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最会卖房的车企!
前不久,位于郑东新区的海马公园给业主们秀了一波新操作!
有业主表示,海马公园C区物业不仅将7号楼的物业用房出租给一家整形医院,还将楼下的休闲广场也划给整形医院当停车场用,这种做法极大损害了全体业主的权益。从而引发业主们纷纷维权。
作为海马地产在郑州开发的第一个项目,海马公园可以说将“创新实干、坚忍担当”的海马企业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为造车搞钱!
而相比于“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的海马公园,6公里外的郑州海马汽车工厂则显得有些冷清、凄凉!坊间传言,海马汽车郑州二厂、三厂已处于停产状态,不知真假?
自从脱离马自达的光环后,老牌车企海马便在汽车圈里没了存在感,日渐被边缘化。在持续亏损的背景下,一直靠“卖家当”输血过日子,如今“押宝”新能源汽车的海马能否逆袭变“黑马”?
01
六年连亏超66亿
年销量不及比亚迪零头
1月31日,海马汽车(全称海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营业收入22-2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2.7-18.7亿元。
海马汽车表示,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系:2022年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给实体企业经营带来严峻挑战。此外,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行业向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深度推进,受此影响,部分传统燃油汽车产品经营压力剧增。
再看销量数据,海马汽车2022年全年产销分别为23667辆和24392辆,分别同比下滑20.22%和17.35%。与2016年的21.6万辆销量相比,6年时间销量相差9倍。
对比一下比亚迪,去年12月销售23.5万辆,全年累计销量为186.8万辆。
全年销量不及比亚迪单月零头。
邦君整理海马财报发现,自2017年-2022年,海马汽车连续6年亏损,扣非净利润累计超66亿元。中间2019年、2021年净利润虽为正,但背后依靠卖房、转让优质公司股权、政府补助等非经营性收益扭转。
六年前的海马汽车,销量超20万辆,营收破百亿,为何会持续亏损?
02
历经高光后
老牌车企一蹶不振
海马汽车创始于1988年,曾与吉利、长城齐名,算得上老牌国产车企,后借壳ST金盘上市,连续17年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
谈及海马汽车,自然绕不过马自达、一汽这个两个品牌。三者之间的爱恨情仇在现实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三者博弈的结果,海马汽车无疑是受伤最重的那一个。
早年,海南汽车制造厂与马自达“联姻”成立海南马自达,但苦于没有生产资质,面临发展瓶颈。于是,海南省将海南汽车制造厂100%国有资产无偿划给一汽集团,并成立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海南汽车制造厂虽获得生产资质,但也失去了主导权。
2000年,海南汽车制造厂厂长景柱另起炉灶,成立民营海马集团(全称海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制造汽车,继续与马自达合作。
后凭借普力马、福美来两款车型走向全国市场,其中福美来曾与别克凯越、现代伊兰特一起成为热销产品,民营海马集团一时风光无限,这也是海马汽车被大众熟知的开始。
2003年,海马集团收购*ST金盘,并注资上市公司,后变更为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如今的海马汽车。
2004年,海南省组织一汽集团和海马集团整合省内全部整车生产性资源,组建了中国第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一汽海马(有限公司)。其中一汽集团、海马集团和海南省政府各自持股49%、49%和2%。
2005年,马自达看上财大气粗的一汽,并成立一汽马自达。次年,马自达果断“抛弃”一汽海马,后海马汽车开始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而另一边,一汽集团在几度试图掌控一汽海马失败后,便逐渐放弃了对一汽海马的扶持。
2007年不甘心的景柱回到老家河南,在郑州重新组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陆续将海马汽车的畅销车型从海南转到郑州。
这是一道分水岭。
2007年至2013年,缺少核心技术的海马汽车只能依靠马自达的“余温”艰难度日。
直到2014年,摸黑走路的海马汽车推出S5车型,得益于当时SUV市场的火爆,海马以自主研发的发动机、靓丽的外形为卖点,再创辉煌。
2015年,海马郑州基地整车销售突破10万辆,营收突破100亿。入主中原八年,海马从零开始,拥有了三个整车工厂、一个发动机工厂、一个变速器厂、两个研发中心、两个零部件产业园、一家地产公司、一家投资公司......
2016年S5销量超过10万台,支撑了海马汽车销量的半壁江山。同年,海马汽车将总部迁至郑州。
但后来,海马S5并未像哈佛H6那样一路长红。自2017年后,海马汽车销量、营收双双下滑,并陷入亏损状态。虽然海马汽车“牵手”小鹏做代加工,但也并未扭转亏损局面。
由于2017、2018两个年度连续亏损,海马汽车于2019年被“戴帽”更名为*ST海马。
为扭转局面,2019年原海马董事长景柱回归一线重掌海马,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变卖几百套房产后,才使2019年净利润扭亏为盈。
海马汽车曾公开表示,2019年海马出售旗下房产344套,收款1.62亿元,出售房产已占海马闲置房产套数的94.25%。
是否意味着后续将无房可卖?
加快变卖家当的步伐后,2021年5月海马汽车终于摘星脱帽。而在这一年,海马汽车与小鹏、一汽分道扬镳后,元气大伤。
“无依无靠”的海马汽车将新能源汽车视作救命稻草,但生产布局主要集中在海口,郑州的海马汽车生产基地几乎处于搁浅状态。
这从其披露财报中可见端倪,2020-2022年上半年华南地区营收占比分别为60.05%、81.54%、95.98%;而华中地区营收占比分别为39.95%、18.46%、4.02%。这意味着郑州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少!
另外,从其2022年财报预告中可知,“推进郑州基地产能盘活及创新合作”;还有在2023年郑州国民经济和发展计划中也透露,“支持海马与行业龙头企业、造车新势力合资合作”;这些足以说明海马郑州基地已病入膏肓!
回首海马入郑十余年,海马汽车在当时填补了河南轿车、发动机的生产空白,为郑州汽车产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但如今却成了累赘。
可反观海马的地产板块,如火如荼。
海马初到郑州时,得到很多扶持政策,要地给地,要田给田,经开区1300多亩的工业用地,高铁站附近的海马公园、海马66公社等住宅项目用地,大片土地使得海马对房产领域垂涎三尺。
在那个“有地就能盖房,有房就能挣钱”的时代,海马凭借产业优势,进军房地产市场,度过郑州房价上涨的黄金十年,吃足了房地产红利。
从行业利润率看,卖房要甩卖车几条街。从其2022年上半年财报看,汽车制造的毛利率为4.29%,创造0.39亿元毛利;而房地产开发的毛利率为60.5%,创造毛利为1.74亿元,是汽车制造的4.5倍。
把造车干成了副业。
在持续亏损的背景下,海马汽车之所以能够“保壳”成功,存活至今,背后多靠房产输血“续命”!
03
短板太短
追求多元化是“病根”
一蹶不振的海马汽车,在车企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自身短板暴露无遗:缺少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依靠卖房、转让公司股权来保壳,足以彰显海马汽车背后品牌力和产品力的极大缺失。
在技术层面,海马汽车失去马自达、一汽的拥趸,一直未有大的进步,缺少核心研发技术,导致海马汽车与吉利、奇瑞、比亚迪的差距越来越大。另外,近年来海马汽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逐渐下滑。
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便得不到保障。从车质网可以看到,无论轿车、SUV,还是新能源汽车,海马汽车都有很多投诉,集中反应在海马汽车发动机、车身、变速箱、电车及售后服务极差等问题。
更严重的是厂家没有配件。
缺乏技术创新是海马汽车衰落的原因,而混乱的管理也是海马汽车发展不起来的问题之一。
由于海马汽车拥有海口和郑州两个生产基地,这难免给汽车装配管理和资源调度带来不便,甚至产生极大浪费。
景柱在2019年回归时,曾分析海马汽车亏损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体制制约、产品投资失败、库存损失、重资产和体制僵化。
另外,多元化的业务板块也是海马汽车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海马汽车财报显示,海马汽车集团旗下包含房地产、物业公司、金融投资、小额贷款、汽车租赁等业务。繁多的业务背后必然会降低汽车板块的投入,影响新车的研发、量产和销售,从而降低整体利润。
正如海马汽车所说,销量下滑有行业内部因素影响。但从其本身来看,创新性不足、产品未能完全匹配市场需求等或也是导致其业绩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近年来,跌跌撞撞的海马汽车也嗅到了生存危机,开始调整发展重心,从被动求生、不务正业的模式切换到主业汽车创新上,深耕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领域,在智能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能汽车等领域持续创新。
04
布局新能源
能否抓住救命稻草
从2014年起,新能源电车开始在国内盛行。
2017年5月海马也推出了爱尚EV160微型纯电动轿车,以其别具一格的外观设计和性能实现6000辆销量,但相比全年14万辆的销量,新能源的贡献显得有些渺小。
指导价是10.38万元。
2017年9月,海马汽车与缺少生产资质的小鹏汽车一拍即合,双方达成代工合作协议。这给海马汽车增添了“强劲动力”,2018年海马汽车获得新能源电动汽车资质和乘用车生产资质,海马汽车代加工的小鹏汽车于2019年问世。
公开数据显示,在海马汽车2021年SUV车型全年销量中,代工的小鹏G3占比44.75%,数量高达1.32万辆。这也给当年营收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好景不长,伴随发展壮大,小鹏汽车在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后,果断选择和海马汽车“分手”,于2021年正式结束合作关系。
再次被抛弃。
不过海马汽车也找到了另一条“出路”,其2020年财报明确表明,将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将国家“三纵三横”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落实为“优先智能汽车、合作电动汽车、死磕插混汽车、深耕氢能汽车”,以实际行动践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海南省是国内首个出台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省份,明确将清洁能源岛建设作为海南未来能源发展战略,并将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作为先进制造业。
而作为海南省唯一的车企,海马汽车势必会得到各种政策扶持,这对海马汽车而言未尝不是一个翻身的好机会。另外,海马汽车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更有利于发展海外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一方面,车企们面临着国补退出、全球通胀等问题,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前不久,特斯拉降价在国内引发一轮“价格战”,比亚迪、“蔚小理”、吉利、长安等新能源汽车纷纷降价应战,即是例证。并且根据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最近披露的财报数据看,2022年度分别亏损145亿元、23.8亿元、22亿元!
新能源汽车的钱,不好挣!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接近30%、已度过高速增长阶段,未来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将成为车企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而国内头部玩家已经蚕食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而其他玩家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还面临着困难局面,续航里程、充电难、充电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等难点仍困扰着诸多新能源企业,且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那么,传统车企想要转型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难度可想而知。况且,现如今的海马汽车还存在资金短缺、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市场口碑需要重塑等诸多问题。
因此,“囊中羞涩”的海马汽车又能否抓住新能源这颗救命稻草,成功逆袭变“黑马”?一切还充满未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