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尽安
编辑|文知远
一、欧洲国家贸易壁垒加剧,技术封锁
由于各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进出口情况各异。
因此会出现各种贸易摩擦,而这些贸易摩擦的小米的主要市场在欧盟,欧盟使用最频繁的手段之一便是技术性贸易壁垒。
小米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是出口,而技术性贸易壁垒会增加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自欧盟成立以来,欧盟通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每年都有新增。
频繁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其成为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为严苛的经济体之一。
另外,欧盟对商品进口有复杂严格的标准规范,我国的出口企业会出现对相关法律法规重视程度不足。
将重心放在了产品的性能而忽略了其材质、包装等符不符合欧盟标准,尤其是针对知识密集型产品,忽视对产品质量的管控。
再加上技术性贸易壁垒透明度低的特点,公司对技术标准的变化不敏感、不熟悉,难以迅速做出针对性的调整策略,导致产品出口遭到限制。
在进入欧洲国家销售产品前,公司必须通过相关标准、符合行业规范,拿到相关理事机构的认证,但公司通过认证和运营商的所有测速却相当困难。
另外,欧洲数字科技监管规则日趋严格,技术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领域保护主义日趋扩大。
一些欧洲国家在相关领域出于对安全审查和个人隐私保护的考虑,出台多项措施进行技术保护,强调欧洲技术主权。
一些欧洲国家颁布立法压制外国企业来促进本国科技公司发展。
这种过严的技术压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米公司的合规成本,影响技术数据的跨境流动,增加企业的经营压力。
二、专利问题突出,缺乏核心技术
在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经营的过程中,专利是不容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欧洲市场份额逐渐被瓜分的条件下,拥有专利权的外国竞争对手的增加也会导致更多的诉讼矛头指向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厂商。
在小米的发展历程中,于2014年遭到爱立信的专利诉讼,爱立信声称小米所生产的商品使用了爱立信公司通讯标准技术的关键专利。
但未获得其有效许可,要求禁止小米印度市场的销售活动。
受到诉讼影响,小米在印度市场的销量下降幅度较大。
虽然通过与高通公司的反向授权协议避免了纠纷,但对小米的品牌声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在研发创新领域,持有专利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公司的技术科技水平,作为企业创新指标是企业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欧洲市场,从业务覆盖领域、产品特点、企业规模等角度考虑,可以将华为与小米的专利拥有数量进行比较。
由于维沃和欧珀手机厂商都不是上市企业,公司没有披露年度报告,所以对比小米和华为2018-2020年持有的专利数量。
小米在2018年全球范围内累计专利持有数量10538件,华为专利持有数量87805件;
小米在2019年全球范围内累计专利持有数量14755件,华为专利持有数量超过85000件;
小米在2020年全球范围内累计专利持有数量19460件,华为专利持有数量超过100000件。
整体来看,小米持有专利数量较少,但根据年报显示,小米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公司之一。
持有的专利数量越多可以使公司在一定期限内拥有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对其专利权给予法律保护。
公司不仅可以将发明创造推广应用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也可以通过收取专利费来为公司创造更高效益。
当手机行业经济领域创新竞争愈发激烈时,企业研发专利对企业绩效的效果越显著。
但前提是专利需要迅速转化为创新才能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
小米在欧洲市场发展的时间较短,不断增长的专利数量不但需要研发资金的持续投入,更需要大量研发时间的积累。
与行业内大型跨国企业相比,小米专利组合薄弱。
虽然在欧洲市场与诺基亚达成包括移动网络标准的长期交叉协议、通过飞利浦技术转让等方式接触到高新科技。
但仍缺乏核心专利技术来开拓市场。
虽然现在小米越来越重视专利问题的解决,但由于海外市场开拓初期不重视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在专利领域仍处于不利地位。
从公司在欧洲市场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小米存在核心专利数量不多且需要面对解决专利纠纷等问题。
众所周知,小米核心产品高度依赖单一供应来源所提供的原材料及元件。
产品极易受到运输延迟或原材料短缺或价格上涨的风险。
小米与高通达成的采购协议要求小米在售出一台手机后给予高通公司一定比例的利润提成,仅5G模块就要抽取每部手机2.25%的利润。
小米要是在想在欧洲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需要在研发领域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小米2020全年在研发投入上约93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公司研发投入金额的排名中居于前20位。
而华为2020年研发费用支出为141893百万元人民币,是小米研发投入支出的15倍之多。
在生产能力方面,三星可以自己制造技术先进的AMOLED屏幕和芯片处理器。
而小米之前在MIXFOLD智能手机上搭载的澎湃C1只是一款ISP图像处理器,无法和三星和高通骁龙芯片一样作为SOC芯片使用。
小米在研发的5G芯片澎湃S2定位中端的可能性较大且研发时间较长、量产商用的时间更是未知。
同时,小米产品的零部件均来自外部供应商,生产加工现在大部分也是由代工厂进行。
其MIUI操作系统是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与国内其他使用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相比竞争优势并不大。
虽然小米近两年来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也创建了小米实验室,但实际存在的专利技术及供应链方面的风险不容忽视。
三、汇率波动,财务经营存在风险
在海外经营过程中,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外汇风险,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而影响企业收益。
小米公司在海外经营活动中发生外债,汇率上升或下降会导致企业债务的扩大或减少。
影响企业决策和商业信心,决策失误也可能引发其他经营问题。
汇率波动的频率和程度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出口规模。
频繁剧烈的汇率波动会降低企业出口热情,抑制企业做出出口决策,打击海外经营的信心。
从2012到2021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年平均汇率从8.1067下降到7.6293,人民币兑欧元呈现升值态势。
对于中国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商品价格升高。
小米公司给欧洲消费者性价比高的品牌形象,商品价格的增高会降低消费者购买欲望,减少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企业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压缩小米公司的利润空间。
在所有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或贬值5%。
小米公司2020年的除所得税前利润将因换算以美元计值的货币负债净额的会对收益净额增加或减少人民币233,314,000元。
因此,汇率不稳定会影响小米的税后利润,增加企业成本,不利于小米公司的出口经营。
在海外经营的环境下,小米公司的财务行为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增加经济损失风险。
由于生态链的布局安排和小米多领域多层次的业务体系,其财务经营风险也会随着业务拓展逐渐增。
小米2019年开始在欧洲市场布局线下渠道,门店开设运营过程中,企业也在不断筹资开拓新的市场。
但其筹融资的行为无疑会增加财务风险。
另外,小米公司现在主要按照财务报表数据进行风险识别,缺乏一套完整高效的管理体系来对各风险点进行监控。
对于小米的经营模式,其盈利能力应该给予重点关注。
小米公司2016-2020年资产总额从507.66亿元增加到2536.8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49.51%,这个数字表示小米公司五年来盈利能力一直在增长。
然而,虽然小米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五年来从10.59%增长到14.95%,但整体低于行业平均毛利率;
销售利润率从0.72%增长到8.26%,同样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整体来看,小米盈利能力虽有提高,但利润水平仍较低,需要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