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收购和合作进军美国市场,是任正非的一个不错选择,这也使在全球互联网设备行业雄踞霸主地位的美国公司,迎来了一汤攻击性的中国挑战者。
钱伯斯发现"打击华为"甚微,这家来自中国的公司正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抢夺客户。华为的产品直接与思科竞争,而且价格低30%左右。由于美国的大本营受到了威胁,思科终于坐不住了。
一、初次交锋
2002年12月中旬,思科全球副总裁从美国来到中国深圳,在深圳香格里拉酒店约见华为高层,正式提出华为侵犯思科知识产权的问题。
现在莫名其妙地惹上与思科的官司,任正非情绪低落,更加抑郁。他甚至说,2002年至2003年华为处在内外交困、濒于崩溃的边缘。在与思科高管就IP知识产权问题初步交涉时,他的态度比较冷淡,回应说华为一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并注重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但也表示"华为愿意根据事实,解决双方所存在的争议。而思科提出的谈判条件是华为公司在十日内从市场上撤出产品并删除产品中核查方认定已经侵犯思科知识产权的任何代码,并要通知客户在30天内停止使用侵权产品。
任正非没有立即表态。之后双方又经过两次电话接触,华为试图对思科提出的条款做一些变通处理,但思科不允许修改条款任何内容,并要求任正非立刻签字。这实际上没有留下任何谈判的余地,任正非怎能接受?
二、思科起诉
思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在2003年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一、距离中国传统的春节只有九天时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庭提起诉讼,指控华为及其美国子公司FutureWei盗用部分思科的IOS(互联网操作系统)源代码,应用在其Quidway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操作系统中,对思科专利形成至少五项侵权。长达77页的起诉书中,华为涉及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八大类指控,21项罪名,几乎涵盖了知识产权诉讼的所有领域。
三、华为应诉
任正非心里明白,思科的指控虽然是它试图阻止华为在美国生根一种手段,但再不采取相应措施已经不行了。这是华为成立17年来,首次遭遇跨国知识产权诉讼,而且是"突如其来",任正非心里没底。他把常务副总裁郭平、徐文伟找来,对他们说:"美国佬无事生非地找麻烦,不依不饶,只能辛苦你们跑一趟美国,恐怕你们要在美国过一个春节了。"
郭平、徐文伟放下手头的工作,第一时间赶到美国,他们的年夜饭也是在美国的宾馆里吃的。
郭平是华为法务部首席法务官(主任),负责华为在法律、媒体、学界合作等方面的总体策划,也是此次华为应对思科诉讼的总指挥。他在美国要做两手准备:一是应对诉讼,二是争取与思科和解谈判。
华为法务部负责国际事务的首席律师陈树实、负责华为国际市场宣传的员工以及华为的另一位律师,也先后赶到美国。郭平把这些人分为两组,一组为诉讼官司行动小组,另一组为和解谈判小组。两组分头开展工作,白天在美国与各方面合作、广泛建立"统一战线",晚上与深圳公司高层交流汇报,目标是:不辱使命。
在一位美国律师的特别引见下,郭平非常有诚意地拜访了钱伯斯,力争和谈,但未能如愿。
思科是早有预谋的,形势对华为来说相当严峻。此时,业界不断传出消息说,思科此次诉讼的最低目标是将华为的产品赶出美国市场,并阻止华为与3Com正在进行的合资谈判;最高目标是把华为拖入诉讼泥潭,获得侵权赔偿,最终让这家中国高科技公司破产。
由于思科没有和解的意思,郭平便把工作重点放在应诉上,他想,最坏的结果也坏不过完全答应思科提出的条款。于是,他将两个小组合二为一,一方面接触美国当地的媒体,让美国人了解华为是一家怎样的公司。郭平对公司的产品很有信心,只是需要权威部门来告诉美国人。另一方面,他在当地聘请了两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来应对诉讼,做好最坏的打算。
四、处理隐患
在深圳,任正非也在做紧急清理工作,首先要求所有员工必须讲真话,理解高层的意图,若有任何问题隐瞒,都会让官司陷入被动。同时组织工作组全面清理研发文档,文档不清时,则要说明软件是如何编出来的,避免个别员工的取巧行为,导致公司的法律责任,并组织人员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修改。
五、朋友出马
2003年3月,华为对美国企业设备巨头、网络处理器厂商Cognigine的收购正式开始。3月20日,华为与3Com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任正非之所以在整合尚未完成就对外宣布,显然与应对思科诉讼有很大关系。3Com是思科的死对头,熟读"毛选"的任正非自然知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有美国老牌企业出来为华为说话,形势势必会有所改观。
五天以后,3Com公司首席执行官布鲁斯·格莱夫林出场了,他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联邦法院马歇尔分院为华为出庭作证,向法庭出示了一份报告,并亲口告诉人们,他去过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华为公司,并且与华为一起做了为期八个月的双向认证。以他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来判断,华为是拥有自己技术的公司,是值得信赖的。如果华为有侵犯知识产权的事实,3Com不会冒巨大的风险选择与华为成立合资公司。
不过,他的作证只能说明华为拥有自己的技术,有开发能力,并不能说明华为的产品没有侵权。
2003年4月14日,华为称早已从美国市场撤回了可能包含思科代码的产品。
2003年6月7日,美国德州法院马歇尔分院发布初步禁止令,判决华为停止使用思科提出的有争议的一些路由器软件源代码、操作界面以及在线帮助文件,同时驳回了思科的其他诉求。
2003年6月11日,3Com要求判决与华为合资生产的产品没有侵权。
六、思科再诉
思科不服,再次起诉,声称华为在双方2003年的版权纠纷案中做出虚假陈述,也没有撤下侵权产品,并公开了一份之前处于密封状态的文件的部分内容。在公开的报告片段中,思科表示:"依据精确的评论和字符分隔形式,不仅表明华为接触了思科的代码,更意味着这些电子代码被复制,并插入到华为的代码中。"
思科的这个指控,与美国众议院常设特别情报委员会调查报告的相关表述相互印证。在针对华为列出的12条指控中,其中有一条认为,华为漠视美国公司和实体的知识产权。
华为再次表示将从美国市场撤下遭思科起诉的涉嫌侵权的所有产品。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暗中调查华为的军方背景,认为任正非是中国军方派驻华为的代表,华为的产品有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但是,思科拒绝联邦调查局插手对华为公司的调查,要求法院重新裁定。
七、以夷制夷
郭平等人代表华为邀请斯坦福大学资深教授、数据通信与互联网专家埃迪圣,向马歇尔分院为他们出示了技术报告。该报告指出,华为的VRP平台总共有200万行源代码,而思科的IOS则用了2000万行源代码,要去抄袭一个比自己数量大10倍的软件本身是不可想象的。另外,华为的VRP平台只有1.7%与思科的EIGRP(即增强网关路由线路协议)私有协议有关,但私有协议本身在知识产权上属于某些大公司为了垄断市场而不愿公开的部分。
由于法庭在两次听证会后分别支持和驳回了思科的一些诉讼请求,2003年10月2日,思科与华为达成初步协议,同意在双方邀请的独立第三方专家审核的过程中中止诉讼,官司暂停六个月。
不久,华为把涉及争议的VRP技术平台的全部源代码带到美国去接受检验。在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参与的第三方审核团严格认证后,结果是,在思科指出的"8大类21项指控"相关的2000多条源代码中,未发现华为对思科的侵权。以知识产权诉讼的形式,华为在技术研发上完成了一次严格的"体检"。检查结果表明,华为是"健康"的。
2003年11月,华为与3Com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华为3Com(H3C,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三)分公司,大大加强了华为在交换机和路由器核心处理器方面的能力,从此开始联合拓展之路。美国的几家合资公司在"悍将"郑树生的领导下,干得有声有色。
由于华为迅速和3Com盟,思科的凶攻势逐渐被化解了。一位业内人士称赞说:"这招以夷制夷的太极推手,是老任的神来之笔。"可谓一举数得。思科重新提出的证据,没有一样能在美国法院起诉华为,反倒让华为一夕之间在全球声名大噪。
八、达成和解
美国时间2004年4月6日,思科将诉讼延期。同年7月28日上午,双方达成最终和解协议,终止各自提出的诉讼及反诉讼请求。法院据此签发法令,终止思科对华为的诉讼,思科今后不得再就此案提起诉讼或者以相同事由提起诉讼,并且各方的律师费用、诉讼费用及相关其他费用都由各方自行承担。
任正非终于松了一口气,于同年8月初再次飞往南非分公司视察。在巡视期间,有人问任正非对思科有何看法,他回答说:"思科是很值得华为尊敬与学习的公司,钱伯斯是一代伟大的巨人,思科在数据通信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思科在管理、市场、知识产权方面是很成功的。思科利用私有协议来取得竞争优势,作为一个企业,它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但各国政府为了维护公平竞争,不应给以保护,应迫使它开放。"
华为、思科和解18个月后,2005年12月某一天,在深圳坂田的华为总部办公室里,任正非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这位平常在"华为老家"里着装总是不太在意的总裁,今天的穿着却非常规整。因为今天他将迎来一位华为的稀贵客人,既是多年的敌人,也可以说是未来伙伴的钱伯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