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共享成为流行,开发共享模式的人们只有两个下场
一是大捞特捞,二是血本无归。
似乎带上了共享二字,就没有任何缓冲地带
要么疯狂加足油,狂飙突进
譬如在城市里占有重要地位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
要么一路下坠,江河日下一发不可收拾
而这一类的代表就是今天要说的重点——共享汽车。
不知道各位的城市里有没有共享汽车呢?
大概率有,甚至还用过一两次
但是现在,它们就像幽灵一样消失在我们的生活。
我们知道它有,但是想找到它,只能去“坟地”。
当我们追随着共享汽车的脚步寻找时
我们只能看见大敞着天窗,车轮干瘪的旧车们挤在一起,占据着一个又一个的角落。
只要靠近,就能闻到一种灰尘和陈腐的气味。
而这副样子,恐怕是当时想靠共享汽车大赚一笔的投资者们
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场景。
想当初,为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各种政策那是一个比一个优惠
就拿一个“绿牌”来说,就足够引发一场狂欢了。
而共享汽车的确也借着这场狂欢,敲锣打鼓的出现了。
那段时间,不管走到哪里
都能看见共享汽车的广告,那疯狂程度简直堪比无数的抖音神曲。
不过它的确是抓住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毕竟天下苦车位久矣,各大车位价格的狂飙,让人们不敢买车
毕竟买了你也没地方停,纯纯给别人送kpi。
所以对于想要车,但不敢买车的工薪一族来说
共享汽车真是一个不错的举措。
所以不少人开始选择租共享汽车,但是三租两租,大家都成了一锤子买卖。
租车的人少了,共享汽车从香饽饽变成了臭厕所。
但这事吧,真不能怪客户们“薄情寡义”,实在是你共享不给力啊。
而这不给力是方方面面不给力
今天咱们就揪出三个主要矛盾聊一聊。
第一就是共享汽车是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做起来的
所以自然共享汽车大多是新能源汽车。
和传统的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是非常依赖充电桩的,而新能源汽车本身发展的就没有那么强劲,城市们上哪为了你们一个共享汽车,去开辟充电桩呢?
所以这就导致了,充电桩在城市里已经是凤毛麟角
想找个充电桩,不亚于在十年前找一个干净的公共厕所。
而且大多数人租车是为了出去远足玩耍的
郊区或者一些偏僻的地方更没有充电桩这个稀罕东西,能开出去,但是开不回来,这种尴尬,谁也不想忍受。
而且和传统油车的加油相比
新能源汽车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油车加了就走
但是一个新能源汽车要是蓄满动力
怎么样也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时间成本太高了,谁也承受不起。
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由共享汽车专门派人盯着解决
确保每一辆车出租时,都是满格的电
这一点除了付出一些人力成本外
倒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但是接下来的第二点,才是共享汽车的致命伤,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掉,城市里的幽灵共享汽车只会越来越多。
这个问题就是,共享汽车铺的场子太少了。
人家共享单车为什么这么火,那是因为人家铺得场子够大
说让你享受随停随走的感觉,就让你享受
丝毫不带含糊的。
虽然说有些时候工作日,地铁口或者大型CBD楼下往往是一堆车子挤在一起,但是它的确让人有地方还车。
就算是哪个地方挤得实在还不了,多走几步
就能见到另一个还车的地方
虽然不能说是随处可见,也能算是几百米就有一个还车点了。
就这一点,共享汽车是比不了的
首先它是后来者,本身能留给它的位置就不多
其次,汽车的体积比单车要大多了,想打造路边随处可见的还车点,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很多私家车都没地方停呢
怎么会有那么多地给共享汽车用呢。
而当共享汽车的网点密度不够的时候
租车人的积极性就大为下降了,本身租车不买车
就是为了让自己不能受停车位之苦。
现如今,共享汽车因为自身的问题,还得让租车族开着车满哪绕,便利性没有不说
那也浪费钱啊。
当然共享汽车不是没有想过办法
它们就曾经想把新能源汽车进行回收,通通换成油车。
这样子,首先用不着等充电了,开着共享汽车自带的一箱油
出去郊游、露营都没问题。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油车的成本高
那么势必推派到用户身上的租车费用就会拉高。
譬如某租车软件上,新能源汽车是一分钟4毛钱,但油车是一分钟7毛钱,如此大的价差,不少租车族是很难接受的。
本身租车就是为了省钱
结果仔细算算这笔账,还不如自己买车划算。
而在这两个问题之外,就是共享汽车太低估人们对私密性的渴望了。
有人曾经说过
人过了30岁,晚上回家前,总爱在车里待上半个小时
在这半个小时内,可以轻松的叹几口气。
其实现代人压力这么大
不用三十岁,只要工作了,有家庭了,都会渴求一个这样的私密空间。
而汽车的私密性正好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当然共享汽车人家也是私密空间
但是这个私密空间是要和其他千千万万个用户共享的。
尽管租车族坐在驾驶位里,真皮座椅托着自己的身体
但是放眼望去,没有摆件、没有纸巾
没有一丝丝的自我气息。
那个时候,才是把悲伤加码放大的时候,想想自己生活的压力,再看看这一台不属于自己的汽车,压力没有缓解,反倒是举杯浇愁愁更愁。
所以目前来看,共享汽车成为投资者们的“帝国坟场”是已成定局。
但是这背后折射出的匆忙的,无法喘息的高节奏、低品质生活
才是更值得这个社会反思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