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活得真实一点,如何感知外界,便如何感知自己。
向内探索之路漫长、曲折。
生命到最后,什么都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唯有此时此刻的感受,是真的。
即便如此,过程即意义。
感知自我的情绪状态。不满、愤怒、痛苦、平静、喜悦……
情绪,让一个人更像一个人。但有时候,情绪也让人离自己更远(被带偏了)。
当某种负面的情绪被无限放大,“盖”过了事情本身,眼和心,就被蒙蔽了。
这个时候,人往往看不清事物的本质(本来的样子),看到的,都是情绪在内心的投射。
为何人在情绪面前,有时会变得如此被动呢?可能在后知后觉当中,发现那个扰乱心境的起因很小(但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存在),只因未被“妥善安置”,于是,心被干扰了。
我以记录的方式,去观察和梳理自己的心境变化,发现“转个弯”,其实不需要太长时间。
当我们发觉自己状态不是很好的时候,最好不要去说话,不去解释,因为这个时候,思维是相对混乱的。
就让自己安静地待着,一分钟、两分钟……这些微小的片刻,会成为很好的“过渡期”。
只要能够平静下来,思维就可以逐渐恢复“清明”状态。
别担心沉默的间隙,会输掉什么、错过什么。沉默,让一个人离自己内心更近。
沉默的时候,或许前一刻,注意力还停留在问题上、矛盾中,下一刻,就开始从自身找原因。
回溯“来时的路”,便于内心找到新的出口。
记录,则成为那个最值得信赖的疏解方式,陪伴我走过长长的“向内探索”路,也将继续探索下去。
我不觉得自己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不指望自己能有大的作为,倒是常常喜欢去关注微小,体悟那些片刻的欢愉。
不过眼下,最好不必给自己任何标签。
观察和记录自己生命的走向,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一生哪有真正确定的岁月,我们不过都是在时间的洪流中,被冲刷得相对明朗一些。
永远偏爱缓慢、平和、安静、有力的事物——晨曦初现,流水不腐,微风不燥,长林丰草……
所得即圆满,所求皆有度。
对于人生的不满意,越来越少时,生命的格局就渐次张开。
败给岁月的,从来不是年龄,而是心境。时过境迁,一张柔和平顺的脸,大抵可以说明一切。
素履,90后写手,善许光阴,素履以往。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