华大使馆翻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副编审,在1956年开始发表包括《卡·恰佩克戏剧选》在内的翻译著作。
不管如何,”机器人“一词由最早的这些翻译家们,根据文学作品中的这种新型的物种”robotnic“的描述,为我们带了一个面向新时代和全世界通用的”网红词“。而一个新的词语的出现也往往是用现有的词组合而成的,幸好,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机器“一词。
在宋代,黄庭坚的作品《和谢公定河朔漫成》之二中:“直渠杀势烦才吏,机器爬沙聚水兵。” 这里就有机器一词,宋代的崔公度《珠湖赋》:“嗟虽鉴其眉睫,疑未晓其机器。”也有机器一词。古代的”机器“一词与现代的”机器“的意思也基本一致,是机械、器具的意思。
到了清代,黄钧宰 《金壶浪墨·刘中丞书》中:“且彼製造物件,均用机器,较 中国 之用人力者,固有灵钝之别。”
清代的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中:“顾夷性狡譎,恃其机器舟械之利,出语骄横,不可制。” 这些书中出现的机器一词更加接近现代对于机器的定义:”由零件装成,可运转,能变换能量或产生有用功的装置。“
出现”机器+人“这样的根据意思翻出凑出来的新词,而不是直接的音译比如把robot音译成”肉巴塔“,这在上世纪20年代后的中国,可以说是顺其自然,顺利成章的事情。
robot一词诞生在1920年,距今只有100年。研究一段历史只是100年,显然单薄且又片面。越长远的历史,越能让我们后人拥有更全面的认知。事实上,机器人的历史远不止这100年,虽然在robot一词被发明之前,中国还没有“机器人”这样的物体描述,但是其实中国古代已经有了类似的东西,而且出现在距今2000多年前,它们不叫机器人,也不叫robot,它们是中国古代的“俑”。
俑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下次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