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否认,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革命。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日益发达,信息鸿沟不断被打破,科学知识持续下沉,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度大大提升,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医疗健康知识,为日常保健与求医问药提供指导。在此需求之下,各大内容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医疗科普账号。有的出自专业负责的医生之手,为消费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但有的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甚至完全不具备医疗资质,借科普之名,行“导流营销”之实,坑害消费者。
针对这些医疗乱象,互联网平台开始出手整治。近日,小红书发布最新的医疗专项治理内容。一方面,严格把关医生专业身份认证和医疗健康科普发布门槛,并对MCN机构违规批量发布套路医疗伪科普内容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持续治理医疗领域违规营销现象。去年11月至今,小红书已经处置46.9万篇医疗违规笔记,取消1007个不合规医生资质认证,对1157个违规导流医生账号进行永久禁言,并处置涉嫌做号、发布同质化内容的账号5579个。
小红书的“重拳出击”,体现了平台的责任担当。互联网应当是一个普惠平台,用流量与算法铸造意义。尽管建立在内容基础上的用户活跃度是平台的重要资产,但如果这个内容是“坏内容”,那平台为了维护健康的内容生态与用户权益,祭出霹雳手段大力整顿,就是平台责任的应有之义。
医疗科普当然是一件惠及民生的好事,因为对普通公众而言,医疗是一个门槛极高又存在巨大信息差的行业,有良好医术并愿意通过线上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士,为打破用户的“信息黑箱”,提供了有益指导。与此同时,这又是一个极度考验信任的行当,如果消费者把信任托付给科普人士,后者却企图利用信息壁垒来割消费者“韭菜”,这就完全违反了游戏规则,需要及时将其“赶下牌桌”。
客观而言,医疗科普内容并不易监管,一方面其具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另一方面这是主观创作的产物,如何拿捏其属性与边界,考验各方甄别能力。这有点像金庸小说中的“小无相功”,不着形相,难以辨别,但一旦使出,就威力巨大。也正因此,更需要提升其警戒级别,严防死守,严肃打击。
近年来,很多内容类平台,都在探索创新各种手段,对鱼目混珠的医疗领域乱象围追堵截。此次也并非小红书第一次对医疗领域展开专项整治,仅在今年,就已经连发三期治理公告,有力打击了这类不良内容。纵观小红书的治理逻辑,其秉持事前预防、事中拦截、事后惩处的全链条治理思路,从源头的账号审核把关,到传播过程中的内容辨伪、营销导流拦截,再到惩处环节的账号限流与职业资质清退等,可谓层层压实,严肃以待,治理决心可见一斑。
但也需看到,伪医疗科普内容的生产与治理,并非平台的无限责任,因为这一链条还可能涉及非法行医、消费欺诈等违法犯罪内容,需要监管部门的及时有力介入。其实,法律规范并不缺失,缺的是相应的监管单位是否科学监管,是否与多方主动联动,合力共治。
今年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也特别提到,全面整治推荐导向不良信息、为违法活动引流、宣介违法违规商品、搜索结果推送低俗负面联想词等突出问题。这意味着,在伪医疗科普内容的治理过程中,监管部门要围绕信息共享、投诉举报、案件协助等环节,与平台一起,协同发力,开展内容整顿工作。
更要看到,医疗内容治理是一个持久战,除了平台积极履责、职能部门主动监管,还需要医疗从业者加强自律、遵守法律,消费者保持理性,提高辨别能力,以全社会的治理合力,遏制此类医疗乱象的野蛮生长,从而守护好平台的良好内容生态,让消费者远离伪医疗科普内容的危害。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