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旅游始于1994年芙蓉洞景区对外开放。经过25年的发展,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三个金字招牌,成为重庆旅游业的一面旗帜。然而,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新旅游业态的趋势,武隆旅游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瓶颈期。要结合武隆旅游业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保障工作,进一步激活武隆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富新的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实现优质发展。
侧面图:国家5A景区——仙山国家森林公园。
武隆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乌龙旅游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生产联动、城市与景观、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宣传与营销、旅游管理服务等方面。这显然与游客的市场需求脱节、错位。主要问题是旅游资源单一、发展不平衡、旅游产品供给薄弱、旅游宣传营销粗放、旅游管理服务滞后,需要进一步解决。
同时,武隆旅游发展也面临一些机遇。一、武隆旅游品牌效应带来的机遇。武隆旅游品牌响亮,口碑高,引领全市游客满意度。2016年12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定“重庆五龙”品牌价值为1亿元,潜在价值为1亿元,成为重庆旅游业的一面旗帜。其次,符合旅游业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一是武隆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第二,区位优势与游客的旅游倾向一致。从重庆主城到武隆车程不到两个小时,高铁开通后从成都到武隆只需两个小时左右,非常适合游客选择作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第三,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武隆观光旅游已经成熟,农村旅游景点多样,可以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需求。
最后,进一步明确了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武隆正视当前旅游发展趋势,面临瓶颈问题,大力实施全球旅游推广升级行动计划、建立国家全球旅游示范区、建立文化旅游一体化示范区等一系列措施,明确了武隆旅游转型升级的目标。
九个方面促进武隆旅游业转型升级
第一,填补旅游产品的文化短板。核心在于提升观光旅游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深度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实现武隆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科技含量和生态含量的有机结合。
二是完善假日旅游的服务功能。按照生产、城市、景观一体化的要求,丰富仙山度假区的配套服务。三是丰富休闲旅游的体验产品。引进和培育优质休闲旅游项目,形成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全链。包括大力引进游乐项目,引进户外运动项目,发展艺术旅游项目。
第四,挖掘旅游业新业态。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旅游、科普考察旅游等。推动旅游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第五,优化旅游发展的功能布局。核心在于积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不断优化全区旅游功能布局。包括优化整体旅游空间布局,加强区域间协调联动,促进产、城、景一体化。第六,纵向推进四季旅游发展。综合利用山地立体气候资源,促进整个地区的旅游从夏到春秋,成为优秀的冬季旅游品牌。
首先,保证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旅游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对旅游发展实施个性化、差异化评估,根据监督评估结果实施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干部和军官创业的积极性。
第二,加强发展因素的保障。一是深化旅游发展要素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建立多元化发展要素保障体系。二是加强旅游资源的资本化运营,创新旅游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三是对于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旅游项目,采取“一案一议”的方式,在土地储备、项目审批、配套基础设施、前期市场培育和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最后,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加大“配送服务”改革力度,对旅游相关企业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开辟绿色审批通道,高效快速解决旅游企业发展问题。第二,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引入优质、可分解、可实施、可评估的政策措施,促进旅游业发展。第三,细化和完善设立旅游企业、开发旅游商品、建设高端民宿等激励措施,鼓励城市资本在农村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作者是重庆市武隆区区委书记)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武隆最新旅游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