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一词,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闻。民科,一般指民间科学家或者民间科学爱好者,其中物理学民科最多。民科多,本是好事,可林子大了,总能出现一些奇葩。最终导致这个词变味了,已属于贬义。
现在所说的民科已不是什么业余科学爱好者,而是一群科学妄想家,专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的科学研究的一个群体。这里的科学共同体不是什么科研机构,而是由全世界科学家所公认的科研方法和科学精神。
科学研究要讲逻辑、讲实证,而民科们往往不具备这些特征。他们的研究方式也很朴素,一支笔,一张纸,一包烟,足以。
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往往希望一举建立某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或者推翻某一科学理论,又或者一举解决某个科学难题,从此扬名立万。因此,民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基础科学领域的物理学、数学等方面,比如推翻相对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1+1问题),制造永动机。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么为什么民科很少研究化学呢?
因为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想耍嘴皮子,很容易就露馅了。研究化学也需要很多仪器和试剂,这必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民科们大多承担不起。而且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否则弄不好,甚至有可能为科学事业献身。所以研究化学的民科比较少。
而物理则不同,物理上一些理论研究,看起来并不需要太多数学基础,可以发挥的空间比较大,门槛看起来比较低。加上一大堆已有的或者自创的名词,经过简单的计算,涂涂改改,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理论,所以民科比较热衷于搞物理,妄想建造一座自己的物理学大厦。
说到化学民科,最著名的当属“锑帝”赵明毅,开创了超理学,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他和他的门徒的研究成果很多,比如:
重新定义了氧化还原反应:不含氧的就是还原物,含氧的就是氧化物;
发现可以从青草中提取草酸;
创造性地发现了字母守恒定律,在此定律的指导下,人们陆续得到了:
硫化硼反应S+B→Sb
咖啡反应CO+2Fe→Coffee
变铜为金Cu+As→Cs+Au
人造香蕉Ba+2Na→Banana
……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就是“水变油”的王洪成,准确来说他是史上最牛的科骗之一。说到水变油,可能你还记得加水就能跑的汽车吧。
王洪成本是一名司机,可在1984年自称发明了一种水基膨化燃料,这种燃料就如同糖精一样,要是在水里加上一点点这种东西,据说水就能像油一样燃烧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但凡懂得基本的化学原理,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要想“水变油”,只能搞核反变,化学上是不可能的。奈何那时大众的科学素质普遍较低,才会让王洪成的“水变油”风行好几年。
其实,想要深入了解民科,可以去逛一逛民科吧,各种奇葩理论应有尽有。总之,一入民科吧,每天笑哈哈。
民科们大多纸上谈兵,且基础知识十分匮乏。且不说微积分,很多连初中数学都没弄懂。你给个简单的牛二公式F=m·a=m·dv/dt,他们都能把d给你直接约掉!
总之就是文化程度低,有的甚至拒绝接受和学习主流科学基础知识。这样的水平妄想在科研事业上做出成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也被称之为科学妄想家。民科们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屑于研究那些小问题。
此外,民科们普遍存在偏执这一毛病,这导致很难与他们进行交流。一些民科自认为是天才,拳打牛顿,脚踢爱因斯坦,天天声称推翻了这,证明了那,时不时还有新发现。更有甚者认为自己像布鲁诺那样受到了迫害。当你试图用现有的科学理论反驳他的胡思乱想时,他却说你被传统思想束缚了。你敢提能量守恒,他就敢证明这个定律是错的。
其实,民科们真正的敌人是自己,民科的对立面是科学而不是官科。
民科们很热爱科学,很想做出一番成就,出发点是好的,但方法错了,方向也错了。有的为了自己所谓的研究耗尽积蓄,弄得妻离子散,真的让人同情。在广大民间科学爱好者群体中,确实有科学素养较高的人,但奈何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饭,让民科一词彻底沦为贬义词。
真正草根出身的科学家,有是有,不过比较少。比如郑晓廷,初中肆业,通过不断努力地学习,最终成为了古生物学家。科学研究从来没有捷径,你真以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苹果砸到了脑袋?
民科的泛滥,有历史原因,从年龄就可以看出端倪,民科们的年龄主要集中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而社会中一股力挺“民科”的潮流,也反映了科学教育的欠缺。曾经有一段时间,打着量子、纳米这些幌子的产品层出不穷,比如量子波动阅读、量子鞋垫,忽悠了一大群不明真相的人,归根结底还是大众缺乏科学素质教育。
点赞加关注,咱们下期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