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支撑缺乏。然而,当时我国正在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未获得足够的关注。直到2019年,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美国感到威胁,开始对中国实施芯片制裁,尤其对华为实施重重制裁。最终,在2022年第三季度,华为海思芯片被彻底封杀。这个事件引起了我国一系列对科技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重视。
熟悉科技圈的朋友应该对紫光集团并不陌生,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第一梯队”,紫光集团一度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企业。而紫光集团的立足之本在于三大领域,以紫光展锐为代表的手机芯片、以长江存储为代表存储芯片以及安全芯片。
而且,紫光的射频前端产品为亚洲第一,同时还是中国最大的物联网芯片厂商,可以说紫光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国产芯片的半边天,甚至有可能成为我国反制芯片被“卡脖”的利器。但令人震惊的是,国内被寄予厚望的芯片巨头于日前突然发布了破产重整的公告,这犹如给整个产业当头一棒。
2022年,紫光集团的掌舵人赵伟国突然人间蒸发8个月,终于传来了消息,官方发布消息称赵伟国已经被立案调查。随后,调查结果显示,赵伟国涉嫌贪污受贿,以不当手段占据国有资产,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以及为亲友非法牟利。
根本原因还得从赵伟国掌管紫光集团后说起,由于他的野心膨胀,最终促使紫光集团出现了大问题。
紫光集团起始于1988年。彼时,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即紫光集团前身,后该公司改组成立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并于2005年完成改制,正式更名紫光集团。
2009年,赵伟国成为新的董事长,他手中的健坤投资集团拿到了49%的股份,清华紫光增资扩股并引进新的管理团队,由清华大学出人才和技术,赵伟国负责企业运营,专注研发半导体芯片。
在那之前,清华紫光曾经有过自主研发的优秀产品,比如U盘、紫光输入法、紫光扫描仪等等。背靠中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凭借技术优势,紫光很快成为中国高校企业的领头羊。那时的紫光,还在走着踏踏实实搞研发,搞产品的路线,随着赵伟国成为董事长,一切都发生了巨变。
为拓展业务范围,发挥联动效应,占领行业龙头地位,从2013年开始,清华紫光总共花费将近千亿元,至少投资了16家企业。被收购的企业包括展讯通信、锐迪科技等。清华紫光还收购了惠普旗下子公司“新华三”51%的股权。这些并购交易少则花费上亿美元,多则花费几十亿美元,而赵伟国自己也成了媒体笔下的“芯片狂人”。
利用职业的便利,他还帮助自己的亲朋非法牟利。在采购原料、设备等时,制定一个非常高于市场的价格,在亲友开办的公司里购入所需的产品。严重损害了一个上市国企乃至国家的利益。
赵伟国接手紫光后,没有一心往科技发展。紫光成为了助长他的商业资本野心的工具。在他手上,紫光是一个资本集团,而不是一个专注科研的芯片企业,赵伟国到中国台湾考察,并放下豪言壮语“要买下台积电”。
在赵伟国上位的六年内,主导进行了60次收购,这60次收购动用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000亿。紫光在他手上一番运作下来,市值从他入主时那一年的13亿,一路狂飙突进到2019年的3000亿。
但问题也随之来,次次大手笔的紫光集团,导致负债率节节攀升,现金流压力巨大。根据其2019年报,截至2019年底,紫光集团资产总计2977.62亿元,负债合计2187.47亿元。2019年集团总营收769.3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4.3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46%。
在紫光集团频繁的并购下,资金链陷入紧张并违约了国内外多只债券,这也是造成紫光集团被申请重组的主要原因。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央视新闻《面对面》节目中,曾经被问到如何追赶上国际前沿技术,打造自己的芯片产品、芯片产业的问题。
任正非是这样认为的:修桥、修路、修房子,已经习惯了,只要砸钱就行了,这个芯片砸钱不行的,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中国要踏踏实实在数学,物理、化学、神经学、脑科学,各个方面努力努力地去改变,我们可能在这个世界上站得起来。说白了,用钱去砸芯片,不符合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规律。
由此可见,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通过疯狂并购的策略成为行业龙头。即便短期内从表面上看风光无两,但内部资金链其实已经不堪重负,没有根基的高楼,倒塌就在一瞬间。
美国之所以卡中企的脖子,就是因为在过去数年里,很多中企打着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口号去骗补贴,然而,清算的不仅仅赵伟国一个人!
90年代中国芯片史上最大闹剧“汉芯一号”事件,陈进骗走11亿科研经费;2020年武汉弘芯烂尾,千亿资金打水漂;长沙创芯、成都格芯、济南泉芯,简直数不胜数!2022年,我国有5746家芯片企业注销或吊销,同比暴涨68%!试问,其中有多少是骗完补贴之后留下烂摊子跑路的?
正如任正非所说,卡脖子的根本就不是美国人,而是我们自己人。一些掌权者在财富积累过程中迷失了初衷,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芯片研发的初衷。如果他们能全心致力于芯片研究,我们芯片的发展可能已经超越现在,这才是任正非真正心痛的地方。
芯片制造领域可是说是当下科技发展的核心科技,而伴随着我国自主芯片的发展,我们将要走出一条带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科技之路,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拔苗助长,急功近利,中国芯的崛起,需要脚踏实地,这样才会突破芯片被卡脖子的关键一环。
本文转载自科技头版V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