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美国官方就信息安全问题,对于中国企业实施了四轮严苛的制裁,给华为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华为的手机业务,因为麒麟芯片无处代工,销量直线下滑,营收锐减。华为销量受损,让国内的高端手机市场又恢复了苹果一家独大的局面。
除了对国内企业实行芯片制裁之外,美国还鼓励本国的企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转向其他市场,苹果公司正是其中之一。
苹果手机的销量上涨,让其代工厂富士康更是大赚了一笔。富士康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商,一直是苹果最坚实的合作伙伴,在听闻苹果转移产业链后,可以说是快速行动,目前以扩大在印度的业务为主,看来假以时日我们确实可以与苹果说再见了。
从2017年开始,苹果就推进供应链迁移计划,以减轻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当时苹果就把 iPhone 的一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了印度,不过在印度生产的主要还是旧机型。从去年开始,苹果就进一步开启计划,在印度生产起最新款的iPhone 14手机。并且计划到2025年,印度工厂将承接苹果25%的全球产能,这应该是富士康为什么又在印度建厂的原因。
然而,苹果在向外搬离的过程中似乎并不那么顺利,多次出现严重事故导致订单出现问题。不仅是印度工厂员工的素质不行,需要全方位的培训,此前印度的一场大火更是让苹果的订单延期很久。最终,为了及时完成这部分订单,富士康还是转移到了郑州的工厂。虽然苹果的工厂遭遇了这一系列问题,但苹果依然坚持搬离的计划。
富士康作为苹果的代工厂商,一直非常依赖苹果的订单。正是因为拿下了苹果的订单,富士康才在数年的时间飞速发展,在制造业企业中位于前列。
可以说,富士康和苹果两家是相互成就的。苹果各个产品受到大众欢迎,给富士康带来的订单也是越来越多,因此富士康在大陆的员工一度升至130万人,以保证苹果产品的生产。富士康也很重视苹果,据雷军所言,为了大火的苹果订单,富士康曾推迟小米的订单两个月,足以看出富士康对苹果的重视程度。
富士康在美方开始制裁时,直接断供了华为代工,可以说站位十分明确。并且在苹果计划从大陆往外迁移时,富士康就做好了准备,率先去印度等地建厂。
据《华尔街日报》得到的消息称,富士康母公司鸿海也在考虑在印度的扩张计划,包括开设新厂、提高iPhone组装数量,年产量预计提高到2000万部。
然而,富士康最近却突然宣布将在印度硅谷新建一座价值约7亿美元的iPhone组装工厂,这个决定也得到了苹果公司的认可,这意味着什么呢?先前苹果即使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依旧没有把全部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就是怕由于官方下场,如果当地官方要求停止组装,那么将影响整个销售。
新建组装工厂更是意味着,苹果想要把供应链转移到东南亚的决心,这也表明苹果是真的要和中国说再见了。
虽然苹果正在尝试将其产业链从中国搬迁到其他国家以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但印度的市场和生产基础相对于中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苹果和富士康似乎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大陆市场成就了他们。
苹果和富士康正是在中国大陆地区才碰撞出了火花,双方获得发展。大陆拥有完整的产业链,高素质的劳动力,世界一流的供应链系统,以及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些都是印度难以比拟的优势。
富士康更是如此,富士康须得永远记住,是中国蓝领工人的业务能力,成就了富士康如今的成就,并非所有国家的工人都如同中国工人一般的素质。
虽然印度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它仍然缺乏中国生产基地的优势。首先是人员问题,印度的工人素质较低,并且不愿意加班工作。在订单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依旧按时下班,以至于印度工厂的产能一直提不上来。
而且研发技术与员工能力不相契合,印度员工离完全掌握技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拿组装工艺来讲,iPhone产品的良品率勉勉强强是一半以上,这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印度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和改善,上下游的配置不够完整,而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投资。相比之下,中国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已经是苹果的主要供应链基地。
然而,随着富士康在印度的扩张,苹果的依赖性将会逐渐减弱。富士康拥有丰富的制造经验和技术积累,它的规模效应和供应链管理能力都是其他企业很难比拟的,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要求,能够给苹果提供全流程和定制化服务,保障产品正常供应。如果富士康的印度业务不断扩大,苹果将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其供应商,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性。
然而,富士康的新厂并不会对苹果的业务产生立即的影响。苹果在印度的业务增长仍然很慢,而且与中国大陆的业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随着印度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中心,这个趋势可能会逐渐改变。苹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印度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以加强其在该市场的地位。
可以说,富士康在印度的新工厂的建设,是一个令人关注的变化。这表明苹果和富士康之间的合作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同时也表明富士康正在寻找新的市场来扩大其业务范围。
对于苹果来说,富士康在印度的扩张可能会减少其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性,并促使苹果在其他国家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而对于富士康来说,印度市场的扩张也存在风险,他们需要在印度市场建立起高效的供应链和生产体系,才能在这个市场上取得成功。
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撤出中国的目的无外乎三点,其一就是担心卡脖子的影响,担心将产业都放在中国,在后续很容易受限,如果多地区分散,则能降低这个风险;其二则是受美国官方的影响,毕竟是美国的本土企业,按战略执行也是能够理解的;最后就是成本的问题了,虽然中国制造业的工人素质很高,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资提高,生产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转去印度工厂就又获得了低廉的劳动力。
无论如何,对于苹果和富士康来说,他们的业务已经逐渐趋于国际化,他们的决策和行动也需要适应全球化的趋势。然而,全球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例如,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已经对全球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美国官方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已经对包括华为和富士康在内的众多公司造成了影响。由于美国官方对华为实施了制裁,富士康不得不停止为华为代工,这对富士康的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同样,美国官方对中国制造业的打压也对苹果和富士康在中国的业务产生了影响。
另外,人力成本也是影响全球化的一个因素。中国近年来人力成本的上升使得富士康不得不考虑搬离中国的可能性。虽然印度的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印度的生产基础和供应链仍需进一步完善,富士康在印度的业务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除此之外,环境保护和劳工问题等方面也可能对全球化的发展产生影响。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同时也需要更好地保护员工的权益。这些因素都需要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富士康在印度的新工厂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它表明了苹果和富士康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然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面对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多。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更加完善的战略和规划,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而对于消费市场而言,中国的苹果手机市场一直是非常强大的,一旦苹果将全部产业链转到国外,那么相应的便利条件都将不再。尤其我国对于进口商品的检查很严,到时出现商品跟不上销量的问题,那也是苹果需要自行面对的。
对于富士康公司搬迁印度这一做法,央视曾经做出如下评价,一个企业应该有多方位的发展,而不是只盯着一处,一味地依赖苹果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如果不能培养出自己独有的能力,那么被市场淘汰也是早晚的事情。
我们国家非常欢迎到中国合作的公司,感激他们为中国人民提供就业岗位,但是那些退出中国的公司,也没有必要去强加挽留。
同样,除了富士康,还有一些处于苹果上下游供应链的其他国内企业,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将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中,可以加强与本土品牌的合作,多方位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企业与任何企业的过分依赖。
富士康进行产业转移,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肯定也是有的,但我们要知道,这是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必须要经历的一步。国家在不断发展,科技、经济水平都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靠低廉劳动力为主的制造业也亟待转型。
目前而言,国内的多家企业已经开始自愿放弃苹果代工,而是选择与国内的新能源行业合作。代工低端产业永远不是长久之计,中国的制造行业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掌握产业链的中上游阶段,加快产业升级,用技术来掌控话语权。
苹果和富士康的一系列举动,固然会对中国市场产生影响,曾经三方的合作都达成了共赢的关系,在执意改变之后,苹果和富士康是否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还未可知。毕竟中国的市场,如果没有苹果,也能够继续下去,而苹果如果真的失去了中国手机市场,会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