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鸡”要跑去外国下蛋?

发布一下 0 0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其实我们有时候跟外国人说你把这个高科技卖给我们吧,当这个东西买回来的时候,把这个蛋一打开,发现这个蛋是‘中国蛋’,是‘中国鸡’跑到美国生了一个蛋,卖给我们,我们还交了关税,还高价买回来,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鸡在自己土地上生蛋?”

为什么“中国鸡”要跑去外国下蛋?

任正非问的这个问题,想必也是很多人想问的。

有民间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清华大学大约有10%的毕业生选择了留学美国,这些留美学生中大约只有15%在完成学业之后回国,也就是说,有超过80%的留美博士和硕士在取得学位之后选择留在美国生活。

由于是非官方数据,所以以上的统计未必准确,不过比统计局还是要靠谱些,与真实的情况相差不大。

为什么“中国鸡”要跑去外国下蛋?

从这些数据里面至少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很多尖子人才想出去,二一个是很多出去了就不想回来。

为什么很多尖子毕业生想出国留学?

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内工作不好找,找到了也不好干。

别看你是清华的尖子生,本科毕业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不容易。能成为尖子的都是学业优秀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期望肯定不是找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就行,起码要专业对口、待遇优厚吧。专业对不对口先不说,想要待遇优厚就很难。好位子人家都给博士硕士留着呢,你一个本科生很难抢到。

就算给你抢到了,也很难干好。好工作对应的是大企业、大单位。有点儿经历的人都知道,国内稍微大一点儿的企业都很难混。十年前我就跟人说过,很多国内的公司,在初创阶段都很有活力,但是一旦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比如员工超过100人,部门超过十个,就开始陷入体制陷阱,各种官僚作风都逐渐产生。在这种大公司里面,包括外资企业,不会搞人事是很难混的。你一个刚刚毕业的小青年,在那样的环境中想要出人头地,很难。这还说的是企业员工,不是说公务员。

既然本科生工作不好找,那就继续深造。

但是在国内深造的难度也很大。国内的大学有个特点,那就是越来越体制化,而且,越顶尖的大学越是如此,本科生可能还感觉不到,但是研究生们就会深有感触。读研要跟对导师,跟对导师了就有好的研究项目,就有可能搞出好的结果。但是优质大牌的导师就那么几位,一位导师能带的研究生也就那么几个,资源同样稀缺。这里暂不讨论各种潜规则,就是正常情况下想最终取得学位,除了研究成果之外,也得花点儿心思。

与之相比,国外的高等教育环境更纯,资源更优,特别是在理工科领域。自然科学本来就源自西方(别跟我说“四大发明”,那跟现代自然科学完全是两码事),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来积淀了厚实的基础。就是国内最强的清华大学,与欧美名校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前沿学科的研究上。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在基础科学研究还是在前沿科技领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都大大领先于咱们。这一点查阅一下《自然》、《科学》、《柳叶刀》这些顶级科学刊物历年发表的论文就知道了,如果查不到,也可以参考一下历年诺贝尔奖得主的情况。

所以尖子生更愿意选择出国留学,特别是去美国和欧洲。什么时候能够把前面说的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估计想出去的人也就少了很多。

为什么“中国鸡”要跑去外国下蛋?

再说说为什么出去了就不想回来。

有人说不想回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外收入高,我认可这一观点。就拿大学教授来说,不管美国还是欧洲发达国家,一名大学教授的收入足以能够满足其家庭高质量的生活要求(这也是国外极少发生教授造假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原因,一是风险太大,二是完全没有必要)。

为什么“中国鸡”要跑去外国下蛋?

与高收入相提并论的是生活压力。以美国为例,一间普通住房(就是电影里带草坪和车库的那种),虽然各地不一样,不过中间值是平均售价在20-30万美元。而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的年收入基本上都在10万美元以上,最低的土木工程师大约在9.8万美元,最高的是计算机硬件工程师,大约在13万美元以上。也就是说,一名工程师四五年的收入就可以买一套房子了。中国呢?不用我说了吧。

这还是中等收入的人群,据说去年有一名留学生,本来硕士读完了打算读博士,没想到硅谷一家公司给他发来了年薪20万美元的offer,这孩子啥话不说卷起铺盖就过去了。

为什么“中国鸡”要跑去外国下蛋?

不过能够在国外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人,眼里看着的肯定不光是钱,更多的是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些在国外生活了好几年的人,很自然地会进行对比,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要对这些人叫叫嚷嚷,这些人中文书洋文书都读过,国内国外都待过,视野比咱们开阔多了,而且人家都是顶级聪明的人,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得出最优的结论。

现在很多人意识到,吸引人才的关键是环境。但是好的环境不是一套房子、一个办公室、一间实验室就足够的,还应该包括制度和体制。不过有些东西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所以,让一名留学生回到国内的体制内来工作,说实话我对他的未来不抱有乐观的态度,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不再重复。

当然有人会说,他们可以回来搞科研嘛。但现实情况是,国内对于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相比国外人才动辄几十万美元的奖金,哪个更让人心动?很多人会说,这些人怎么这么没有骨气,但是你知道吗,著名医学家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在自己祖国连院士都评不上;年轻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必须要有单位负责人的署名。你觉得这样的科研环境有吸引力吗?

为什么“中国鸡”要跑去外国下蛋?


我当然也希望这些海外的“鸡”能回到自己的窝里下蛋,但是这个窝要够好才行,而且回来之后要能下蛋才行。


#头条创作挑战赛#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0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