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发生是多种条件因素综合形成的,并非只是地质板块运动,还有地球内部能量、人类的活动、还有外星体在某些时间内,接近地球的磁场叠加,产生更强的电离磁场引起地面震动,破坏了地壳层的承受能力等。
第一因素:
地质构造是河源发生地震的唯一条件,温泉到处都是,也就是地壳的一种能量源之一,这是没法改变的
据地质资料记载:河源市地层主要有中生界的白垩纪官草湖群和南雄群。此外还有中生界的三叠纪上统大顶组、侏罗纪下统金鸡组和上统高基坪组、新生界的下第三纪丹霞群、上第三纪、第四纪更新统和全新统地层。
以侵入岩为主,主要为燕山三期、四期的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岩,喜马拉雅期则仅在局部有玄武岩类火山喷溢活动。
主要构造形迹为河源深大断裂,区域构造线北东向;还有小规模的褶皱构造。
所以河源、惠州地热水资源相当丰富,天然温泉到处都是,是有名的“温泉之乡”!这样的地质构造,本来就很脆弱,给地震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因素:
水利大工程是河源多次发生地震的人为动力,人类生活对大型工程的建设,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位于河源市东源县境内的新丰江大型水库是华南最大的人工湖,又称万绿湖。它是广东东江的源头供水工程。1958年筹建新丰江水电站时,拦河蓄水而形成的。水库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8倍,蓄水量约139亿立方米。
象三峡大坝一样,除了水力发电外,此大型水利工程又是调节东江下游各城市的供水,与下游多个水库蓄水连成一体(很多是通过穿山穿地下的大型供水管道,外表是看不到的),是香港、深圳、东莞、惠州等城市的供水水源。
有关资料显示,河源市新丰江水库于1959年10月20日开始蓄水,一个月后即出现地震活动。其后随着库区水位迅速上升,地震活动相应加强。1962年3月19日04时18分53秒,当水位首次接近满库峰110.5米时,诱发6.1级地震。该次地震滞后第一次高水位半年,震源深度5公里,震中在大坝附近1公里处,造成数千间房屋损毁,10余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从1962年至2012年,新丰江水库周边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40多次。根据规律,当地最少每隔3—5年就会发生一次4级以上地震。
2023年2月11日,河源市源城区刚发生了4.3级地震。
2023年3月8日,河源市东源县发生4.5级地震,随后又发生3.4级余震。
第三因素:
外星体磁场叠加的作用下,与地球的某地区本身磁场产生正负电离磁场,引发震动波,这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动力
大家可能会认为:因地质构造与新丰江大型水库的压力,发生的是人造地震,这定义是不符合实际的,如只是人造地震,地震完一次后,其它的地质就已牢固,就不会再地震,为什么还在不同的时间,又再次发生多地震?
2023年2月26日 2月23日晚,全国多地出现了一幅罕见的天文现象,即“三星连珠”, 即金星、木星和弯月几乎等距离排列成近似一条直线,这证明了什么?即地球同时受到“三星连珠”的磁场干扰,这就是地球要发生地震的预兆。发生在什么地区,这就看各地区的地壳承受能力,但也要考虑到外星体磁场幅射最强的点在地球哪经纬度上,而且什么时间到达地球也非常重要。
所以,只有在外星体接近地球,在外星体磁场的作用下,与地球的某地区本身磁场产生正负电离磁场,引起震动波,严重破坏了地壳内层能量的承受能力,再加上地质本身结构与人类大型工程的建成造成对地质的压力,又会再次引发地震。
综合上述,人类对地震的发生,这灾难是无法逃避的,因为人类为了生存生活需要,不免要破坏地壳层,再加上地质的本身结构、外星体磁场的干扰等。
人类应警惕:
根据以上因素,河源会多小震而无大震,但证明星体磁场在干扰这纬度地区,所以同纬度地区,在后期不长时间,可能会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
从地质构造与新丰江大型水库的压力分析,有可能还会发生更多的小地震;如果遇到外星体磁场叠加的作用下,与地球的某地区本身磁场产生正负电离磁场,引起震动波,更严重破坏了地壳内层能量的承受能力,后期可能会有7级以上大地震的发生。
但是,如果是发生多次小地震,这是件好事,因为释放了地壳内层的能量,外星体磁场再干扰地壳变化,也不容易引发大地震。
探索与发现:
我们准确地预测了塔吉克斯坦7.2级地震(当时没发生前,很多人定义我们的研究论文是谣言)
前一个月,我们根据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地震的规律及星体变化,准确地预测了在三个月内,北纬38度线会再次发生7~8级大地震。
还没到一个月,2023年02月23日08时37分在塔吉克斯坦(北纬37.98度,东经73.29度)发生7.2级地震,证明了我们对地震发生多层次的研究有一定的准确性。(可查看前一个月发表的文章)。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